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王的爹回来了

作品:《人在殷商当史官,诸圣直呼内行

    目前出行还不是很方便,毕竟有道祖盯着。


    可再往后一段时间,他就有机会了。


    “这样,公明,你跑一趟三仙岛,把云霄师侄请来。”程诩吩咐道。


    请妹妹前来作甚?


    赵公明虽然不明白是何用意,但还是化作一道清风而去。


    待赵公明离开,程诩摸了摸下巴,开始盘算起来。


    截教门人确实良莠不齐,也有几个家伙坏的没边儿,不过有一部分还是好的。


    譬如云霄、赵公明、九龙岛四圣、还有十天君,他们都算仁义。


    最起码一点,哪怕是以高打低,他们也不曾欺负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公平对决,教训一顿就算了。


    很少有杀人的情况出现。


    那十个傻叉甚至在阵前还把姜子牙请进去观看十绝阵,也就姚天君有点心眼子,但也不多。


    要是他,一定按照十绝阵的生克互补等,将十绝阵打造成一个整体。


    再好好埋伏起来,只等阐教门人不明所以闯入阵中,即刻绞杀,连骨头茬子都磨成粉那种。


    反观阐教诸仙,号称是十二金仙,福缘深厚,结果干的全特么缺德事。


    坑蒙拐骗、以大欺小、以多欺少、偷袭暗杀等等手段,全都用上了。


    脏得不像话!


    问题是截教也说了是万仙来朝,自然是良莠不齐。


    你阐教一直以正义自居,结果呢?


    十二金仙,加上三代弟子凑一块也没有一百个。


    这群人里五成往上都是这种货色,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正思索时,自城门外传来一声嘹亮呐喊。


    “殷商太师闻仲,凯旋还朝!”


    “闻太师还朝?”


    包括帝辛在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门外汇聚。


    “好,好啊!”


    帝辛握住程诩的手臂,大笑道:“闻太师回来了,走,孤带你一道去迎接。”


    刚走没两步。


    他似是想起了什么。


    “对了,大史乃是通天教主师弟,你去迎接,于理不合。这样,孤亲自前往,将太师接来九间殿。”


    “不必了,一起去吧。”在自己人面前,程诩倒是不在意这些虚的辈分。


    况且老太师德高望重,前往迎接也无妨。


    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出九间殿,行至宫门口时,便见两旁将士纷纷跪迎,动作整齐划一。


    “参见太师!”


    自宽阔宫门眺望,只见一苍髯老者披甲坐于墨麒麟上。


    来人腰佩双鞭,鹤发白眉,双目有神,眉心那颗天生神通眼开阖之间,朦胧光辉乍现,更显其威严。


    最为独特的是,他分明不是商王,身上的殷商气运却几乎能够比肩帝辛。


    也难怪,闻仲战死沙场后,殷商便自此化作困兽。


    好一个鼎鼎大名的护国柱石闻太师!


    帝辛迈着龙行虎步上前,步伐略有些急促。


    往日里不怒自威的大王,今日倒是像极了一个向家长献宝的熊孩子。


    程诩等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武成王,大王当真有那么怕闻太师?”程诩明知故问。


    “那可不!”


    一说起这个,黄飞虎比谁都来劲。


    “我与大王少时同在太师门下学艺,挨打不计其数。太师可以说是我们的师父,亦可称之为义父。”


    “那岂不是大王的活爹?”


    程诩看着那亲如父子的二人,表情有些怪异。


    其余大臣闻言都装作没听见。


    敢这么说大王和闻太师,你才是活爹啊。


    迎了闻太师,一行人便移步九间殿内。


    “太师请坐。”


    “太师远征北海,凯旋还朝,奇功盖世......”


    帝辛刚说了两句场面话,便被闻太师打断。


    “大王不必赞誉,老臣全是仰仗天威,不敢有负先王。”


    “臣在外八年,耳闻内廷安稳,四海归服,是否有此事?”


    提到这个,帝辛当即就来了精神。


    他迈步走下龙椅,像个孩子似地与闻太师讲述着这几年来的‘功绩’,就连自己先前犯下的错也一并说了出来。


    甚至还包括他如何向姜王后负荆请罪。


    黄飞虎等人此刻只恨自己不是个聋子。


    这是他们能听的吗?


    大王啊,你......


    也不必如此实诚!


    听帝辛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闻仲此刻也听明白了。


    “如此说来,这并非大王之功,而是新任大史官之功啊。”


    “呃,师父,你不能这么偏袒大史啊,孤也有功劳啊。”帝辛苦着脸说道。


    几人不约而同地捂住了眼睛。


    大王啊,瞧瞧你那个不值钱的样子。


    没眼看,真的没眼看!


    “想想先王在世的时候,四海拱手如宾,八方臣服纳税。”


    说着,闻仲便伸手指向帝辛,语气也略重了几分。


    “可我早在去北海的路上,便得知大王近奸色而远贤良,敛歌饮而疏朝政,若非大史拨乱反正,此刻定是诸侯离判,百姓结怨。”


    武成王黄飞虎摸了摸鼻子,想帮帝辛说说好话。


    结果刚迈出的左脚就被闻太师一眼给瞪了回来。


    他无奈耸肩,朝帝辛投去一个师兄自求多福的眼神。


    帝辛也只能苦哈哈地听着闻太师的训斥,半点反驳的心思都不敢起。


    算了算了。


    程诩看着也有些心疼,毕竟帝辛也是受妖邪蛊惑,这背后还有圣人手笔,也不能全怪他。


    “老太师,大王之过并非本心,细细想来,他七年前的举止与最初大相径庭,这其中也有玄机,不能全怪大王一人。”


    “阁下是?”闻太师回眸望向程诩。


    但见眼前青年不卑不亢,眸光澄澈,以神眼观之更是只可见一身紫得发黑的正气长存。


    “在下程诩,殷商大史,见过闻太师。”程诩缓缓行礼。


    “大史?”


    闻仲的脸色随即凝重了几分。


    “这么说,大王而今之德,全仗大史之功。”


    他上前两步,来至程诩跟前,郑重地行了一礼。。


    “老夫在此,多谢大史官!”


    “老太师快快请起。”程诩伸手扶起闻仲。


    看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心中除了心疼,更多的是敬佩。


    拱卫大商,死而后已。


    不论洪荒之中对殷商评价如何,对帝辛评价如何。


    单论闻太师这份忠心,就足以让他跨越辈分,反尊其一声老太师。


    总算脱离苦海的帝辛长出一口气,又伸脚偷偷踹了一下黄飞虎。


    见两人交谈甚欢,他朗声笑道:“太师、大史官,此时已是正午,不如我们边用膳边聊?孤已让王后在宫中设宴,现在去正好。”


    “好吧,老夫要和大史官畅饮一番,一醉方休!”


    闻仲拉着程诩的手,迈步朝姜后宫中走去。


    宴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几人脸上都有了些醉意。


    闻仲这才想起来。


    “大史,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才华,不知此前在哪座名山修行,师承何门何派?”


    “这个嘛。”程诩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总不能说是他师叔祖吧?


    这时,嘴比心快的黄飞虎大笑道:


    “师父,按辈分你应该叫大史官一声师叔祖。”


    “......”


    程诩脸都黑了。


    就特么你会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