第七章草甸子猎鹌鹑(二)

作品:《重回1982:我在长白山靠驯鹰狩猎发家

    “嘿!这小鹰不错,还会虎抱头呢!”


    文东自言自语嘀咕了一句,立马从猎包里将第一只死鹌鹑取出来。


    死鹌鹑往鹰脚下一放,再用袖子把底下的活鹌鹑一遮挡。


    看不到猎物的小鹰,立马松爪倒把,抓着不久前没吃完的死鹌鹑,又连续啄了几口脑花。


    文东任由小鹰进食,左手将活的那只鹌鹑抓稳转过身来,用背靠着小鹰的姿势挡住对方视线。


    下一步,文东捋顺活鹌鹑的翅膀跟腿儿,来了一个蛤蟆盘腿儿式。


    所谓蛤蟆盘腿儿式,是放小鹰常用的一个处理活鸟的技巧。


    不需要任何绳子或者其他器具,空手就可以让猎物动弹不得。


    说起来原理也很简单,把活鸟的翅膀下拉,然后两条腿儿上拽,利用翅膀折弯的位置卡住两条腿的腿弯。


    这样就能很轻松的将猎物‘盘’起来。


    猎物是活的,手法正确,短时间里也基本不会受伤。


    被盘好之后,猎物没法挣扎跟逃窜,随手放在猎包里就非常安全,也不怕半道上突然钻出来跑掉。


    这种盘鸟的手法常见的小鸟都能用,用的最多的就是春天放松子的时候盘麻雀,兜子里装几十只,到家一只都不会死。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时间,同样的配方同样的操作,草丛里过夜,羽毛被露水打湿哒哒飞不高也飞不快的鹌鹑,被文东又连续逮了五只。


    通过短时间的试猎,文东发现这片草甸子地形的鹌鹑非常厚(数量多),几乎不需要趟多远就能赶出来一只。


    有时候还能遇到三五只成小群活动一起飞起来的。


    几乎每次猎物被驱赶出来,小摆胸都能逮住一只,放鹰六次,成功五只,狩猎效率非常惊人。


    又继续赶杖放了一会儿,情况发生了变化。


    接连两次,小鹰都只抓下一把毛来被猎物逃脱了,文东察觉到了异常,停下赶杖,琢磨起来。


    经过简单观察分析,文东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随着太阳升高温度上升,早上的露水蒸发。


    再趟出来的鹌鹑羽毛干了,起飞速度变快,躲避抓捕的飞行姿态都明显灵活了不少。


    小鹰虽然速度够快能撵得上,但是脚上挂着弦儿呢。


    此时小鹰追击捕猎,犹如戴着镣铐跳舞,下爪的精准度下降,就没法掐到猎物要害,只能掏一把毛下来。


    如果手里的鹰不是小摆胸,而是一只成年鹞子的话,干活儿就不会有这种烦恼了。


    鹞子个头大,挂上弦儿干活儿也拉得动,现在鹰个头小,受的影响就要明显许多。


    雀鹰迁徙还要晚些日子,现在还不到时候呢。


    现在回家时间有点早,文东也不想改变计划。


    文东四处打量了一圈草甸子周围的地形,确认没有太高的树木之后,一咬牙,将挂在小摆胸腿上的轮胎线摘了下来。


    刚才小鹰捕猎失败的时候,也是很乖的落在了地上,抓到猎物的时候人靠近,也表现的非常稳。


    通过这些细节表现,文东综合判断小家伙跟人的亲和度够用,可以尝试摘了保险绳干活儿。


    小鹰不怕人,自然没有逃跑的必要,周围又没有高些的树,就算鹰抓不到猎物失手了,也会立刻落在地上,综合风险很小。


    摘下挂弦儿,文东从包里取出水壶,用壶盖倒上水,给小鹰点了两口,随后捏着短短的两开短暂休息。


    一小会儿的功夫,小鹰一根水条就打了出来。


    文东见火候差不多了,重新扁起小鹰,继续赶杖干活儿。


    又在荒草地里赶了二三十米,脚底下钻出一只鹌鹑来,扑棱棱的起飞逃窜。


    文东见状,果断的扁鹰出手。


    没了保险绳拖后腿,小摆胸飞行速度更快,追击时候的灵活性也强了几分。


    这次只追出不到五米远,这只鹌鹑就被双爪抱头按在了地上。


    刚才的分析对路,调整过后,实战效果立竿见影!!


    文东心底暗喜,不慌不忙的走到小鹰跟前儿,从猎包里取出第一只死鹌鹑,换下了小鹰爪子下的活鸟。


    第七只了!


    距离中午还早呢,下午还有半下午的时间!


    草甸子这边的鹌鹑数量,远超文东的预期。


    按照现在的效率,一天下来,恐怕二十只根本打不住。


    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时间,收获果然验证了文东的判断。


    又是八只鹌鹑到手,目前单肩挎包里,已经有14只活鹌鹑了。


    忙活了一上午的功夫,文东肚子饿的咕咕叫,小鹰的状态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些微的下滑。


    眼看如此,文东果断选择暂时休息一个小时。


    只见他选了一处小灌木的树荫坐下,从背包里取出水壶跟玉米面饼子,又将那只老演员死鹌鹑取出来。


    先给小鹰喂点清水,然后将鹌鹑脖子位置的皮肤继续往下破开露出红肉来让小鹰站在手上啄食。


    小鹰上午每次捕猎成功,文东都会象征性的喂一点食物,脑花吃完了就吃红肉,每次吃到肚子里的分量都不大。


    基于这种情况,虽然小鹰体力一直在消耗,但是吃到肚子里的食物,也在源源不断点消化提供能量。


    文东对鹰状态的感知能力比较强,一直保持着小鹰体能的平衡。


    趁着中午休整时间,多给小摆胸喂一点肉,这样下午,它的表现才会更好。


    文东就这么看着小鹰,吃了个三分饱左右,脖子下方位置的嗉囊微微隆起,这才盖住食物取下吃剩的鹌鹑。


    单手架着鹰,伺候完了鹰,才是文东自己的吃饭时间。


    文东的午饭很简单,连咸菜都没带,生啃着梆硬有些砬喉咙的玉米面饼子充饥。


    很快,小摆胸就来回弯着脖子将嗉囊里的肉压到底嗉消化。


    文东一整个饼子下了肚,拿起水壶来咕咚咕咚的灌了几大口,饥饿感跟口渴的感觉慢慢消失。


    不知不觉间,个把小时就过去了。


    小鹰嗉囊里的肉压到底嗉胃部,又恢复了平坦的状态。


    文东再次给小鹰补上一次水,从草地上站起身来。


    下午继续战斗!!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