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借骡车
作品:《四合院:开局敲山震虎再杀猴儆鸡》 “婶儿,我就等着您说这话呢!”陈煜丝毫不见外,从车笼头拽下来一个网兜递给曹钢:“钢子哥,今晚添个菜,回头我们喝几杯。”
曹钢仔细一看,里面是一只野兔和两瓶汾酒,有些不好意思接:“小宇,这...”
陈煜不用分说的塞进他手里:“嗨,我这赶着饭点来,没点表示下次哪儿还有脸上门啊?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钢子哥可不能拒绝。”
随即他抬头大声说道:“婶儿,我馋您的手艺,带了只兔子来。”
曹婶暗自欣慰,嘴上却说道:“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你这孩子真是的!”
一番人情世故走完,陈煜被曹钢带进了屋。
“小宇,你坐坐,我去喊我爹回来。”
“没事,不急的。”
“我爹已经去了有好一会儿,应该说完事情了。”
“那好吧。”
陈煜独自在屋里等了会儿,曹大海回来了。
他见到陈煜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热情:“小宇,你来得正好!上次曹叔就想和你喝两杯,你却着急回去。今天都这会儿了,总不能还急了吧?”
这会儿回去天都黑了,厂里还能有啥人。
陈煜今天也不打算走了,回道:“哈哈,今天不急,我来就是想跟曹叔好好喝一杯的。”
“那感情好!”曹大海递过来一支烟,问道:“这天也快黑了,回头让你婶儿给收拾个房间出来。今晚别走了,就在家里住下。一会儿咱爷俩好好喝一顿!”
陈煜笑着回道:“都听您的,我这一百多斤今晚就交给您安排了!”
“好,就这么定了!”曹大海见他应下,很是开心。
两人闲聊几句,曹大海忽然正色问道:“小宇,你这次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有的话你就说。”
陈煜点点头,开门见山的说道:“确实有个事,要请曹叔您帮个忙。”
曹大海大气的说道:“有什么事儿你说,要是曹叔能办到的绝不含糊。”
“谢谢曹叔。”陈煜先把人给捧起来,继续说道:“我有点私事,需要借用下你家的骡车。如果动作快的话,今天晚些时候就能还回来,最迟最迟也不过明天。”
“押金和租金您说个数,我不二话。您看行吗?”
曹大海对这这样的请求感到有些怪异,问道:“你会赶骡子吗?”
“不会。”陈煜摇摇头,立刻又说道:“但是我学东西很快,您让钢哥或者铁哥教教我应该就能行。”
曹大海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应下了:“小宇,这骡车是家里的很重要的一个物件。要是其他人来借,我还真得仔细考虑考虑。”
“但这是你,其他的啥都不说了。这会儿天色不早了,咱们什么都别管,明早再让钢子教你怎么控制骡子拉车。”
陈煜有些过意不去,摇摇头道:“曹叔,这可不行。押金和租金该怎么着就怎么着,这样你我心里都更加踏实!”
曹大海听到这话不高兴了:“小宇,你这不是打曹叔的脸吗?我对你绝对信得过!你可能不知道,跟你还回来的那些粮食,救了我们村儿不少人。”
“别的不说,就我附近的陈家庄,去年一年你知道没了多少人吗?正常的不正常的,一块儿算下来没了13个人,那可是整整13个啊!”
“而我们村有了你,去年下半年,一个都没走。这就是你跟我们村儿的缘分,咱们就别说那些见外的话了!不然不仅仅是打我脸,咱村儿里的人也会朝我吐唾沫!”
“...好吧。谢谢曹叔!”陈煜无奈接受了。
心想自己又不是不还回来了,还坚持个啥?
“谢啥谢?真要说谢谢,应该是我们给你说谢谢!”曹大海想了想,继续说道:“小宇,曹叔给你交个心,也让你把心放踏实咯!”
“你的粮食怎么来的,我绝不打听。不但如此,所有知道的人我都打过招呼。谁要是敢把你的事说出去,别说是我,就是村里知情的人都能把那人给撕咯!”
陈煜笑了笑,心想果然是老狐狸!
不论是当初跟在后面不现身不进城,还是现在这颗定心丸,都是智慧啊!
“曹叔,以后有啥事儿,我只认您!”陈煜也没说太多,很多话点到即止便可。
晚饭上桌的只有曹家三父子,曹婶她们在其他房间吃的饭。
当陈煜将小团团拿出来时,曹大海三人都很诧异,但也仅限于此。
曹大海笑着问道:“这黑猫挺招人喜欢的,小宇喜欢小动物?”
陈煜笑笑,随口解释道:“偶然间看到它,就喜欢上了。它很通人性,慢慢的就真把它当家人了。”
“这小家伙跟着你挺幸福的!”曹大海说完,便转移了话题。
陈煜这时想起,去了好多个村子,几乎没怎么看到狗。
唉,至于为什么,不用想也知道!
一顿酒下来,曹大海果然没辜负他那名字,酒量如海。
相比较下,“钢铁”两兄弟的酒量就差了很多。
陈煜带来的两瓶酒给干完了,曹大海又拿了瓶二锅头出来。
等三瓶酒下去,曹铁已经倒下,曹钢也摇摇欲坠,倒是陈煜和曹大海两人还能保持清醒。
不过陈煜是靠着自己那超出常人的体质,而曹大海才是凭真本事的。
一晚无话,第二天起来时,曹大海他们已经出去干活了,只留下曹钢在家里等着教陈煜赶骡车。
这玩意儿不是啥很难的技术活,主要是别把骡子给惹到或者惊到了。
正常情况下,被驯服了的骡子还是很听话的。
不到10分钟,陈煜就明白了该怎么样向骡子传达起步,转弯,快慢和停车等基本指令。
曹钢吆喝着骡子带着他出村子溜了段路,说道:“小宇,你自己来试试吧。别担心,我就在你边上看着。”
陈煜才不担心,反而饶有兴趣的答道:“好啊,我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