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摩罗遗体
作品:《人在皇宫大内,从小太监苟成九千岁》 在深宫大内活了四十多年,老黄一只以为自己是一只鬼——一只被束缚在尚宝监,只有在深夜才能见到活人,并从这些活人身上摄取一些价值的老鬼。
但是今晚,他觉得自己见鬼了。
那只鬼,就是面前坐着的这个充其量能有十四五的小太监!
尚宝监的这座偏房,宫里知道的人不多。只有到了一定级别,或者说有足够需求的人,才有可能知道这个地方。
像李烁这种从六品的小太监,来到自己这个地方,老黄都已经觉得很稀奇。
然而更稀奇的是,这个明明是第一次到尚善监的小太监,竟然精准的说出了自己的宝阁所在,甚至知道里面具体物件的具体位置!
平日里别说是外人,就连尚宝监里面的人,老黄都绝不会让他们接近这座宝阁。
宝阁里的那些物件,更是只有老黄自己打理。就连一只苍蝇偷看,都会死在老黄的掌凤之下。
可现在,这个不认不识的小太监竟然一口就道明了那方锦盒和其所属的位置——这不成活见鬼是什么?
在老黄那惊异的目光之下,李烁淡淡一笑。
他也觉得,老黄看自己的眼神像是见到了鬼。
事实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确实如此。之所以知道那方锦盒和它的位置所在,是因为自己在上一个轮回里花了一百两金锭子,目睹老黄将锦盒拿出来的。
但上一个轮回里的自己确实已经死了,现在坐在这里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真是个回魂的小鬼、
所以面对老黄的质问,李烁只能摊手。
“黄公公,我不过就是一个过来买东西的主顾。你不必那么紧张。”
李烁的避而不答,明显不能让老黄不紧张,反而在看到他风轻云淡的态度之后,老黄的心里更加提了几分警惕。
“小公公,老黄说句实在的,你这个品级的内侍,如果不是高人所指,连知道老黄这个地方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知道老黄这宝阁所在。”
“刚才你进屋点明了这墙后的宝阁,老黄就知道小公公肯定是受人所托过来的。或许托付你的那个人不方便现身,亦或者是有什么难言的苦衷。这些老黄我都可理解,毕竟做生意,只要价钱给的合适,卖谁都是卖,怎么卖都是卖。”
“但是小公公,你直接点出了老黄这宝阁里的物件,这笔买卖老黄倒是不敢和你做了。在这深宫大内,老黄虽然不是顶尖的身手,但自以为还有些功底在身。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能够探知到老黄这宝阁里物品的位置,其武功造诣肯定远高于老黄之上。这个人是什么品级,老黄猜都不敢猜,想必如此高深莫测之人,来老黄这里求的这件东西,也定会用于不凡之事。老黄虽然贪财,但也同样惜命。恕小公公原谅,这单生意……老黄做不了。”
啊艹、
听到老黄谨慎而郑重的拒绝,李烁眉头一紧。
自己刚才……是不是装逼装大了?
妈的原本以为直接说出那方锦盒的信息,给老黄这个奸商一点点的压力,然后打探一下这个锦盒的信息来着、
但是现在看来……妈的压力给大了,直接把这老家伙吓坏了,以为我是什么宫中大佬派来的,在搞什么大事情了啊!
在心里暗骂了一句,李烁对老黄拱了拱手。
感受到老黄刚才那番话中的谨慎和敬畏,他觉得顺水推舟,还是先不否认老黄的猜测。
“黄公公多虑了,既然在黄公公的眼皮子地下,知道这方锦盒在黄公公的宝阁之中,我家主人完全有能力在同样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其取走。之所以我家主人派我过来,就是是不想为难黄公公您。
我家主人说了,他只想要这方锦盒里的东西,并知晓其作用以及佟二宝想要这件东西的动机。只要能够得知这两样,我家主人愿意为此支付相应的报酬。而且我家主人保证,这件事情不会涉及到其他人,更不会波及到黄公公您。”
用温和的语气和老黄说完,李烁将手探入了怀中。略微一番摸索,他将那枚金丝血泊扳指掏了出来,轻轻放到了老黄的面前。
“这就是我们家主人愿意支付的酬劳,不知黄公公看不看得上眼。”
老黄虽然年岁大了,但眼睛绝对没有昏花。
借着幽暗的宫灯,看到那枚哪怕在微光之下,也闪烁着金红色流光的扳指,老黄整个人一愣。
“十年前,西域进贡的那块金丝血珀?!能够搞到这个东西,你家主人莫非……”
看到那枚扳指,老黄下意识的便想问其来由。但话说到一半,他便生生的停住,不敢再往下问了。
“你瞧瞧,人老了就是糊涂。不该打听的事儿不打听,掌嘴!”
轻轻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如同一个新入宫的太监那般重复了一遍规矩,老黄小心翼翼的拿起了那枚扳指。
仔细端详了片刻,他重重的叹了口气。
“能够以这枚扳指为报酬,看得出来你家主人是非想要得到那方锦盒了。既然如此,这笔买卖也由不得老黄不做。”
嘀咕了一句,老黄默默起身,走到了那堵墙之前。
按动书架上的机关,开启了宝阁的入口,这一次老黄没有什么遮掩,直接当着李烁的面将那方红色的锦盒捧了出来,放到了李烁的面前。
“打开吧,我告诉你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看着面前的那方锦盒,李烁咕噜一声吞了口唾沫。
在上一个轮回之中,他守着这方锦盒整整三天。碍于老黄当时的警告,他无数次压制了好奇心,才没偷偷打开偷窥里面的物品真容。
现在面对老黄的指示,他小心翼翼的将手放在了锦盒之上,做好了心理准备后,一狠心先开了盖子。
“嗯?”
可是当盖子掀开,看到里面的东西时,李烁整个人懵了。
“这是什么玩应儿?”
看着锦盒中,那被红色绸布包裹的一条干干瘪瘪皱巴巴,活像是一块烂了许久又被晾干了的腌肉之类的东西,李烁不禁脱口问到。
面对他的疑惑,老黄啧了啧嘴,伸出手将那件“腌肉”捏了起来。
“这江湖传闻前朝闽南有一江湖道士,名为长春真人,在其游历西方时偶得摩罗遗体。这摩罗遗体以千年血参、雪山灵芝为辅,以童男脊髓为引,能补残续缺,死者复生。”
“又传三百多年前,前朝太监王怀之曾获得一块摩罗遗体,以血参灵芝童男脊髓制成续生膏,贴在了断根之处。三日之后阳根复生,并趁着当初陈龙象攻破前朝皇城之时,偷了前朝的皇庄努库,卷了珍宝无数逃出宫去,隐姓埋名娶妻生子……”
“本朝立国三百余年,期间这入宫的太监怕是有十万之数。这其中大部分人都庸庸无为,在宫中甘为牛马。但其中呼风唤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高人,也如同如过江之鲤,数不胜数。这人呐,一旦不为了吃饱穿暖而过活,自然会追求更高。
就如同那朝中的文武百官,追求王侯帅相。那后宫的妃嫔,追求正宫后位。就连那历代的帝王……嘿嘿,也想着留名青史,千古一帝。太监不行啊……太监就算是有雄心壮志,有文治武功,也不过是一个断根无后之人……想要追求更高,那就得解决一个问题、”
借着幽幽的宫灯,老黄用复杂的目光看着那块干瘪的腊肉,然后又看向了李烁。
“什么问题?根的问题……所以小公公,你猜到这锦盒里的,是个什么物件了么?”
宫灯的另一侧,看着老黄手中的那块“腊肉”,李烁狠狠的吞了口唾沫。
所以说,这像是一块干萝卜的玩应儿……就是传说中的摩罗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