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殷郊化凡
作品:《人在殷商当史官,诸圣直呼内行》 殷郊受程诩之命,选择孤身一人自大营出发。
临行前,他将身上绝大多数的法宝都给了邓婵玉,自己则选择了轻装简行。
也没有告诉任何其他人。
东侧大门口,邓婵玉看着眼前身着布衣的郎君,眼中带着丝丝钦佩。
能轻易放下太子身份,选择行走世间,这本身就需要一股莫大的勇气。
而他有。
她看中的男人有。
邓婵玉伸手替殷郊整理了下衣衫,轻声道:“殿下,末将在西岐山等你归来。”
“好。”
殷郊会心一笑。
他知道,今日一别,再见或许要很多年了。
师父也教过他,他要做的事很多,儿女情长要排在后面。
只是从第一次诈败之时,他就一眼看中了眼前的女孩。
如今要分别了,心中也有颇多不舍。
就在他准备转身时。
邓婵玉却上前一步,轻轻抱住了他。
殷郊的身子微微一僵,眼中压抑的情谊便止不住地涌了出来。
他用力抱住眼前的女孩,哑着嗓子说道:“婵玉,等我回来!”
“嗯。”
邓婵玉摘下额头上的护额,为殷郊细心戴上。
殷郊也摘下了腰间的玉佩,别在邓婵玉腰间。
“哟哟哟!”
不远处的殷洪双手抱胸,靠在门口直翻白眼。
啪的一声。
五色石和番天印同时砸来,在他的额头两侧各砸出一个大包。
细看之下,还挺整齐,像是两个还没长出来的龙角。
殷洪被砸得差点眼泪都出来了。
“哥,你为啥打我?”
殷郊没好气道:“我打你还需要挑日子吗?”
“照顾好你嫂子,不然我回来饶不了你!”
“谁答应要嫁你了?”邓婵玉轻轻啐了一口,玉面含羞。
“那玉儿打算何时嫁我?”殷郊笑问道。
“等你能打过我再说吧。”
话落,邓婵玉转身离开。
在她转身的那一刻,泪水便夺眶而出。
二人自马背上相识,又在军营里相知,早已对彼此的情意格外明了。
而今日一别,尚不知归期。
她能做的,就是祈祷她的郎君诸事顺遂,自己也好好带兵,征战沙场。
他们都有自己的使命,而在这乱世之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就是儿女情长。
殷郊红着眼转过身,嘴里还在不停念叨着。
“殷洪,照顾好你嫂子啊?照顾好她。”
随即,他便用尽全力向前跑去。
一直跑出去数百里,来到汜水关外,他才渐渐停下。
如今是战时,汜水关守备森严。
汜水关总兵韩荣治军严明,未经允许匹马不得入关。
殷郊则拿着一份普通的通关文书递了过去。
负责看门的将领见上面写着回乡探亲,便也没有横加阻挠。
确认身份过后,他便让开了道路。
“老兵,在前线辛苦了。”
“你们也辛苦了。”
此刻的殷郊已经把自己融入到了百姓之中。
他现在不是什么殷商太子,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兵。
沿着汜水关街道一路前行,他看到了在战时为将士们编制草鞋的工匠,也见到了忙于生计的百姓。
“天下兴亡,百姓疾苦。”
“师父教我的道理,从前不觉得,但现在,确实如他所说。”
殷郊轻声感慨着,便融入了人群之中。
他此行并未带多少盘缠,一切都需要他自力更生。
故而等他走到朝歌时,已经是大半年以后。
这一路上他体会到了百姓疾苦,得知了生活不易。
也学会了很多技能。
打造兵器、编织草鞋、刷盘子、酿酒、喂马......
为了不饿肚子,他甚至还挑过马粪。
毕竟师父把他的修为给封了,一进汜水关,除非遇到生死危机,他的法力便无法动用分毫。
而这也给了他一种全新的体验。
一种,重新变成人的体验。
从前,他是仙。
如今,他是人!
西岐前线。
中军大帐中,程诩与一众将领围聚在人皇幡边上,看着里面传来殷郊的画面,不由得连连赞叹。
“经此一事,太子殿下长大了许多啊。”
“嗯,等走完整个大商,想必他能更加成熟稳重。”
“诶,你们说,要不让大王也走上这么一遭?”耗子将军余化突发奇想。
“梆”的一声。
闻仲一个爆栗砸在他脑门上。
“你小子,还真敢想啊?”
余化缩了缩脖子,咕哝道:“末将就这么一说嘛。”
“行了,你啊,别想这些有的没的。”程诩笑骂道。
收起人皇幡,程诩便走到两山之间。
如今的巨城已经初具规模。
不得不说。
魔家四将真是干基建的大才啊!
个高、力气大、不知疲倦!
他们哥四个几乎承担了一整面城墙的建设,从开采巨石、切割成块、搬运、再到垒砌城墙,他们几个包圆了。
就这样,速度都比那十万日夜轮换的大军还要快上许多。
要不是有些精细活儿只能由工匠来干,他们几乎能把所有的活儿全包了。
而这座坚城也不仅仅是为了抵御周军进攻,还得抵御天兵天将的攻击。
所以,这座城不仅要高、坚、还得镌刻各种法阵加持其上。
不然那些天兵天将一场冲杀下来,别说城了,估计砖头都找不到两块。
在程诩的计划里,这座城将高达百丈,长近五十里,宽十里。
因此哪怕只是两面城墙,剩余两侧靠山抵挡,也依旧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
那些将士还是在人皇幡的加持之下,才能有那种神力和速度。
一半的截教仙人也参与其中。
不然的话,再给他们十年二十年,这座城也建不起来。
一旦这座城池建立,将会是大商西部第一雄关!
甚至于程诩还有个更大胆的想法——
天庭有四大天门,他就在南瞻部洲建立四大雄关。
东拒东胜神洲的道门凡间力量,北拒北海残存的妖族余孽,南拒蛮夷,西拒周军。
而且四大关隘在关键时刻,进可出兵攻取三大部洲,退可固守关隘,上可举兵伐天!
不过现在只能先设想了,毕竟第一座关隘还没建成呢。
等把西岐解决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考虑其他事情了。
在东胜神洲,阐教还有相当大的一批力量不曾动用。
那里说是道门根基,实际上基本归于阐教。
太清留下的道统稀少,玄都基本在兜率宫和玄都城来回。
截教核心在金鳌岛。
只有元始天尊,一边骂截教一边在东胜神洲广撒网,招收有根脚的弟子,再优中取优。
但无论怎么讲,未来依旧任重道远啊。
安定了四方,才能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环境。
随后让他们自由振翅,翱翔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