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我不再是‘雾\’
作品:《港片:港岛大亨,开局截胡小结巴》 这就像是一种永不消逝的诅咒,无论你如何烧毁它的庙宇,香炉却依旧存在,继续散发着毒液。
罗慧玲站在冰室的门口,她的旗袍在风中轻轻飘动,沾染了夜色的凉意。
她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最终落在叶熙的身上。
她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你发现什么了?”
叶熙抬起头,他将自己的发现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罗慧玲,并展示了那些账户的记录。
罗慧玲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但她并没有过多的惊讶,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这正是我们最担心的局面。”
正在这时,冰室的门被推开,一个小弟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报纸。
报纸的头版上,赫然刊登着一张罗慧玲的照片,标题写道:“‘鬼女’复活?殡仪黑幕背后的女人。”照片中的罗慧玲站在墓园的祭坛前,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身后是燃烧的火盆,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和威胁。
“慧玲姐,你被媒体拍到了。”小弟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罗慧玲接过报纸,淡然地扫了一眼,随即微微一笑:“让人拍到了,那就不藏着了。”她转头对叶熙说道:“我准备联系《明报》的记者,准备公开讲述‘守门人’制度。”
叶熙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你不是在揭露真相,是在喂养新的传说。”
罗慧玲眼神坚定,反问道:“那你说,沉默就是干净?”
两人对视了一瞬,冰室里的气氛仿佛凝固了。
外面的雨开始滴滴答答地落下,雨点拍打着窗户,发出清脆的声音。
叶熙微微叹了口气,站起身来,示意罗慧玲跟他上楼。
天台上,雨已经越下越大,风也变得更强烈。
叶熙和罗慧玲并肩站在天台的边缘,雨滴打在他们的身上,湿透了衣服。
远处,信号灯在雨中沉默不语,仿佛也在等待着什么。
罗慧玲仰头望着天空,雨水混着泪水在她的脸颊上滑落,她轻声哼唱起了那首老旧的粤语情歌。
叶熙静静地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有些东西始终无法抹去。
“我们的人,受伤很重……”罗慧玲轻声说道,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叶熙点了点头
他转过身,看向罗湖方向,心中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
高晋独自一人走在雨中的街头,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但他似乎毫不在意。
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小巷,来到了一家地下钱庄。
钱庄的门看似普通,但里面却是一片黑暗的交易世界。
钱庄老板是一个瘸腿的老头,坐在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前,眼神中带着几分狡黠。
高晋走到他面前,将手中的“香火录”副本放在桌上。
“我要交换情报。”高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老头点了点头,接过“香火录”副本,翻看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戏谑:“你们烧了庙,可香炉还在。”
高晋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老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U盘,递给了高晋。
高晋接过U盘,迅速翻阅了一下内容,里面果然有三笔近期的转账记录,收款方竟是“叶氏慈善基金会”下属项目。
高晋的脸色骤然变得铁青,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
老头却依然不紧不慢,淡淡地说道:“这个世界,总是有新的香火。”
叶熙回到基金会的财务室,调取了原始账目。
他发现,确实有人伪造了他的电子签名,将一笔两千万港元的“灾后重建基金”转入了“光之子”关联账户。
这笔钱的去向,让他心中更加愤怒和不安。
叶熙不动声色,反而让会计继续走账,并在系统中埋入了追踪代码。
他知道,真正的敌人不是那些死人,而是那些借“重建秩序”之名,悄悄穿上“影阁”旧袍的人。
深夜,叶熙独自登上灯塔,眼神中带着决然。
他站在灯塔的顶端,望着远处的海面,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突然,他感到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终于来了。”
叶熙转过身,看到陈伯已经在那里等候。
陈伯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喜怒,递给叶熙一本泛黄的笔记。
封皮上,用钢笔写着遒劲有力的几个字:“监察者手记”。
叶熙接过,指尖摩挲着粗糙的纸面,仿佛能感受到父亲当年握笔时的温度。
翻开,父亲的笔迹跃然纸上:“监察者不杀神,只换神。光已逝,必有暗生。吾辈之责,在于引路,而非审判。”
叶熙抬头,凝视着漆黑的海面。
远处,一艘渔船微微摇晃,罗慧玲的身影在船舷边隐约可见,她正在调试着信号灯,橘黄色的光芒在雨夜中显得格外醒目。
他深吸一口带着咸腥味的海风,压低声音问道:“如果我变成下一个‘光’,沉溺于权力,你会对我亮灯吗?”
陈伯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缓缓走到控制台前,枯瘦的手指按下了一个开关。
“嘀——嘀——嘀——”,灯塔那巨大的灯泡,再次亮起三长两短的莫尔斯电码,穿透了茫茫夜色,仿佛在指引着迷途的羔羊。
这光芒,既是希望,也是警告。
叶熙的他的指缝中,一支黑色的药管被捏得粉碎,药液顺着指尖滴落,与雨水混在一起,消失不见。
他知道,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回头。
他要亲手,打破旧秩序,建立新世界。
叶熙选在城寨中央那片被拆了一半的空地上,举办这场说不清是告别还是开始的“守灵夜”。
没有哀乐,没有烧纸,更没有那些虚伪的哭嚎,只有七十七张从街坊邻居那里借来的旧椅子,歪歪斜斜地摆在泥地上,像七十七个无声的亡魂。
傍晚的风吹过,带着一丝潮湿的腥味,吹得地上的尘土飞扬。
叶熙站在空地中央,穿着一身裁剪得体的黑色西装,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他点燃一支烟,烟雾缭绕中,目光扫过眼前稀稀拉拉的人群。
阿七的徒弟来了,穿着一身皱巴巴的唐装,手里紧紧攥着那把用惯了的剔骨刀。
慧光殡仪馆最后一名火化工也来了,穿着满是窟窿的围裙,神情麻木地站在角落里,仿佛随时都会被这破败的景象吞噬。
还有两名曾被“影阁”冷冻的前特工,他们穿着老旧的夹克,脸上带着风霜,眼神却依旧锐利,如同两把出鞘的利刃。
叶熙深吸一口烟,将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碾灭。
“今天,我叶熙在这里宣布,从今天起,叶氏不再接任何‘特殊殡仪服务’。所有账户,向警方开放审计。”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人群中响起一阵骚动,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面露不解。
高晋站在人群外围,冷笑一声:“你以为退一步就能清白?那些死在你手里的人,就能瞑目了?”
叶熙转过头,目光平静地看向高晋。
“我不是退,是换条路走。有些债,不是靠杀人就能还清的。有些错,也不是靠鲜血就能弥补的。”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要让那些死去的人,真正地安息。我要让那些活着的人,看到希望。”
码头上,罗慧玲站在海边,任凭海风吹乱她的头发。
她手里捧着一个古朴的骨灰坛,那是她母亲的遗骸。
她缓缓地走到海边,将骨灰坛递给叶熙派来的人。
“替我交给叶先生,就说……谢谢。”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解脱。
她从口袋里拿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那是“守门人”的手册,记录着“雾”的一切使命和规则。
她翻开最后一页,用打火机点燃,任凭火焰吞噬着那些曾经束缚她的文字。
火焰熄灭后,她又从口袋里拿出一封信,那是写给过去的告别,也是写给未来的期许。
她将信纸叠成纸飞机,轻轻地抛向大海。
“我不再是‘雾’,我是罗慧玲,今年四十七岁,喜欢听粤曲,怕冷,爱一个人。”她喃喃自语道。
小方婷抱着她的手臂,轻声问:“那我呢?”
罗慧玲低下头,抱紧女孩。“你是我的女儿,不是谁的信使。”
疗养院里,方文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如同一个失去了灵魂的躯壳。
他的眼睛紧闭着,呼吸微弱,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
自从系统崩溃后,他的精神彻底崩溃,陷入了永久的昏迷。
高晋站在病床前,手里拿着一把冰冷的枪。
他举起枪,对准方文山的脑袋,手指却迟迟无法扣动扳机。
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画面,有方文山得意洋洋的笑容,有那些无辜惨死的亡魂,还有叶熙平静而坚定的眼神。
窗外,一个穿着白袍的清洁工默默地走过,袖口上露出一个刺眼的“光”字徽章。
高晋的手猛地一颤,他意识到,自己永远也无法摆脱“光”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