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胆大包天

作品:《重生1975:军工强国从修坦克开始

    在看了三四个厂房后,李文霖的眉头微微皱起。


    “小杨,你有没有觉得他们生产的那些零部件有些眼熟?”


    “确实是有点。”杨庆源点了点头,开始在脑海里面搜索类似零部件的信息。


    “李老……”


    想了一会,杨庆源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您说……他们会不会是在生产火炮弹?”


    “什么?赶紧把他叫过来。”


    杨庆源听了后马上把林北叫到他面前。


    与此同时,还在思考第一代电风扇细节的林北被门外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打断思路。


    “进。”


    徐易军进门后直接开口说道。


    “杨主管来了,工人告诉我跟他一起的是一个穿着军装常服的老先生,那老先生后面跟着一个警卫。”


    “不出意外的话那个老先生就是上层领导了。”


    “他们现在已经进入我们的厂房区了,我们要不要去迎接一下?”


    怎么说领导已经到了他们的地盘,再不出去迎接面子上说不过去了。


    这时,一个工人快步跑到了林北的办公室门口。


    “厂……厂长……杨主管,杨主管到我们厂房了,现在他让你立刻过去一趟……”


    工人喘着粗气,生怕晚一秒通知。


    办公室内的林北和徐易军面面相觑。


    不多考虑,直接动身。


    待二人来到厂房后,杨庆源不等林北打招呼,先是批头一顿骂。


    “林北你小子胆大包天。”


    “上头让你军转民你这是在搞什么。”


    杨庆源从车间里面拿出生产好的零件。


    “来,你告诉我,你的这些个零件是打算组成什么?”


    “还有你在一号厂房那边堆的无缝钢管,你要搞什么。”


    “不说话是吧?那我帮你说。”


    “钢管火炮弹。”


    “林北,欺骗领导很好玩吗?”


    “农产品?这就是你说的农产品?”


    “什么时候钢管火炮弹成了农产品了?是我没睡醒还是你没睡醒。”


    面对杨庆源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林北并没有表现出其他的表情。


    反而是从衣兜里掏出一包烟,拿出一根要给杨庆源点上。


    “你这是干什么?贿赂吗?我告诉你,在我面前别搞这一套。”


    杨庆源指着林北递来的烟呵斥道。


    杨庆源发火,站在林北身旁的徐易军是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几次想要上前解释都被杨庆源的呵斥声吓退。


    既然杨庆源不要,林北很自然的给自己点上。


    这一个操作让杨庆源,徐易军和李文霖看的一愣。


    一下子搞不明白林北是抽了什么风。


    “杨主管,作为领导,您怎么可以在没有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就乱说话呢?”


    “我林北恪守本心,一直遵循国家的政策,生产的产品就是民用产品,怎么可以和军工火炮弹混为一谈?”


    听到林北这么说,杨庆源笑了。


    “那你告诉我,无缝钢管,加上这些个零件,你要做什么东西?”


    “你曾经也是搞军工科研的,你不会不知道这些都是制作钢管火炮弹的重要材料。”


    “还有就是几天前,京都海银科技院就已经打电话给我,你们厂搞了一个东西跟火炮弹非常的相似。”


    “就连照片都有,就在海银科技院里面,你要我去让他们送过来吗?”


    “啊?”林北张大嘴巴,做出很惊讶的表情。


    “您可不能污蔑我,我说了这就是农产品,您为什么不信呢?”


    说着,林北就带着杨庆源,李文霖几人朝着自己放产品的厂房走去。


    厂房中,不仅有已经组装好的火炮弹,还有上一个产品云爆弹的样品。


    人赃并获,杨庆源冷哼一声。


    “来,你跟我解释解释,这个不是火炮弹是什么?”


    “我告诉你,你今天要是不能跟我说出个一二三,我一定给你送上军事法庭。”


    “太不像话了。”


    一旁沉默很久的李文霖开口道:“组织能批准让你当这个厂长是相信你,而不是让你阳奉阴违,挂着仰头卖狗肉。”


    “这位是?”林北看向杨庆源。


    “李文霖将领,盛京军区总指挥。”杨庆源介绍到。


    “你靠着云爆弹创造六十万米币汇币的事情李老知道后对你非常感兴趣,今天特地过来视察视察。”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林北真的是备了好大一份‘礼物’。”


    盛京军区总指挥……


    林北猛地深吸一口气。


    没想到来的竟然是这么大的一个人物。


    “李指挥您好,火炮弹的事情请您听我解释一下。”


    “首先,我做一个否认,这个你们看似是火炮弹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火炮弹。”


    “只是它的外形和构造确实看着和火炮弹一模一样。”


    “实则它是一个农用的增雨弹,也可以叫降雨弹。”


    “它和火炮弹看似相同,实则这两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火炮弹是军火,是武器,但是降雨弹不同,是农用产品,是帮助农民在旱季人工降雨用的。”


    “咱们华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旱季对农耕的影响您肯定是知晓的。”


    “自50年代引进人工降雨后,旱涝灾害明显减少了,农业产量上升了一个档次。”


    “所以,我觉得未来我们对人工降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就靠着气象部门的运-5能满足全国各地对降雨的需求吗?”


    “我国现在人工降雨的普及率非常的低,就是因为人工降雨的复杂程度和人工降雨飞机少的一个原因。”


    “再说了,老美都能搞出降雨弹,那咱们就不能搞吗?”


    “我们不能一辈子被他们卡着脖子,有些东西我们就得自己去生产,去研究。”


    “这不,咱们的第一款降雨弹不就出来了。”


    听林北这么一说,李文霖和杨庆源逐渐开始相信了他的话。


    句句在理,挑不出一点毛病。


    只是,看着这个所谓降雨弹的样子实在是没办法不去联想火炮弹。


    “我说林北同志,国家是让你军转民。”


    “你倒好,弄了个和火炮弹长得一模一样的降雨弹出来。”


    “那就是民用产品。”


    “那你可得好好测试测试,要是这个降雨弹的效果真的那么好,我可以做主给咱们的农垦军团搞上这么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