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串门
作品:《渡夏往山》 蒋阳和唐子宁下午才见到这几个已经在家里住了一星期的住客们。
回家的第一件事,本来是想着监督下蒋圆圆,没想到他们不在的这几天,留下的学习任务都按时完成了,甚至还自学了些下学期的课程内容。
听女儿讲过,才知道是这几个新入住的客人帮了忙。
唐子宁见到吴家父子匆匆又离开之后,听他们说明白过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吴对他家孩子可重视了,得亏是刚好有你们在,不然昨天为了准备好,说不定得忙活到后半夜。”
葛思想起昨天老两口忙前忙后的样子:“还真有这个可能。”
唐子宁记着时间:“对了,明天你们几个就走了,让蒋阳送你们机场吧。”
回程的机票买在了临近的城市,有直达的大巴,大概两个多小时就能到。
“不用这么麻烦,我们在小程序上把车票都买好了。”
“应该的,圆圆说这几天受你们照顾不少,下午我听着她的话音儿,还有点伤心呢。”
来龙溪谷的人不少,但基本上也就只是两三天,周边的景点大同小异,所以这个时间也算是够用了。
蒋圆圆跟住客们平时见面的机会不太多,也就只有住得久的还能说上几句话。
加上正好是爸妈不在的时候,几人之间的关系就更加亲密了,难免会有点舍不得。
而且唐子宁想着会不会没人看着她不好好吃饭,结果回来捏捏小脸之后发现孩子好像还胖了二两肉,是真的被照顾得很好。
虽说这样,但开车来回也还是不远的路程,正当大家想要继续拒绝的时候,蒋圆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
“就让我爸送你们吧,正好我也想去,路上还能聊聊天。”
平时为了接送客人方便,蒋阳买的是七座车,他们乘坐完全是绰绰有余。
看着蒋圆圆殷切的眼神,他们还是答应了。
慕漪出声感谢,这样的话,学生们的确会方便不少。
反正自己还要在这儿住上一段时间,总还有能够帮上忙的地方。
*
“重要证件都检查下,其他东西落下没事,我还可以给你们带回去。”
出发前,慕漪提醒他们把行李都清点干净。
刘铨拉开行李箱的拉杆:“好了,昨天买了点特产,已经从店里面直接寄到家里去了。”
别看他带了个行李箱,里面其实压根就没有装满,夏天的衣物都比较轻。
“慕老师,那开学见了!”
想到要回家,他们心情都不错,倒是蒋圆圆有点不舍得,尽管等会儿会跟着同行,还是忍不住抱着葛思跟蒋圆圆亲亲热热了好久。
前两天同学聚会的时候,多亏两位姐姐的帮忙,自己可是好好地出了风头呢。
“我爸妈说,只要我下学期每次考试都在班级前三名,寒假家里不忙的时候,就带我出去旅游,地点我定,我一定得去西禾找你们玩。”
她紧接着皱了皱眉头:“但我们平时小考月考什么的都有,还是有点困难的。”
程小米见她父母不在,压低声音给她出主意:“你就说来我们大学里研学呗,看看大学的风貌,对以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我们学校排名还挺高的。”
“但是我还有很多年才上高中,用这个理由会不会有点太超前了。”蒋圆圆愣了下。
得什么样的学习热情,才能同时支撑好几年啊。
就算她信,父母也不一定能信。
“你不懂,高考是件很神圣的事情,这么说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相比之下,还是把心思放在好好学习上吧,蒋圆圆还是持怀疑态度,第一次觉得这姐姐有那么点不靠谱。
“总之,我们肯定能很快就见上面的。”
蒋阳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在外面催促道:“我们出发吧,早点到机场得好。”
唐子宁嫌弃地瞥了他一眼,才跟他们解释道:“他肯定早就开始着急了,平时我们俩出去,去个机场车站啥的恨不得提前两三个小时就到,生怕赶不上。”
“那有次确实没赶上嘛……”蒋阳小声反驳着。
“行了,快走吧。”
周亚鹏的位置刚好能见到走下楼梯口的人:“许哥,有缘再见!”
许明川背着画包,似乎又要去写生的模样:“我正好出去,送送你们吧。”
讲完话他瞥了慕漪一眼,记得上次学生离开她也去送了,现在的穿着也像是要出门的样子,手里还拿了顶帽子。
“好啊。”反正是顺路的事,大家倒是没有推辞。
于是站在村口目送他们离开的就变成了两个人。
慕漪转身准备回村时,见到许明川也跟着自己转身:“你不是有事吗?”
怎么还要跟着自己走,她又不用送。
“去村里串门的,不往回走去哪里?”
串门?这个词放在他身上,总觉得有点违和。
除了粱心瑜之外,最近也只有李易那个小男孩过来找过他吧,总不能跟每家每户都很熟。
许明川耸了耸肩:“老人家邀请,我也不好拒绝吧。”
还是老人邀请上门,慕漪更加摸不着头脑了,不会是家里面有什么适龄女生,想要介绍给他吧。
而且看这个人的表情,为什么并不排斥,反而有些一脸期待的模样啊。
慕漪扯了扯嘴角,算了,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随着百安村的发展,村中有的人家修建起了二三层的小楼,但大部分都还是以前老旧的民居。
这里的住房都带着面积很大的院子,有些院墙是以前用麦秆和泥土混合着搭建的,表面覆着一层粗粝的泥沙。
院墙被修建得很矮,稍微踮点脚尖就能看清楚里面的样貌。
许明川在一户门前停下来,慕漪见到院中种着棵绿树,看大小已经很多年。
这是香椿树,之前听李婶提起过,她在春天时保存了香椿的嫩芽,给他们做过裹着面糊的炸物吃。
慕漪也没往前:“你就去这家吗?”
堂屋的门开着,中间还夹着一道蚊帐门,现在光线有些刺眼,依稀能看出来里面有道佝偻的身影。
“王奶奶。”许明川喊了句。
蚊帐门被推开,慕漪才看清楚那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笑起来时脸上岁月的痕迹明显。
“许大夫啊,快进来吧,前两天就想找你来着,但怕你事忙就没去催。”
王奶奶快走几步迎出来,上下打量了慕漪两眼。
“奶奶好,您叫我小慕就行。”
“小慕啊,快来快来,别在外面晒着了。”
太热情,慕漪也不好直接拒绝,看了许明川一眼。
不知道他过来干嘛的,自己在会不会有点不方便。
“你没什么事的话,就跟着一起吧。”
只好应承下来,三人走进主屋,慕漪才见到炕上坐着人,是王奶奶的老伴儿,墙边放了根拐杖,应该是腿脚不好。
他身边放了些竹编的半成品,正做着些贴补生活的手工。
“你们先坐,我去沏茶。”
“不用麻烦了。”上年纪的人给自己忙前忙后的,慕漪总觉得有点坐立不安。
王奶奶倒是麻利得很,说着话就已经把茶水泡好了,让她把茶壶拿过去。
紧接着拉开柜子,从里面拿出几袋子吃的,是为了防止受潮,单独密封着的瓜子和花生,只有有客人在时才会拿出来混合到一起。
王奶奶往里面放了老式的酥糖,还拿出一块来直接递到慕漪手里。
“这姑娘是谁啊?”她不怎么出家,当然瞧着人有些面生。
“我助理,”许明川见茶已经泡出了颜色,起身给每人倒上了半杯,“就是在我身边帮忙的小工。”
他换了一种老两口容易理解,通俗易懂的说法。
不是,自己只是想着进来看看,怎么就变成他口中的小工了。
碍于别人在场,慕漪还是忍住没有反驳。
但紧接着想到,许明川跟他们应该没什么交集,怎么会想着过来拜访。
刚才进来时看见外面晾晒的衣服,这里平时应该是没有其他的年轻人在住的。
也许跟家里人不住在一起,或者是出去务工了吧。
所以许明川这是来关怀老人的。
她见到许明川把随身的画包打开,从里面拿出纸笔来放在桌面上,明白过来是要给他们作画的。
“我就这么坐着行吗?”爷爷说着,又上手整理了下本来就很平整的衣领。
“您刚才干什么就还干什么就行,不用管我。”
许明川已经将作画用具一一摆放好,没做什么准备就下笔了。
王奶奶刚才在外屋收拾准备要种下去的菜种,现在也不忙了,就坐在另一边看着。
“我老伴儿年轻的时候眼睛又大又亮,家里给说亲的时候第一眼看见,我就对那双眼睛印象特别深,现在老了也不知道咋回事,连双眼皮都没了。”
慕漪见他先将脸型和头发勾勒出来:“你要画爷爷年轻时的样子?”
她有点惊奇,几十年前的长相,光凭想象就能画出来吗?
“人的容貌变化虽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仍旧有追溯性,能画出几分相似,加上有王奶奶的帮忙,画个七八分应该是没问题。”
许明川下笔时没什么犹豫,到某些细节处会跟王奶奶确认下。
“我们年轻的时候不像现在,哪有什么拍照的机会,之前邻里邻家地听说小许能给人画出年轻时候,就一直想着留张画,看着当个念想也挺好的。”
半个小时后,许明川将第一幅画像先完成,稍微举起来些给王奶奶看。
慕漪也凑近了些,看着画中浓眉大眼的年轻男子,乍眼一看,跟坐在炕上的爷爷似乎判若两人。
但仔细辨认的话,又能看出明显的相似性来。
“那时候他就长这样,要不我也不能答应,”王奶奶眼睛亮了亮,陷入以前的回忆当中,很小心地接过,“晚点我买个相框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