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打脚绊,给新鹰做行头

作品:《重回1982:我在长白山靠驯鹰狩猎发家

    第一步,下线,按照预设的长度进行下线,捏着线头,不停地在手掌上绕圈,绕到足够的圈数之后裁断,直接用清水打湿。


    弄湿了线之后将线圈儿进行五等分,互相勾连着绕在五指之上勾住,另一头用一根铁丝栓结实固定当做受力的点。


    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文东双手将五股线分成一手三份一手两份,用左右手的小拇指勾另一只手多的那一根线。


    通过特定的排列顺序,类似编麻花辫似的逻辑,将五股线有机的编制到一起。


    编制的过程中,材料浸了水,线压线的时候,压的就会更结实,同时左右双手勾着线受力的时候发力均匀且稳定。


    经过一连串的快速勾线,很快第一根脚绊子的穿鼻儿就打好了。


    文东心底暗暗记着打穿鼻儿的扣子数儿,继续变换另一种勾线的方式。


    同样是这五股线,换个排列规律,再打出来的腿绊儿,就从双股开鼻儿,变成了单片的韭菜扁。


    这韭菜扁是做好之后绕在鹰的明杆爪墩儿位置的部分,韭菜扁的造型,可以增大接触面积降低勒爪的风险,也是非常经典的一种编制技法。


    等韭菜扁的长度,达到了可以绕鹰腿两圈儿而不松不紧,文东再次调整勾线的方式,韭菜扁收口,又是一段双线鼻儿。


    这上下留出来的双线鼻儿是给鹰上脚绊儿的关键,通过绕两圈,反穿固定用的,线鼻儿的长短,直接影响着穿戴好后的美观与否。


    文东掐着来回勾线的扣子数儿,很精准的收好双线鼻儿,接下来就是绑腿儿最长的部分了。


    这部分,用的是四棱方的编法。


    要求足够硬,足够致密,文东调整好勾线方法之后,手指勾线的力气用到最大,力求做出来的脚绊子主体部分,哪怕水干了之后,依然梆硬。


    一根二十多公分的两开腿绊子,文东足足用了半小时的功夫才收尾打好。


    接下来是第二根,从下线开始,重复前面的过程。


    等两根脚绊子全都做好,已经一个小时之后了。


    文东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


    这才叫讲究人玩鹰用的脚绊儿,捏着最底下,二十多公分四棱方的部分没有任何外部支撑依然可以犹如铁丝似的直冲着天空。


    就这手艺,嘴再锋利的鹰也啄不动,如果保养好了,这一副脚绊儿用个三年五年的都不会坏!


    做好了两开脚绊,接下来是连接脚绊的蛤蟆儿。


    蛤蟆儿这个词儿文东不知道是从哪里引申来的,上辈子跟着师傅学做鹰具的时候,就是叫这个名字,也有可能是音译的,具体不可考。


    这是一个8字形的结构,上面那个口略大,可以连接拴鹰的脚绊下端。


    只需要穿过之后绕一圈反穿收紧,就可以牢牢地将脚拌固定在蛤蟆上。


    因为绑法的关系,越拽越紧,除非拉断,否则不可能逃脱。


    解的时候就简单了,拽着底端的一侧轻轻一拉松脱就可以解开,非常方便。


    蛤蟆跟脚拌差不多的打法,只不过中间用不到韭菜扁的结构部分,全都是四棱的编法,收紧之后通过对折,从中间留鼻儿反穿就可以固定住。


    最后一个部分,是五尺。


    讲究点的五尺,制作起来难度就非常大了。


    五尺就是他的长度,单股要一米半多长,一般是对折双股使用。


    得了好鹰,文东可不吝啬下功夫。


    反正逮鱼跟送货的事儿不需要他操心,大春儿自己就能干。


    今天睡觉之前,必须得把这五尺子给做好。


    于是,接下来文东就开始了漫长的五尺编织过程。


    从下午一点半,闷头打到了快六点,幺妹小雨放学回来了,一根标准的五尺子才算是打好。


    老妈的那一轴棉线彻底祸祸光了,文东却一点都不觉得浪费。


    好马配好鞍,好鹰就嘚用好鹰具,这是一名顶级鹰把式的追求,更是他的心气儿。


    甭管啥时候,把鹰往人前儿一端,家伙什一亮相,懂行的都得翘起大拇指说个地道才行。


    打完了栓鹰三件套,文东趁着天还没黑透,让大姐文静帮忙,将铁鹞子身上的行头全都摘了下来换上文东亲手制作的顶配版本。


    还真别说,换上新的行头,这架铁鹞子气质飙升,又帅气了不少。


    彻底满足了自己审美的文东,美滋滋的架着鹰吃晚饭,当天晚上就计划着开始给鹰照灯花,上强度了。


    意外得到这架极品鹞子,彻底打乱了文东的原定计划。


    再有半月差不多就能过大鹰了,有了这架鹞子,布置在河边小树林的鹰网,也暂时没了逮鹰任务。


    鹰这玩意儿需要伺候,尤其是驯化阶段,一个人很难同时摆弄两只。


    有了现在的这架铁鹞子,在来大鹰之前,就没必要再去逮鹰了。


    这种品相的极品鹰,三五年都见不到一只,算得上稀有极品了。


    第二天一早,文东带着大春儿就去把小树林里的鹰网跟用具给取了回来。


    笼子里的麻雀已经开始吃食儿了,正好可以当做驯化鹞子这段时间的鹰食。


    除了取回了鹰网暂停捕捉小鹰之外,文东还做了一个决定。


    它开始将逮了十多天鹌鹑的花摆胸,从屋里拿到了仓房当中。


    不再举架,不再扁放,每天顶着嗉子喂饱,让它尽快恢复天生的野性。


    这样操作两天不见人的禁闭之后,小鹰就开始怕人了。


    眼看火候到了,文东很痛快的将小鹰的脚绊解开,放归自然。


    鹰的膘挺厚,又经过高强度的实战操练增长了捕猎熟练度,放回自然之后,生存能力大大提升。


    趁着还没有大降温,它跟着同类老鹰一起南迁过冬,一点不耽误。


    他帮文东挣了钱出了力,现在还他自由!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就成了文东全天训鹰的时间。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