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天下哗然

作品:《白天和渣男互殴,战神王妃夜刀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哗然


    原本淅淅沥沥的雨,随着鼓声响起,忽然又大了起来。


    豆大的雨点,砸在拖着一条残腿,不停敲击着登闻鼓的老兵身上,却挡不住他手下势大力沉地敲击。


    也挡不住,围在鼓台周围,想要一探究竟的百姓。


    “咚——”


    “咚——”


    沉闷而有力的鼓声,穿透重重雨幕,响彻整座皇城。


    领头的老兵须发花白,眼里布满血丝。


    他身上的衣衫,已经尽数淋湿,却仍旧拄着拐杖,拖着一条残腿,像是不要命般,用那双在北境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手,拎起鼓槌不停地,一下一下地重重砸在鼓面上。


    如此,周而复始。


    老兵力竭之时,又换上少了一条手臂的独臂老兵。


    独臂老兵之后,还有脸上数到刀疤,毁容瞎目的……


    在一声又一声的鼓声中,李福海终是冒着大雨,衔圣旨赶到了登闻鼓前。


    至此,鼓声方才停歇。


    鼓台上的数十名老兵,纷纷朝着代表皇权的李福海跪落,异口同声地高声呼喊着:“吾等乃是为了大梁,在北境奋勇杀敌的战家军,今日求陛下,为战王殿下正名!”


    众人此言一出,原本喧哗的四周,瞬间安静下来。


    唯有那不停落下的哗哗雨声,像是敲打在众人心头。


    李福海的视线,扫过跪在鼓台上的数十名老兵,眼角狠狠一抽,眼皮子开始狂跳不止。


    他心知今日梁帝已经够糟心的了。


    这些老兵为战王正名一事,实在不宜宣扬,当即就要命人将这些老兵带走。


    然,他才刚要出声,却忽闻人群之中,传出一声高喊:“战王殿下背着王妃在外女人,搬空战王府一事,闹得那叫一个人尽皆知。昨日搬进战王府的银子,占去了整条街道,我们可都是亲眼所见的……”


    那人隐没在人群中,嗤笑了一声,扬声问道:“你们这些残兵,这会儿又为战王所正何名啊?”


    闻言,李福海眉头一皱,猛地转头去寻找那说话之人。


    奈何雨势太大,周围看热闹的人又实在太多。


    其中撑伞者比比皆是。


    只一瞬间,那人就藏了起来,再寻不到踪影。


    且在那人话落之后,领头的老兵立刻瞪大眼睛,扯着嗓子喊道:“王爷多年以来,一直在北境军营之中,他与战家军的将士们同吃同住,心中只有大梁,只有天下黎民,何曾有过女人?”


    他喊完之后,气息有些不稳,一张脸憋得胀红:“我倒想知道,他养在外头的女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能入得了王爷的眼……”


    “就是!”


    在战场上被刺瞎了左眼,脸上有数道刀疤的老兵,忽然抢了他的话茬儿,义愤填膺地大声喊道:“从五年前,朝廷就断了咱们北境的军饷,我们在为了保卫边疆抛头颅洒热血,可朝廷却克扣我们的粮草和军饷,王府的银子全都被王爷贴补给了我们,当军饷换粮草了!”


    老兵此言一出,周围百姓顿时哗然!


    原来,朝廷从五年前,就断了北境战家军的军饷!


    原来,战王府银库的银子,全都被战王填进了北境的军饷,换成了北境战家军的军粮!


    既是如此,那么原本由朝廷划拨给北境的军饷,又去了哪里?


    北境战家军,有六十万啊。


    他们一年的军饷,都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更何况是五年啊!


    但凡天下之事,有的时候只要开了一个头,顺着这个头,便会有无数的想法和念头冒出。


    这些想法和念头,会像野草一般,疯狂在世人心中生长。


    李福海看着周围议论纷纷的百姓,都一脸震惊地望着鼓台上,要为轩辕聿正名的老兵,心道不好,连忙出声欲要命人阻止:“来人——”


    然,他的一声来人才刚刚出口,忽然又从人群中,传出了一声惊呼:“是萧相!萧家的庄子昨夜走水,烧出了一座银库,那里面的银子,堆叠如山!北境战家军的军饷,定是被萧贪墨了。”


    “对!”


    在不知是谁喊了这一嗓子,让周围的百姓茅塞顿开,也成功点燃了他们心中愤怒情绪。


    虽然萧沉舟为官多年。


    在世人眼中,也一直颇有廉洁之名。


    但他家的庄子底下,藏了座银库,里面的银子堆成了山,这件事情无论他怎么去洗,都不可能洗白!


    是以,一时之间,鼓台周围沸沸扬扬,更有人振臂高呼:“查明真相,严惩贪官污吏,为战王正名!”


    有人喊出第一声。


    很快就有第二声!


    接着就是第三声!


    即便是李福海,脸色大变之余,立即差人将数名老兵带离登闻鼓,马不停蹄地返回朝廷。


    百姓的呼喊声,还是在京城中的各个角落炸开了锅。


    天下哗然之时。


    便是豆大的雨滴,也盖之不过,遮之不住!


    雨,还在下。


    宋昭昭躲在不远处的马车里,将北境老兵敲响登闻鼓一事,从头看到了尾。


    见李福海嫁给数名老兵带离之后,周围的百姓,却始终不曾散去。


    更有甚者,他们甚至不约而同,全都一窝蜂地追着李福海和那些老兵,一起朝着皇宫方向去了。


    她缓缓勾起唇角,长长喟叹了一声,有些疲惫地靠在车厢上轻笑了下,“走吧!回王府!”


    陪着宋昭昭看了全程的轩辕聿,虽然早就已经料到她要意欲何为。


    但是!


    当宋昭昭真的将她的计划,付诸行动之时。


    他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地深看了她一眼。


    见她在说了要回王府之后,就闭上了双眼,始终不曾再看他。


    他紧皱的眉宇,眸色蓦地深邃几分,微微蜷起的食指,下意识地在大腿上轻叩着……


    ——


    前朝,大殿之上。


    本就因御史中丞刘忠弹劾萧相一事,彻底乱了套。


    谁能想到,谁又敢想,一向以清明自居的萧相,竟然会贪赃枉法,在自家的庄子下面,暗藏了一座银库?


    此事一经揭露,往日十分肃穆的朝堂,瞬间乱作一团。


    朝中文武百官或是交头接耳,或是神色各异。


    他们所有人心中,如今都有同一个疑问。


    那就是,萧相所暗藏的那些银子,到底是从何而来?


    梁帝彻查的旨意,下得极快。


    在御史中丞弹劾萧相之事伊始,禁军就已即刻动身,直奔城外萧家的庄子。


    素日在朝堂之上,最为沉稳的萧相萧沉舟,在梁帝的旨意下达之后,便紧锁着眉头,跪在大殿正中央,脸色时青时白。


    他原本光洁的额头上,此刻布满豆大的汗珠,再不复一丝往日的沉稳和镇定。


    原本朝中文武百官们都以为,萧家庄子下面发现银库,已经是今日朝堂之上的惊天之事!


    却不想北境战家军的伤残老兵,竟高喊着为战王正名,敲响了登闻鼓。


    待到李福海将那数十名身体残疾的老兵,带上金銮大殿,那些老兵一个个声泪俱下,终是将朝廷拖欠北境军饷五年一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露了出来。


    顿时,整个朝堂都沸腾了起来。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后宫。


    长寿宫中,桂嬷嬷破天荒的打断了为太后在佛堂的早课。


    本就听到登闻鼓响的魏太后,在惊闻前朝发生的事情之后,直接将手里的佛珠,怒不可遏地摔砸到地上。


    怒斥之声,惊得佛堂外当差的宫人们,一个个都噤若寒蝉。


    而彼时,凤仪宫中。


    原本等着梁帝散朝之后,陪着梁帝一起用膳的魏皇后,听到兰芝的禀报之后,不由脸色泛青,不停的来回踱步。


    她紧锁娥眉,几乎咬破了唇瓣,将手里的帕子,绞得都变了形。


    在前朝和后宫,全都乱套之时。


    宋昭昭所乘坐的马车,从战王府的侧门,悄默声地驶入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