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小危机

作品:《六零:烧信后,我靠孩子嫁入高门

    葡萄藤架下绿意盎然,投下一片阴凉。


    李雅琴身上披着,一件轻薄的丝质薄毯。


    在廊下搭建的葡萄藤架下小憩。


    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花香与泥土的芬芳。


    那4只当初,由赵承域特意挑选极通人性的军犬。


    能忠心护主的军犬,2大黑,2小微黄,此刻正安静地伏在她的脚边。


    它们油光水亮的皮毛,在阳光下闪烁着健康的光泽。


    那双黝黑深邃的眼睛,则时刻警惕地注视着院门口的方向。


    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们的警觉。


    确实是训练有素的好狗。


    李雅琴暗忖。


    这两只军犬的体型,在这片多是普通人家居住的居民区里。


    委实是太过扎眼了些。


    寻常人家谁敢养这么两条大家伙,一看就不是善茬。


    不过,她转念又勾了勾唇。


    这份“扎眼”,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威慑。


    正好昭示着,她如今的不同寻常。


    倒也能省去不少,不识趣之人的叨扰。


    旁人越是敬畏,她的安逸便越有保障。


    这份小小的“不和谐”,在她看来。


    不仅增添了几分安全感,更是一道清晰的界线。


    将她和那些,找茬的邻里彻底隔离开来。


    钱嬷嬷端着,一小盅晶莹剔透的绿豆粥。


    脚步放得极轻,悄无声息地走了过来。


    养胎期间偶尔喝绿豆粥,起到排胎毒的作用。


    给李雅琴养胎,才是钱嬷嬷最主要的目的。


    她见李雅琴,正凝神看着那四条狗,眸光似乎有些出神。


    便压低了声音,柔声道。


    “大少奶奶,这两位‘将军’自然是千好万好,忠勇可嘉。”


    “只是,它们的个头未免太大了些。”


    钱嬷嬷微微蹙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咱们这院子虽然还算宽敞,可毕竟是身处城中,周围街坊邻里众多,人多嘴杂。”


    “万一惊扰了邻居,或是被那街道办的人瞧见了,怕是会有些不必要的口舌是非。”


    李雅琴缓缓接过,那盏温润的白瓷绿豆粥。


    纤长的手指捏着小巧的银匙,在羹汤中轻轻搅动,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嬷嬷的顾虑,我明白。”她的声音平淡无波。


    “这四条狗,是承域特意为我跟孩子们寻来的。“


    ”为的是护我们周全,这份心意,我领了。”


    她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意味深长。


    “只是,人心复杂,这世上总有那么些见不得人好。“


    ”或是喜欢借题发挥的人,未必会像嬷嬷这般只想着咱们的好处。”


    她慢条斯理地,舀了一小勺绿豆粥送入口中。


    那股清甜温润的口感在舌尖缓缓化开,如丝般滑过喉咙。


    凉意融融,熨帖着她的味蕾,也让她心情愈发舒畅。


    她心中明镜似的,这个年代的城市里。


    对于私人饲养犬只,尤其是这种体型庞大。


    一看就极具攻击性的大型犬,向来是严格限制,甚至在某些区域是明令禁止的。


    街道办那些戴着红袖章,手中仿佛握着鸡毛令箭便能号令一方的人。


    最是喜欢管这些“闲事”,隔三差五便会在各家各户间进行巡查。


    一旦发现违规饲养的情况,轻则严厉警告,勒令限期处理。


    重则不由分说,直接将狗“处理”掉,连半分商量的余地都不会给。


    这些,她比谁都清楚。


    所以,她早就特意嘱咐过,屠宰扬保卫科的王科长。


    让他平日里多留心,街道办那边的风吹草动。


    若是有任何不利于,自家的闲言碎语或是针对性的举动。


    务必在第一时间知会她。


    未雨绸缪,方能立于不败。


    “王科长那边,可有什么新的消息递过来?”


    李雅琴放下手中的燕窝盅,语气依旧是那般淡淡的,听不出喜怒。


    钱嬷嬷连忙微微躬身,恭敬回道。


    “王科长今儿一早,确实派人过来传过话。”


    “说是街道办那边,近些日子的确是有些,关于咱们家养犬的闲言碎语在私下里流传。”


    “不过,大少奶奶请宽心。”钱嬷嬷补充道。


    “王科长已经亲自出面敲打过他们了,明确告知他们。“


    ”这两位‘将军’可是军区特批下来保护首长家属的功勋犬,金贵着呢。”


    “身份特殊,若是冲撞了,或是让它们受了什么委屈。“


    ”那后果可不是他们担待得起的,让他们都放聪明点,莫要不识好歹,自找麻烦。”


    “哦?”李雅琴精致的眉梢轻轻挑了一下。


    唇边极快地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冷冽笑意。


    “这位王科长,倒是越来越会看人下菜碟,也越来越上道了。”


    她从不寄望于人心的良善,她只相信人性深处的趋利避害。


    王科长这般殷勤,无非是看中了赵家的权势。


    想借此攀附,为自己谋个好前程。


    而她,乐于给他这个机会,只要他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街道办里那些混迹多年,早已成了精的老油条。


    得了王科长这番,带着警告意味的“提点”。


    再掂量掂量赵家,那深不可测的分量。


    自然是乐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免得引火烧身。


    但,凡事总有那么些不识时务的例外。


    “不过……”钱嬷嬷略微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如实禀报。


    “王科长也提及,街道办里,似乎有那么一两位年纪较轻。“


    ”自诩思想‘进步’的干事,对此事颇有些不一样的声音。”


    “据传,他们在私下里还在嘀咕,说什么这是‘特殊化’的表现。“


    ”是‘脱离群众’的歪风邪气,影响不好。”


    李雅琴的眼底,倏地闪过一丝冰冷的寒光,快得几乎让人无法捕捉。


    来了。


    她心中冷笑,这些跳梁小丑,总是不甘寂寞。


    那些总是,自诩站在道德高地,满口公平正义。


    实则不过是想借机生事,好为自己捞取。


    向上爬的政治资本的所谓“激进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不会缺席。


    也好,正好拿他们来敲山震虎,让某些人瞧瞧。


    她李雅琴,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他们或许没有胆量明着跟如日中天的赵家叫板。


    但在暗地里,使些不入流的绊子。


    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制造些麻烦。


    却是他们最擅长的伎俩。


    “知道了。”


    李雅琴重新端起,那盏尚有余温的绿豆粥。


    语气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仿佛刚才,那瞬间的冷意只是错觉。


    她心中冷哼,这些跳梁小丑,果然按捺不住。


    想要借着她这四条狗,来给自己博取所谓的“进步”资本。


    真是异想天开。


    她李雅琴的人和东西,也是他们能随意置喙的。


    “让王科长继续派人盯紧那边的动向。”


    她声音清冷地吩咐。


    “你转告他,若是那些所谓的‘积极分子。’“


    ”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抱怨,便不必理会,由他们去。”


    “正好让他们多嚷嚷几天,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人会跟着冒头。”


    “可若是他们贼心不死,想有什么实际的小动作。“


    ”务必让他提前告知我,不得有误。”


    “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耍出什么花样。”


    她心里清楚,这种小麻烦。


    还远不到动用,她空间里那些珍贵丹药的地步。


    杀鸡焉用牛刀。


    对付这些苍蝇,她有的是不脏手的办法。


    “是,奴婢明白了,大少奶奶。”


    钱嬷嬷恭声应下。


    心中却对这位年纪轻轻。


    便已显露出惊人沉稳与手段的主母,愈发敬佩起来。


    换作寻常人家的年轻奶奶,听到这种可能会惹上麻烦的消息。


    怕是早就沉不住气,急得团团转了。


    李雅琴用完燕窝,便在丫鬟的精心搀扶下。


    于庭院中那条铺着鹅卵石的小径上,慢慢地走了几圈,消食散心。


    午后的阳光透过,葡萄藤架上层层叠叠的浓密叶子。


    在地面上洒下无数斑驳陆离的细碎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那两条威猛的军犬,依旧亦步亦趋地紧紧跟在她的身后。


    偶尔会亲昵地用它们那毛茸茸的大脑袋,轻轻蹭一蹭她的腿。


    姿态温顺至极,与它们那凶悍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她心里清楚得很,这四条狗,如今不仅仅是宠物那么简单。


    它们更像是赵家在这片区域内,无形势力的一种外在象征。


    倘若就这么轻易地被人抓住把柄,被迫将狗处理掉。


    那么丢的,不仅仅是赵家的颜面。


    更会向外界传递出,一个错误的信号。


    让人觉得赵家也不过如此,软弱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