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不得减刑?

作品:《四合院:这一世,我不再是傻柱!

    何雨柱摆了摆手。


    “我就是瞎琢磨,具体的还得靠你们这些专家。”


    “那几分试验田,以后就全权交给你了,邹同志,你可得给我盯紧了。”


    “放心!”


    邹同志拍着胸脯保证。


    “这可是我的命根子,谁也别想动。”


    一旁的娄晓娥听着他们的对话,内心更是波澜起伏。


    她原以为,这里只是种点反季节蔬菜。


    没想到,何雨柱竟然还在进行着水稻和小麦的育种试验。


    这人的格局和眼光,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何雨柱没再理会激动的邹同志,他走到黄瓜架旁,随手摘下了一根最鲜嫩的。


    “咔嚓”一声,清脆悦耳。


    他用袖子随意地擦了擦,递给了娄晓娥。


    “尝尝。”


    娄晓娥接过来,黄瓜上面还沾着晶莹的水珠。


    她放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


    清脆、甘甜、多汁。


    那股属于夏天的味道,驱散了冬日里所有的沉闷和萧条。


    “好吃。”


    她由衷地赞叹道。


    “太好吃了。”


    这辈子,她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黄瓜。


    吃完了黄瓜,娄晓娥心里的那个念头,愈发地清晰和坚定。


    她看着何雨柱,眼神郑重。


    “何雨柱,我想在这里工作。”


    “我想成为这个基地的一名员工,可以吗?”


    何雨柱看着她认真的表情,没有立刻回答。


    他沉吟了片刻。


    “这事儿,你自己说了不算。”


    “你最好,还是先回去跟你父亲商量一下。”


    他知道娄家的背景,也知道让一个曾经的大小姐来这种地方干活,意味着什么。


    娄晓娥的眼神黯淡了一下,但很快又重新亮了起来。


    “好,我回去就跟我爸说。”


    她相信,只要让她父亲亲眼看到这里的景象,他一定会同意的。


    两人正说着话,大棚的门帘又被掀开了。


    一个穿着轧钢厂工作服的年轻人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一眼就看到了何雨柱。


    “何师傅,可算找到您了。”


    来人是厂里的王秘书。


    何雨柱认得他。


    “王秘书?你怎么来了,厂里有事?”


    王秘书快步走到他跟前,压低了声音,神情有些严肃。


    “何师傅,杨厂长让我来跟您说一声。”


    王秘书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


    “刚刚矿场那边传来消息,易中海举报了一名工人。”


    何雨柱眉毛一挑。


    “举报?”


    “对。”


    王秘书点了点头,声音压得更低了。


    “他说,那名工人的后背上,有英文纹身,怀疑是潜伏的敌特。”


    敌特?


    何雨柱看向王秘书。


    “细说说。”


    “怎么回事?”


    他一边说着,一边朝不远处正在整理菜苗的小齐招了招手。


    “小齐,把那筐绿豆芽拿去洗洗,中午咱们加个菜。”


    “好嘞。”


    小齐应了一声,麻利地抱起筐子去了水池边。


    何雨柱的这份镇定,让原本神情紧张的王秘书也松弛了下来。


    他清了清嗓子,凑得更近了些,声音压得几乎只有两个人能听见。


    “是这么回事,何师傅。”


    “矿场那边不是经常要组织洗澡嘛,劳动强度大,出汗多。”


    “昨天洗澡的时候,易中海就盯上了一个新调来的工人。”


    “说是看见那人后背上有一串英文纹身。”


    王秘书比划了一下位置。


    “这年头,身上有纹身的就少见,更别说是英文了。”


    “易中海留了个心眼,就悄悄记下了那串字母。”


    “他不是懂点儿钳工技术嘛,就找机会跟人家套近乎,说帮着看看工具,一来二去就混熟了。”


    “后来找了个懂英文的干部悄悄一问,那几个字母,翻译过来是什么‘军统行动处’的缩写。”


    王秘书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都带着几分惊奇。


    “这还了得。”


    “矿场领导一听,当场就高度重视,立刻就把那人给控制起来了。”


    “连夜审讯,一诈唬,那家伙就全招了。”


    “还真是潜伏下来的敌特,任务就是观察咱们矿场的生产情况,伺机搞破坏。”


    何雨柱听完,心里有了数。


    看来这易中海在里面也没闲着,真是个到哪儿都能折腾的主儿。


    靠着一手钳工技术和察言观色的本事,居然还真让他逮着条大鱼。


    “这么说,他是立功了?”


    何雨柱问。


    “那可不。”


    “这可是大功一件呐。”


    “矿场那边已经把情况上报了,说是要为他申请减刑。”


    “杨厂长估摸着,这事儿十有八`九能成,所以特地让我来跟您通个气儿。”


    “让您心里有个准备。”


    何雨柱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行,谢了啊,王秘书。”


    “大老远跑一趟,辛苦了。”


    他从兜里摸出一包烟,抽出一根递了过去。


    王秘书连忙摆手。


    “何师傅,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分内的事。”


    他嘴上说着,眼睛却瞟了眼那烟,没再推辞,顺手接了过来夹在耳朵上。


    “那……何师傅,您看这事儿?”


    王秘书还是有些不放心,想探探何雨柱的口风。


    何雨柱笑了笑,神态轻松。


    “没事。”


    “他在里头好好改造,积极进步,这是好事嘛。”


    “咱们得支持。”


    “至于减刑,就算减了,那也得按规矩来,总不能今天立功明天就放出来吧。”


    他心里盘算着,按照流程,上报、审批、核实,一套下来没个十天半月根本不可能。


    就算减刑,能减多少也是个未知数。


    一个无期,想减到能立刻出来,除非他把天捅个窟窿再给补上。


    暂时,构不成威胁。


    王秘书看何雨柱这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心里也彻底踏实了。


    看来何师傅是早有准备,自己这是瞎操心了。


    “得嘞,您心里有数就行。”


    “那我先回厂里了,杨厂长那边还等我回话呢。”


    “行,路上慢点。”


    送走了王秘书,何雨柱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


    他走到大棚门口,掀开厚重的棉门帘。


    冬日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空气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


    易中海。


    这个名字像是一根扎在肉里的刺,平时感觉不到,但一被触动,还是会隐隐作痛。


    这家伙的生命力,可真是够顽强的。


    不过,来日方长。


    …………


    下午,轧钢厂下班的铃声响彻整个厂区。


    工人们像是出笼的鸟儿,三五成群地推着自行车,汇入回家的洪流中。


    易中海在矿场立功抓特务的事情,经过一个下午的发酵,已经传遍了厂里的每个角落。


    “听说了吗?易中海在矿上抓了个特务。”


    “真的假的?就他?”


    “千真万确,说是后背有纹身,洋文的。”


    “嚯,那可是大功一件啊,不得减刑?”


    “肯定啊,没准儿过两年就放出来了。”


    议论声此起彼伏。


    何雨柱骑着自行车,后座上坐着妻子陈雪茹,车大梁上还载着刚从学校接回来的妹妹何雨水。


    一家人穿过人群,将这些议论听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