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曹大海的提前准备
作品:《四合院:开局敲山震虎再杀猴儆鸡》 这种情况一直到曹婶进了屋,才得以好转。
女人的话有些多,嘴巴也有些放飞,说了不少自家的事。
因此陈煜知道了曹钢已经娶了媳妇,还有个2岁多的儿子。
这些他此前两次就通过听声音大概知道了,只是没见着人。
哪怕第二次来时在曹家吃过一次饭,曹钢的媳妇和儿子也没出来过。
另外,曹铁年纪比陈煜大了不到一岁,疑似单身狗。
就着这个话题,曹婶突然问道:“小宇,成家了没?”
陈煜没想那么多,随口道:“还没呢。”
曹婶顿时来了精神:“这哪儿行?男人啊,家里得有个女人才能安心在外面挣钱!要不要婶给你介绍门亲事?”
“我妹妹家有个女儿,今年刚满16,长得可招人喜欢了。你要是不嫌弃,咱们约个时间你过来,我把人带来给你瞅瞅。要是成了,咱们也是一家人了!”
陈煜顿感哭笑不得,心想合着您绕那么一大圈,在这里等着我呢?
“婶儿,我才18岁。城里有婚姻法,规定男的必须满20,女的必须满18。这样两人才能领结婚证,要是岁数不到规定年龄是成不了亲的。”
“这是什么破规定?”曹婶一听顿时不满意了:“咱们这附近的村子不管男女,只要满了16岁就可以在一起了,也没听说过啥结婚证的。”
“小两口自己愿意,两边父母也不反对,再找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做见证人,下了聘礼就能把姑娘娶回家了!”
陈煜眼睛不由得看向曹钢,心想这位比我大了快一岁,您不操心他的婚事,往我身上扯什么呀?
曹婶看到了他的眼神,喜笑颜开的说道:“铁子已经说好媳妇了,就等着正月初六里头上门接亲了。”
“铁子哥,恭喜恭喜!”陈煜连忙伸手在身上翻了一阵,其实是从商城里面买了个红包。
封上一块两毛钱,递过去:“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等初六那天要是等抽出时间,一定过来讨一杯喜酒喝。”
“这可使不得!”曹铁嘴笨,不知道该说啥。
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只得看向曹婶。
曹婶一想,初六来好啊!
到时候自己把外甥女叫来,说不定就被看上了呢?
至于那什么年龄限制,去他的吧!
想到这里,曹婶笑呵呵的点点头:“既然是小宇的一番心意,你就收下吧。”
曹铁这才接过了红包,憨乎乎的说道:“谢谢小宇,初六那天你一定要来!”
陈煜不敢肯定能不能到扬,只能回道:“尽量尽量!如果有空,一定来。”
又聊了约莫半小时后,曹大海终于回来了。
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人,三人背上扛了不少东西。
“小宇,你先看看,还有东西,我再跑一趟。”曹大海放下东西就带着人走了。
陈煜看着地上一大堆东西,无奈的笑笑,俯下身子开始分类。
“钢铁”兄弟不用曹婶招呼,主动帮着一起分类、称重。
没过一会儿,曹大海一个人背着东西回来,也加入了行列。
几人一起行动,很快就将所有东西分类并称好了重量。
这次的东西很多,各个种类的野味加起来足有220多斤。
草药也不少,仅是人参就有14株,其中好几株年份都在10年以上。
其他像何首乌、灵芝、天麻、鹿茸、麝香等珍贵药材也不少,甚至还有一点点山茱萸。
四九城周边的山里应该不生长这玩意儿,真不知道对方是从哪儿弄来的?
见到陈煜惊讶的眼神,曹大海解释道:“有部分东西是在附近村子收的,要不是不知道你具体过来的时间,还会再多些。”
陈煜恍然大悟,心想自己倒可以不用在附近再去问了。
心中默算了下,开口道:“曹叔,肉食还是给您2块1斤。人参、何首乌等名贵的药材,10年份以下的,算10元一根。10年份到20年份的,算20一根。”
“鹿茸、天麻等这些按重量计算的,都算2块1斤好了。其他药材有50多斤,就不分那么细了,给您算个50的总价。这些价格您看满意吗?”
“满意满意!小宇你一向公道,曹叔都听你的。”
曹大海其实是知道黑市的各个价格,但先不说从曹家沟去黑市推着板车要花至少半天时间。
就说去了黑市得冒不小风险,而且哪怕高价出售了肉食,再买粮食同样是高价。
相比较而言,陈煜虽然给的肉食价格低了些,但其他价格给的很高啊!
最为主要的是,他卖出的粮食价格价格十分便宜。
曹大海唯一需要负责的,就是运粮回来时的安全。
所以算下来,他肯定更愿意与陈煜交易。
“谢谢曹叔的信任。”陈煜很满意这次的收货,给对方算起了账:“肉食227斤,给您凑个整算460元。人参,何首乌等10年份以下的22根,220元。”
“10年份以上的6根,120元。鹿茸、天麻等接近20斤,算40元。其他草药50元,这次总共是890元。您算算看对吗?”
曹大海在那里算了半天,才点头道:“对的对的。小宇,你那里的价格还是不变吧?”
陈煜笑着回道:“那肯定不能变啊!”
“好好,你再等等,我去去就来”曹大海起身出去了。
转头回来时,他从兜里掏出一叠钱:“这是210元钱,凑够1100。我们要700斤棒子面,土豆和红薯各200斤。小宇你看行吗?”
曹大海有些紧张,很是担心陈煜那里的粮食不够。
“没问题。”陈煜接过钱说道:“那我们抓紧时间走吧。”
“诶!”曹大海开心的应了句,出去安排了。
这次回城,曹大海陪同着于陈煜和“钢铁”兄弟一块出了村子。
一起同行的,还有刚才帮着背东西过来的那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