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兄友弟恭

作品:《渡夏往山

    赵师傅把宣纸裁剪成适合糊裱的大小,递给许明川。


    “画灯面在屋里,颜料都是准备好的,你是画家,我就不给你提建议了哦。”


    许明川还没来得及接过来,就又听见一道聒噪的声音开口。


    “哥你等一下,待会儿我们一起探讨下要画什么图案比较好。”许励忙乱当中挤出一句话来。


    “你不是说我来负责吗,那画什么内容跟你有什么关系?”


    人家赵师傅常年做这个都没说什么,让他自己发挥。


    从刚刚开始,许明川莫名就觉得有点心气不顺。


    怎么自己看不过眼前的画面,想要眼不见为净还不行了。


    许励语速快极了:“咱俩共同准备的礼物,当然不能只由你一个人决定了,而且最近他们房间里装饰变了,我知道啥样子,总归是有点参考性的吧。”


    许明川本想反驳,但此刻难得地沉默下来。


    他说得对,自己不常回家,的确很难及时地知道家中的变化。


    上次回家还是什么时候,两三个月前吗,外公让他去送些东西。


    不是担心会遭受什么冷言冷语,反而因为每次见许励妈,她都对自己太客气,客气得像在招待什么特别的客人。


    让许明川总认为,每次出现在那个家里,都像是在给谁带来麻烦一样。


    言者无心,可慕漪敏锐觉察到什么,她搓搓手起身,“不然你俩一起做吧,我想起来上次欢欢跟我讲过的事情,去问问看进展。”


    如果让他就在旁边这么看着,好像他们两个人孤立他似的。


    “什么事,我怎么不知道?”许明川看了眼正在院子里面玩的赵欢欢。


    “当时听说他们家要推出新的系列产品,看看有没有确定下来。”


    慕漪让出位置:“那我过去了哦。”


    她走出去几米远,回头看见许励反而成了主要劳动力,他哥正神情别扭地抱着胳膊,对他不耐烦地指指点点。


    “就把这东西绑起来,有这么困难吗?”


    “就是很难啊,我手笨行了吧。”


    “知道就好,要是真传承到你这种人手上,恐怕都要断代了。”


    “那你怎么不试试,就会当个甩手掌柜。”


    “灯面都已经交给我了,我在管这个的话,你有哪里是出了力的?”……


    慕漪收回刚刚的期待,果然很难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见到兄友弟恭的画面。


    不过许明川怎么好像从刚刚开始,真的对他弟弟更嫌弃了。


    “欢欢!”她不再去想,朝小女孩摆了摆手,“你妈妈呢?”


    “应该在仓库吧,平时这个时间她都在处理昨天夜里的订单。”


    赵欢欢拉起她的手:“在后院,先带你参观一下我家。”


    原先赵家的宅基地并不算太大,后来想要将非遗技艺推广起来时,就把临近的院落跟屋主租了下来。


    那家的老人已经去世,年轻一辈又都是在市里工作,平时回家的次数本来就少。


    想着能够提升百安村的知名度,就很痛快地答应并且签了合约。


    跟村里报备之后,两家的院墙就打通合并起来,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进到屋里,正中间摆放着的是赵师傅这些年来的得意作品当中的几件。


    最先见到的,是悬挂在房梁上的一盏巨型灯笼,算上流苏挂饰,长度几乎达到房屋高度的三分之二。


    现在通着电,里面的灯带亮起时,尽显雍容华贵的氛围。


    周遭一切,在注视到它的瞬间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慕漪完全被震惊到,尤其知道这是全手工制作完成的,发自内心赞叹了句:“你爷爷可真厉害。”


    想要完成这幅作品,必定要花费的周期很长。


    但打量过每一处细节,连做工任何细微的不同都找不出来,通常来讲,不同时间的相同操作,会出现误差也是在所难免。


    而面前所展示出来的完美程度,对创作者的技法更是有着很大的挑战。


    她对老手艺人的崇敬程度又默默上涨了几分。


    “那当然了!”赵欢欢与有荣焉地晃起了小脑袋。


    展览区另外的台面上,摆放着这几年来赵家推出的产品。


    慕漪匆匆扫过几眼,有生肖系列,花神系列,星座系列等等,甚至还看到了些二次元人物的立绘。


    融入了新的元素之后,的确受众会变多。


    仓库里有些村里的阿姨正在打包,灯笼结构特殊,需要特别细心包装,才能保证运输过程中不会损坏。


    除了泡沫盒之外,外面还要用泡泡纸再缠绕一圈,才能够入箱。


    梁晓抱着电脑,正回复着消息,余光就瞥见小小一团扑到自己腿上。


    “干嘛呢欢欢,妈妈在工作,你先自己去玩会儿哦。”


    “这就是上次我跟你说过的,住在圆圆姐家里的姐姐。”


    梁晓这才抬起头来:“就是你呀,快坐。”


    慕漪在她对面坐下来,很快后背就被塞了个腰垫。


    “我妈妈说女生容易腰痛,有这个靠着会缓解很多的哦。”


    “真懂事。”像个小太阳一样,她肯定是成长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环境当中。


    梁晓手指轻点,调整过电脑的画面:“上次欢欢见过你之后,回家就跟我讲了,我觉得很有发展前景,准备作为下一季的开发主题。”


    “真的吗?”慕漪有点惊喜,没想到当初只是无心插柳,现在却真的有了要结果的苗头。


    “是的呀,只是最近我们在忙着这批新品的推广和宣传,所以没来得及去联系你,不过我脑海当中已经有了设想。”


    短暂交谈之后,慕漪得知梁晓也并非本市人。


    她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自媒体行业,结识了欢欢爸并且修成正果。


    最开始梁晓并不了解他家的具体情况,以为就只是普通的手工行业而已。


    直到听赵师傅说过几次从小学艺的故事,过程当中的艰辛,以及后继发展的萧条前景,才开始动了想要给老公回乡创业的心思。


    说单单只是因为想要传承非遗技艺,不求任何回报当然是违心的。


    没人会不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但如果将这两件事融合在一起,赚到钱的同时又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门手艺,也算是做了有意义的事。


    创业初期无一例外是艰辛的,种草贴跟直播宣传都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梁晓并没有放弃,寻找其他非遗技艺被人们发现并且注意到的闪光点,并且因地制宜,不断根据灯笼制作的特点进行深入发掘。


    几个月后,总算是有了起色,开始有网友找到赵家的地址。


    随着打卡的帖子和视频越来越多之后,赵师傅的手艺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注意到。


    梁晓趁热打铁,推出了第一组不同品种灯笼摆挂件的产品。


    首批数量不多,原本是觉得可能销售量不会太多,没想到反而很快就被一扫而光,卖成了绝版。


    当时赵师傅要负责制作不能加入,剩余的劳动力就那么几个。


    每天装箱打包都得要到深夜,还要抽空回复买家的消息,真是忙得焦头烂额的。


    现在梁晓回想起来,还有些不敢相信,是怎么从那个时候熬过来的。


    不过坚持总算是有了回报,以现在的单量而言,就算把赵师傅当永动机来用也不够。


    和村长商议过之后,为了带动百安村整体的经济发展,招收了些村民们做员工。


    大批量的常规产品,不需要考验制作者太高的技术,上手之后就能轻松制作的,就交给这些人。


    由此延伸出来的制作原材料和物流方面的工序也都需要有人顶上,逐渐就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梁晓把很多职责交出去之后,就能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新品。


    大学时她选修过服装设计,虽然相互之间乍一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关联,可产品设计的原理万变不离其宗。


    在课上曾经学习到的服装款式创新,应用到灯笼外形上也并无不可。


    梁晓把电脑转过来,展示屏幕上的画面给她看。


    “我抽空画了些原始的手稿,也只是些灵感而已,想着等这周过去,不忙的时候,再特意过去上门向你请教的。”


    “这些都是我在网上搜索过的形状和配色特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石头种类,我们之前展现不同的灯笼结构,都是在骨架的造型上花心思,外面大多还是以宣纸等材料覆面。”


    “这次我想将大方向放在外包层的形状上面,根据不同石材的特性,形成不同的表面纹路。”


    梁晓又问道:“我在设计过程中稍微进行了一些艺术方面的调整,你看有没有什么专业方面的瑕疵,不过我还没有想要具体的主题是什么。”


    慕漪一一看过去,不得不说她画的这些3D设计,的确把那些有代表性的地质结构特点都完整的描画出来。


    但画面感虽然是有,想要做成一个系列的话,还得需要互相之间都能产生关联性才行。


    最好还能体现出某些意义,这样能够更大程度地让人记住。


    慕漪思索片刻,心中有了计较:“我有些想法,你要不要听一下。”


    “当然了,有你这个专业人士提供见解,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梁晓从办公桌的一侧拿过一个小本本,翻到空白的一页,前面用过的页数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卷翘,看上去是多次翻动所致。


    慕漪见到她划过几页,是些零散的字迹和手稿,大概是灵感本之类的。


    她难免有些认真起来:“我是想着,从地球的生长过程出发,以地质剖面作为语言,将科学和艺术融合到一起,展现出地球是个巨大的,有记忆生命体的主题。”


    梁晓听到这儿,立马又来了些兴趣。


    “仔细讲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兄友弟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