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 章 快来哄哄你儿子

作品:《网友遍布古今,我惊呆了

    “大人,永康王今日又拒了太医请脉。”


    随从快速瞥了张续韦一眼,接着回禀:“永康王还放话,说若是再逼他用药,他便命人将药渣泼到咱们府门前。”


    张续韦闻言,唇角扯出一丝轻蔑的冷笑,“唯一的嫡子早死,他便连最后一点体面都不要了,行事愈发荒唐。”


    “此外,永康王昨日又出城祭拜儿子,在墓前停留了整整两个时辰。”


    “虽是父祭子,仍属逾制。”张续韦语气平淡,却字字如钉。


    “是。”


    随从又呈上一卷纸册:“这是永康王府今日的采买清单,其中有几样物品……不合规制。”


    张续韦接过清单,目光快速掠过纸面,哪些东西超了规格,哪些材质违制,只一眼便分明。


    他声线低沉,缓缓开口:“犀角一盏,翠玉屏风两扇,苏绣十六匹……他倒是愈发不避人了。”


    永康王府的一举一动皆在他的掌控之中,每日采买的菜单需经他过目,宾客名帖必等他核准,连王府戏班新排的折子戏,都要全文抄录戏本送他查验。


    十几年来,这道藩篱从未松懈。


    “清单照旧录副存档,”张续韦淡淡道,“至于逾制之物……”


    话音未落,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


    “大人,小公子睡醒了找不见您,哭的厉害,夫人让您快过去哄哄。”


    刹那间,张续韦面上寒冰尽碎。


    他猛地起身,宽大的袖袍带翻了案几上的青瓷茶盏也浑然不觉。


    温热的茶水泼湿了永康王府的采买清单,墨迹晕染开一片,他却看也未看,只连声追问:“小公子可是饿了?还是尿湿了?”


    不过片刻,这个令永康王十余年来寝食难安的张大人,便已大步流星地踏进了正院。


    还未进门,便听得一阵响亮的啼哭声穿透窗棂。


    此时,于婉只觉得怀里捆了个炮仗,扔又不得,抱又抱不住。


    说真的,这小屁孩是真的会长,生得玉雪可爱,眉眼口鼻大多随了她,偏偏屁股上有一小块淡红色的云纹胎记与他那从未谋面的便宜祖父一模一样。


    只是可这啼哭的劲头,真的不知道是随了谁。


    于婉从未想过一个婴儿的哭声能如此震耳欲聋,一声声撞在梁柱上,几乎要将青瓦都掀翻。


    更让她无奈的是,任凭奶娘、丫鬟轮番上阵,这小祖宗竟是谁也不认,只认他那“便宜爹”。


    “呜哇——”


    “小祖宗,别哭了,我求你了,你是我祖宗!你全家都是我祖宗!”于婉几乎要崩溃。


    就在于婉崩溃的前一秒,救星来了。


    “快快快,快来哄哄你儿子!”


    于婉如蒙大赦,迫不及待地将那香香软软却威力无穷的“小炮仗”塞进来人怀中,动作干脆利落,毫无留恋。


    张续韦小心翼翼地接过襁褓,轻轻拍着孩子的背,在房中缓步踱走,方才在书房中的冷厉威严已荡然无存,眉眼柔化成一池春水。


    “噢~噢~娃娃睡,娃娃睡着猫打对。两个婆婆掐谷穗,掐下谷穗把羊喂。羊羊喂得肥肥的,拉在磨道剥皮皮。剥下皮皮绷鼓鼓,鼓鼓敲得嘭嘭响,娃娃睡觉吭啷啷。”


    张续韦低沉的嗓音哼唱着不知从哪儿学来的乡野小调,韵律奇特却异常有效。


    怀中的哭声渐渐低了下去,变成断断续续的抽噎,最后只剩下一两声委屈的哼哼。


    于婉终于松了口气,她瘫坐在一旁的软榻上,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还得是你啊……”


    张续韦一脸得意,“那是当然,谁让我是他亲爹呢。”


    突然,他压低了声音,“婉儿你看,咱们儿子笑了……方才定是梦见什么好事了。”


    于婉不知道小屁孩有没有做美梦,她比较好奇的是,头发被小屁孩那么用力的抓拽着,张续韦头皮一点感觉都没有吗?


    实在好奇,她忍不住问出口,“你头发都快被拽掉了,不疼吗?”


    头皮自然吃痛得很,张续韦却笑得一脸得意,“不愧是我儿子,小小年纪就这般厉害,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


    没救了!


    于婉收回视线,孩子有人哄了,她准备再睡个回笼觉。


    此时的张续韦,满心满眼都是怀里的儿子,书房案上那些足以让永康王再喝一壶的奏报早就被他抛之脑后。


    这样的场景,府中仆从丫鬟早已见怪不怪。


    自打正室夫人于婉拼死为他诞下嫡子,年近不惑终于迎来嫡子的张续韦便似被勾走了魂,往日那个令人生畏的人,如今眉梢眼角都染着慈父的柔光。


    曾几何时,永康王的一饮一食、一言一行皆在他的严密监视之下。


    奏报如雪片般飞往京城,字字如刀,压得永康王几乎喘不过气。


    封地之内暗流涌动,双方势同水火,一触即发。


    而今,张续韦所有心思都拴在这粉雕玉琢的孩儿身上,哪还分得出多少心神去计较永康王今日又做了些什么。


    昔日的监视无孔不入,而今他却觉得那些关于永康王的密报看起来甚是碍事,严重耽误了他陪伴儿子的时间。


    不知不觉间,张续韦对永康王府的控制松懈了许多。


    这变化,身为藩王的永康王岂会察觉不到?


    一开始,他怀疑这是张续韦的诱敌之计,谨慎观察了数日,发现张续韦散值便疾驰归家,议事时屡屡走神,嘴角带笑,三句话不离儿子,慢慢的才信了八九分。


    这日,永康王府的长史抬着红漆礼箱叩开了张府大门。


    仆从立马来报,“大人,永康王府来人了,说是听闻小公子满月,特意备了薄礼来祝贺。”


    张续韦正握着儿子的小脚丫给他读《千字文》,闻言,头也不抬,“薄礼?多薄?”


    仆从愣了会,伸手比划起来,“就这么大的两个红漆礼箱,应该不薄……”


    “呵!”


    张续韦语气淡淡,“按旧例,藩王所赠超二十两即属贿……”


    话还没说完,怀中饿孩子突然咿呀了一声,张续韦听着,总觉得他软软糯糯地喊了个“要”字。


    张续韦怔了片刻,随即笑起来, “东西收下吧,代我谢过王爷。”


    “是。”


    永康王府送来的所谓薄礼很快被呈到面前,张续韦扫了一眼,确实不薄,甚至可以说很厚。


    除了寻常的金锁玉器,还有一对品相极佳、据说能避邪安神的和田玉麒麟锁,正合婴孩佩戴。


    张续韦招手唤了一个心腹过来,“把这些东西拿去一一查验,查清楚里面有没有藏毒,看看有没有不好的寓意,务必仔仔细细查验清楚。”


    “是,小的这就去。”


    两大箱东西里,没有查出什么不好的东西来,次日,永康王府便收到张续韦的回礼。


    自这日后,双方关系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缓和了下来。


    张续韦依旧监察永康王府,却抓大放小,只要对方不越底线,他便乐得清闲,多些时间回家抱儿子。


    永康王也投桃报李,小动作不断,却没做什么出格之事,偶尔送些孩童玩具入张府。


    整个封地,竟迎来了十几年来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和谐。


    谁能想到呢,维系这微妙平衡的,竟是一个还只会吐泡泡的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