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养殖
作品:《穿成农家小福女,我带全家起飞了》 “来来来,都喝都喝,不够还有呢。”虞氏招呼着。
林阿桃用大勺给每个人盛上满满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奶白色鱼汤,碗里雪白的鱼片间点缀着几粒翠绿的葱花。
汉子们各自围坐在锅灶旁,他们也顾不得烫了,捧着大碗就吸溜吸溜地喝起了鱼汤。
一碗热汤下肚后,一股暖流瞬间从喉咙暖到胃里,再蔓延到四肢百骸,顿时驱散了冬日刺骨的寒意。
那头捕鱼队的汉子们先喝着鱼汤歇息着。
这头的鱼塘边,林有粮应村长李老诚的邀请,与他一起沿着鱼塘边慢慢走着,一同查看鱼塘的情况。
自从上回开完大会后,李老诚一有什么事,就会拉着林有粮一块商量。
林阿银闲来无事也跟了上来。
林有粮指着鱼塘说道:“村长叔,您看,这塘子现在看着是挺好的,因着禁渔令刚开不久,河里的鱼也活泛,咱们短时间倒是不用担心鱼量的问题。
但依我看来,咱们光靠从河里捕鱼再放鱼塘养着,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沿河的好几个村子也都靠这一条大湾河养着呢。”
李老诚捋着胡子,点点头:“是啊,我也正琢磨这事呢!河里的鱼也不是一直抓不完的,要是往后鱼越捞越少可咋整?
而且一到天冷的时候,那些后生们总在冰水里泡着也太遭罪了些,我是生怕把他们冻出个好歹来啊!
有粮,你既然和我提起这事,是不是有啥想法啊?”
林有粮看向林阿银:“阿银,你之前跟爹提过一嘴啥来着?让村里人自己养鱼?”
林阿银闻言走上前说道:“嗯,爹,村长爷爷。我的想法是,咱们不能只做搬运工,光把河里的鱼搬进塘里等着卖出去。
咱们大湾村离河这么近,本就有着天然的优势,如今村里又建了这样好的鱼塘,何不把鱼塘的优势最大化?
村里可以将这鱼塘一分为二,一边捕鱼存鱼,一边用来养殖呀!”
“养殖?”
“对!”
林阿银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您看,咱们现在这个鱼塘就是个大水池子,咱们可以把它改造一下。
比如在边上再挖深一点的地方,专门用来让大鱼产卵,这叫产卵池。
再弄一片浅水区、水草多的地方,专门养刚孵出来的小鱼苗,这叫育苗区。
等鱼苗长大些,再放到大塘里养肥。这样的话,咱们就不用天天去河里拼命捞了,鱼塘自己就能源源不断地出鱼!”
李老诚听得眼睛发亮:“哎呀!这个法子好!自己养鱼苗,这事能成吗?”
“有很大的把握能成!”
林阿银笑着说道:“这河里的鱼春天就会在水草多的地方甩籽产卵,咱们模仿那个环境就行。另外......”
她用树枝指着鱼塘的入水口:“咱们还得想办法让水更干净一些,可以在进水口弄个简单的沉淀池。
放些沙子石头,再种点能吸脏东西的水草,让水流进鱼塘之前先清清亮亮的,鱼才不容易生病,长得也快!”
林有粮补充道:“阿银说得对。村长叔,要是村里真能自己养鱼苗,这鱼塘才算真正的站稳脚跟了。即便是明年朝廷发告示让咱们禁捕鱼,咱们也不用愁没鱼可卖了。”
李老诚激动地拍着大腿:“不错不错!有粮,阿银丫头,你们这脑子就是活络。
等这批鱼交了货,村里有了闲钱就按阿银说的办。挖池子,搞那个啥......产卵育苗!”
“诶,快过来喝鱼汤啦!”不远处,虞氏朝着这边招手。
她身旁还围了好些个村里的娃子们,个个都搂着一大碗鱼汤正喝得津津有味。
“走走走,村长叔,咱们去喝些鱼汤暖和暖和,您也尝尝我媳妇的手艺。”林有粮笑着邀请李老诚。
“成!我也去尝尝,看看你媳妇的手艺是不是真有那么好!”
李老城笑呵呵地跟着父女俩往搭锅灶的地方走去。
林家老宅。
林二蛋正蹲在自家院子里的泥巴地上,手里捏着根小树枝,百无聊赖地戳着墙角的一个蚂蚁窝。
自从大伯家去摆摊卖碗面后,他家也开起了包子摊,他娘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和阿兰姐推着手推车往镇里跑。
对此林二蛋十分不理解,为啥大人都这么喜欢赚钱?
听他娘跟他爹嘀咕时说,大伯娘在码头卖碗面很是赚钱,大伯娘还打算过段时日在码头附近租个铺面扩大买卖呢!
他娘话语里满是羡慕,也想去租个铺面卖包子,却被他爹一脸不耐烦地给拒绝了。
“不过是就卖个包子而已还租啥铺子!支个摊子不一样能卖吗!费那钱干啥?”
他们三房的事一贯都是他爹在做主,他娘听了也就再吭声了。
因此这家里头时常只有他和爷奶三人,林二蛋觉得很是无趣。
他也想过去二房那边找阿桃姐玩,阿桃姐现在就住在二房那边。可他娘说已经把阿桃姐过继给二伯了,阿桃姐以后就不是他亲姐,而是堂姐了。
林二蛋又不懂了,爹娘为啥要把阿桃姐过继,阿桃姐明明就是他的亲姐,为啥过继了就成他堂姐了?
他一问,他爹就不耐烦地呵斥他:“小孩子家家的,问那么多做什么!你只要记得往后离那边远一点,不许跟二房的人多说话!”
林二蛋对此心里很不是滋味。
阿桃姐从前和他的关系最好了,可现在他偶尔在村里碰到阿桃姐,阿桃姐也总是装作看不见他。
最近这些时日他爹也不跟着他娘去摆摊了,他爹嫌外头冷,时常躲在屋里头睡大觉。
阿爷看不惯他爹在屋里闲着,让他爹跟着大伯一块去帮村里砍树运木材。
他爹说这几日腰不好,累着了要歇几天。
阿奶心疼他爹,立刻就说:“反正村长说了每户至少要出一名壮劳力,咱家已经出了一个有田了,就让有财在家里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