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一人舌战全场,顶级难题当场破解!

作品:《重生70:让你守门,你整了个蘑菇云?

    只是有些人将这份骄傲内敛了起来,为人处世显得谦和。


    但那份根植于骨子里的自信,是骗不了人的!


    钱森想起了自己。


    他也狂。


    他常常不能理解,觉得微积分这种如此简洁优美的数学工具,为什么会有人学不会,这根本就不合逻辑嘛。


    他说这话时,没有任何想要冒犯他人的意思,这只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而现在,他在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特质。


    这种狂,不是目中无人的狂妄自大。


    而是基于对事物本质拥有绝对洞察力之后,所产生无可撼动的自信!


    于是,钱森先生笑了一下,这一笑,如同一缕春风,将室内那股难堪的气氛吹散了许多。


    “余宏同志,你这个提议,很直接,我很喜欢。”


    他扶了扶老花镜,看着余宏的目光,没有丝毫的不悦。


    “既然你要整合突破,那我就先当这个出头鸟,把我手头正在啃的一个硬骨头拿出来,让你看一看。”


    钱老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后排那些为他感到不平的徒子徒孙们,一个个都愣住了!


    老师这是什么意思?


    这…这是真的要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就这样当着所有人的面,交出去给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评判?


    钱森先生没有理会身后的骚动,他弯下腰,从随身带来的一个厚帆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叠装订整齐的稿纸。


    啪的一声,他将这叠稿纸放到了余宏面前的桌上。


    纸页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手写的公式、推导过程和潦草绘制的草图。


    “这是我最近两年,一直在研究的一个课题。”


    “我将其称之为,长周期近地卫星轨道衰减的动态非线性预测模型。”


    这个名字一出口,孙栋、任新这些顶级大牛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他们都清楚,这个课题的分量有多重!


    鹰酱可以把卫星打上天,还能在天上稳定运行好几年,甚至十几年。


    而兔子也能把卫星打上天,可卫星在轨道上待不了几个月,就会因为各种复杂因素的扰动,导致轨道高度不断下降,最终坠入大气层烧毁!


    其中的核心差距,就在于对轨道的精确预测和修正能力!


    “我抛弃了传统上将地球视为一个标准球体的线性计算方法,那是毛熊几十年前的老古董,误差太大。”


    钱森拿起铅笔,在稿纸上圈点着。


    “我引入了最新的多体引力扰动理论,将月球、太阳的引力,甚至地球自身因为质量分布不均导致的引力异常点,都作为变量参数纳入了模型。”


    他指着一连串复杂的张量微积分公式。


    “基于这个理论,我成功将短期轨道预测的精度,从公里级,提升到了百米级!”


    这句话说完,后排立刻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声。


    这个成就,已经足以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引起航天界的震动了!


    “但是……”钱森的眉头皱了起来,他在稿纸的后半部分,重重地点了一下:


    “当我试图将预测的时间尺度,从几个月拉长到一两年,甚至更久的时候,这个模型,失效了。”


    “太阳风高能粒子流的冲击,大气层密度随太阳活动周期产生的潮汐性波动,甚至宇宙尘埃的微小撞击……”


    “这些非引力的微扰因素一旦被引入模型,我的整个计算矩阵就会迅速变得极其臃肿,每一次迭代,误差都会被指数级放大!”


    “我卡在这里,已经大半年了。”


    钱森抬起头,目光诚恳地看着余宏:


    “我想了无数种办法,想用现有的数学工具对计算过程进行降维和简化,但每一次,都以丢失过多关键信息而失败告终。”


    “所以,余宏同志!”


    他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地问道:“这个难题,你能整合吗?你能突破吗?”


    话音落下。


    整个报告厅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钉在了余宏的身上!


    这是真正的考验!


    是钱森这位泰山北斗,用自己最顶尖,也是最头疼的学术难题,对余宏发起的正面挑战!


    余宏没有说话。


    他只是伸出手,将那叠沉甸甸的稿纸慢慢拉到了自己面前。


    他看得非常认真,一页一页地翻过。


    钱森那清晰工整的字迹,严谨缜密的推导,以及在关键瓶颈处反复修改留下的凌乱墨痕,都在表明这位老科学家为此付出的巨大心血。


    余宏的眼中,亮起了异样的光彩。


    “很好……非常好!”他忍不住在心底赞叹。


    这些手稿,对于普通科研人员来说,是天书。


    但在他眼里,这就是一大笔可减免的贡献点!


    钱森和他的团队,用这整整两年的时间,已经把一个庞大问题的百分之九十五都给解决了!


    虽然这最后百分之五的瓶颈他迈不过去,但这百分之九十五的坚实基础,已经足以让系统判定为一项高度成熟的本土理论!


    脑海中,系统的面板应声弹出:


    【检测到高精度卫星轨道维持技术相关理论成果,系统兑换项目正在重新评估……】


    【原项目高精度卫星轨道维持技术所需贡献点:3500点】


    【融合长周期近地卫星轨道衰减的动态非线性预测模型后……】


    【现兑换该项目核心瓶颈解决方案所需贡献点:320点】


    从三千五百点,暴降至三百二十点!


    余宏嘴角的笑意再也抑制不住。


    血赚!


    “兑换。”


    【贡献点-320,剩余贡献点:9917点。】


    【兑换成功】


    下一秒,关于如何解决钱森难题的全套思路,涌入余宏的大脑,瞬间融会贯通。


    他抬起头,将稿纸推回到钱森面前,动作干脆利落。


    就在全场以为他要说我需要一些时间研究之类的客套话时。


    余宏开口了。


    “钱老,您的基础理论走对了,非常扎实,但在两个关键的节点上,被当前时代的工具局限住了。”


    他话音一落,李杰的心猛地提了起来,而后排的教授们则皱起了眉头。


    太直接了!上来就说人家的思路被时代局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