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有所准备

作品:《四合院:穿越成贾东旭能打又能生

    很快他们也就到了中午休息的时间。


    休息的时候这两个就询问贾东旭现在想去吃什么,请他吃饭。


    当然吃饭的时间就自然是等到了下午下班之后。


    不过贾东旭觉得他们两个人在刚转正之前还是学徒工工资收入又低一下子请客要花很大一笔钱。


    所以他就让这俩人等发了转正后的工资之后再说。


    这俩人觉得贾东旭还是非常的好的一个人。


    还为他们考虑,于是都点头同意了,觉得还是接下来根据情况再说吧。。


    有这种想法是因为贾东旭就是这样过来的,因为之前的时候他也想着能够做一些事情。


    但是却发现自己的钱根本就不够用,家里面也非常缺钱。


    所以他才会想着等转正工资发下来之后,那个时候一家人看到这么多的工资都是开心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才会有这种想法。


    贾东旭看着俩人去专心的工作。


    心里面很满意,这才是自己想要的,因为自己帮助了这俩人。


    而这俩人也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进步,那么对于接下来发生任何的事情,也就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在贾东旭下午继续的工作,上班的时候在厂办领导的办公室里面。


    轧钢厂的所有领导们正在开会,他们开会的内容就是贾东旭所描述出来的那一种类似于培训班一样的东西。


    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模式,因为它的整个过程非常短,基本上算是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技术。


    这对于整个轧钢厂来说绝对是一个好事。


    而且还能够把这个学习的效果推广到全国。


    对于轧钢厂的名望来说也能够提高很多,对于轧钢厂的每一个领导人来说都将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肯定会受到国家的嘉奖。


    现在有个问题就是这种办法的可行性高不高。


    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才会去一起讨论。


    “各位领导,虽然我是管后勤的主任,但是我想这种事情肯定应该是一线的生产工人的。工人更加的有发表意见,咱们这些人都不是技术出身的,虽然说有些人可能会懂一点,但是毕竟不是专业的,如果真的要对这些专业性的内容进行一个指点的话,肯定是没有好的建议,还是应该听一下其他的工人师傅们是怎么说的,这样的话才能够更直观一点。”


    轧钢厂的后勤主任李怀德此刻站出来给大家建议,这样一直无休止的争论下去,论证下去没有一个是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


    又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经验来分享呢。


    与其一直在这里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想出一个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所以李怀德这句话一说出来之后,众人眼睛一亮。


    “李主任说的对啊,咱们在刚才的时候只顾想着如何的让这个办法可行,觉得这个事情是一件好事情却完全忘记了我们这件事情是作用到什么层面的。


    既然是工人师傅主导来完成这件事情的,那么我们何必在这里浪费时间呢?


    这样每个车间都选一些能够有经验的人,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了解一下。”


    “杨厂长,我觉得你这个建议是非常好的,那么我们现在就落实下去吧!”


    有人适时的对着杨厂长这样说道。


    至于提出意见和办法的李怀德则是没有人会去称赞,毕竟有杨厂长在这里,如果你厂长一个下属,那领导肯定是不好看的。


    “行,那么就尽快落实吧,大家先去回去赶紧的去找大家去咨询一下,落实一下了解一下情况,然后我们明天再去讨论一下,我先上级写一个会帮我看看老领导那边到底是什么看法。”


    杨厂长要把这件事情向上汇报,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对方是整个厂子的领导。


    主任的这个时候只能是点头,然后就让杨厂长去处理这事情,而李怀德此刻也是没有想到厂里面居然还有这种人才。


    最主要对方只是一个刚转正的普通工人,对于李怀德来说价值不大,所以他也就没有多考虑。


    很快钳工车间这边车间主任就回来了,他这一次又把车间里面的几个老师傅叫到了一旁,然后进行了一个询问,其中就有周师傅。


    车间主任这边的算盘打的也是非常清楚,那就是希望这些人能够多带徒弟,而且是能够把效率提高,最少最好是能够在一个月或者是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让这些人上岗。


    所谓的上岗并不是学徒工。


    如果只是学徒工的话,那么对于轧钢厂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去培训他们,只要让他们慢慢的跟着师傅去现学现做就行了,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要做。所以对于厂子来说一点都不会亏。


    但是现在让上岗的话,那就说明了要让这些人成为正式工。


    所以几个师傅听到之后都感觉到头大,让他们带徒弟可以,而且大数量也行。


    但是如果要这么快的时间能成为转正的正式工,他们也不觉得会有问题。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要教的话应该从头到尾都教,这样的话才能够对得起自己的徒弟,让自己的徒弟真正的意义上的能够学到不少,最少也得一两年的时间才有成绩。


    两三个月的时间根本就不行。


    车间主任在听到之后,又对着他们几个问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希望他们能够专一的教一下应用知识,比如说让这些徒弟们能够学到一些相关类的基础东西。


    而且是要基本上一天的时间都要在进行教育他们学习,而且每天都有自己的任务量,必须要让他们掌握。


    当老师吗?


    几人在听到车间主任这么说之后马上就明白了,这是让他们当老师啊,而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师傅老师就是在课堂上授课课堂里面的人很多,一次性教很多的学生。


    但是既然表示也有点难度,因为他们并不擅长这样的一个交通方式,而且对一些关键的东西他们也不知道要不要讲。


    不讲可能会对以后有影响,讲了又会觉得内容太多。


    这些人根本没有办法这么短的时间没有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