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井底之蛙

作品:《大明日记曝光,老朱撤回揍棣警告

    他们都一致认为,秦始皇陛下此刻所言,如同荒诞不经的梦呓,完全脱离了实际。


    如果世间真有如此神通广大的“神仙”,能够轻易解决粮食问题,带来富足。


    为何在战国纷争的数百年间,他们从未现身,从未干预,从未出手相助。


    以至于战火连绵,生灵涂炭,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大量的死亡与破坏,动辄便有成千上万的人无辜丧生?


    谁能忘记当初七国混战的惨烈景象?那是炼狱般的光景。


    那时节,不知有多少生命在战火中凋零,多少家庭因此破碎。


    一言不合,诸侯国便兵戎相见,展开血腥厮杀,伏尸万千,堆积如山。


    尸骨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整个中原大地都弥漫着死亡与绝望的气息。


    甚至于,当初武安君白起,为何要冒着被后世指责的风险,坑杀赵国降卒?


    不正是因为当时秦军粮草匮乏,无法维持数十万俘虏的生计。


    无法将那数十万降卒安全地运回秦国,并妥善安置,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吗?那是残酷的现实逼迫。


    倘若当时秦军拥有充足的粮食,哪怕只给那些降卒一碗饭吃,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大秦帝国岂不是能以更小的代价,更快地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减少无数不必要的牺牲?


    在当今这个时代,对于绝大多数的黎民百姓来说。


    除了维系所谓的尊严与气节之外,除了少数受过教育的士人。


    最根本、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便是如何填饱自己的肚子,如何才能活下去。


    而除了那些生来富贵、无需为生计发愁的王公贵族。


    普通的黎民百姓,他们的生活极为艰辛,又有几人真正懂得什么是气节?在生存面前,一切都显得苍白。


    正是基于这样对时代现实的深刻认知,以及对当下粮食困境的清醒认识。


    当今这个时代,对于刚刚建立的大秦帝国而言,最为紧迫的任务。


    除了建立和完善新的制度体系,巩固统治,推行郡县制等改革之外。


    剩下的重中之重,便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粮食产量,如何解决粮食分配问题,如何让更多百姓吃饱饭。


    如今大秦帝国虽然一统天下,疆域辽阔。


    无论是朝中的文武百官,还是高高在上的秦始皇陛下。


    此刻无不为粮食的生产与分配问题而忧心忡忡,这是他们日夜思考、亟待解决的难题。


    这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粮食问题,实在是太难解决了,它制约着帝国的发展。


    在如今这个时代,无论是耕作所需的农具,还是冶炼所需的铁器。


    都属于极其稀缺、难以大量获取的资源,生产力极为有限。


    别说有效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了,就连能够用于耕地的铁犁等工具,数量都极为有限,难以满足需求。


    没有足够的铁器,无法制造高效的农具。


    虽然可以利用残破的青铜器进行替代,勉强进行耕作。


    可耕作的效率与铁器相比,终究是天差地别,事倍功半,无法大幅提高产量。


    而人力终究是有限的,无法仅仅依靠人力来弥补工具的不足。


    因此,长期以来,受制于生产力与工具的限制。


    大秦王朝实际能够耕种的土地面积,其实相当有限,远远未能完全利用所有适耕土地。


    如今虽然统一了天下,将六国故地纳入版图。


    可耕种的土地面积确实有了显著的提升,但这个增长是有限度的。


    但无论如何,伴随着土地面积增长的,还有人口的急剧膨胀,统一战争带来了更多的人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口被视为最宝贵的财富与力量,谁不想为自己家族开枝散叶,留下后代?


    再加上为了维持对六国故地的统治、为了征伐天下而维持的庞大军队,以及享受帝国俸禄的无数勋贵集团。


    他们都需要消耗巨量的粮食,这是帝国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燃料。


    若是没有了粮食,一旦粮食供应出现问题。


    若是失去了赖以维系的爵位与赏赐,士兵与官员就会失去动力。


    大秦王朝这架庞大而精密的战争机器,恐怕会瞬间崩溃解体,再也无法运转,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恰恰是大秦王朝连年征战、统一六国所带来的隐患与弊端,是帝国强大外表下潜藏的危机。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为了实现天下一统,帝王必须做出取舍。


    为了成为中原大地唯一的共主,结束分裂,建立不朽功业。


    大秦帝国可以说是倾尽了全力,动员了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与资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动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与资源,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思想层面。


    无论是法家的严刑峻法,用以震慑与统治,还是儒家的教化理念,试图稳定人心。


    诸子百家的学说,都被不同程度地加以运用与改造,以适应帝国的统治需要。


    因此,如今留下来的大秦帝国。


    反倒是一个结构复杂、运转精密的庞大战争机器,其核心驱动力是战争与扩张,而不是和平发展。


    若是没有足够的粮食作为燃料,来维持其运转。


    或者供应出现哪怕一丝的短缺,导致部分士兵或民众挨饿。


    一旦大秦帝国的士兵们被调动出征在外,却因为粮草不济而陷入困境。


    那么几乎可以预见,大秦帝国这看似坚不可摧、辉煌壮丽的大厦,必然会因为内部的饥饿与不满而轰然倒塌,迅速走向灭亡。


    而如今,秦始皇陛下竟然宣称自己遇到了来自千年之后的人物,这个消息简直比任何神话都要震撼。


    还说千年之后有一个叫“大明”的王朝,富庶而强大.


    对方竟然还是那个王朝的皇族后裔,身份尊贵,掌握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


    能够提供高产的粮食种子,彻底解决困扰大秦的粮食危机。


    而且还能与陛下畅谈古今,将未来的历史进程,以及各时代的文明发展,都如数家珍般讲述给陛下听,这简直是逆天而行。


    讲述历史的变迁与未来的走向,为陛下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让他能够看到更远的未来,看到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说实话。


    不论秦始皇如何描述。


    李斯与王翦内心深处,是终究无法相信的。


    他们二人都是极其聪明的人。


    旁人言语的真伪虚实,他们往往一眼便能洞悉。


    可如今。


    秦始皇确实是眼神坚定,信誓旦旦地望着他们。


    目光之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严肃神色。


    仿佛他所说的每一个字,都百分之百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见识到陛下这般模样。


    他们二人虽然内心充满了疑虑与困惑。


    可却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虽然那个所谓的“未来之人”,确实有极大的可能是在欺骗秦始皇。


    不!!


    更准确地说,这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可能。


    但是,秦始皇所描绘的那番景象。


    实在是太令人向往千年之后的那个时代了。


    人人都能吃饱穿暖。


    国家的疆土,相比于今日的大秦,不知要辽阔多少倍。


    如此强大的国力,如此诱人的前景。


    这般超乎想象的实力。


    简直是令人在望而生畏的同时。


    内心也不禁悄然滋生出羡慕与渴望的情感。


    此事究竟是真是假?


    他们二人自然无法立刻得出定论。


    主要是因为。


    秦始皇所说的话,实在是太过离奇了。


    简直就像是亲身遇见了降临凡尘的神仙一般。


    虽然他们更倾向于认为。


    秦始皇可能是因为太过忧虑国事,尤其是粮食问题。


    以至于思虑过度,如今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


    甚至,可能已经有那么一丝精神恍惚,近乎癫狂了。


    可对方口中所描绘的那个未来盛世。


    确实又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心动。


    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质疑。


    可最终却没有人开口反驳。


    身处于大秦王朝这个开天辟地的时代。


    他们亲身经历了当今天下最为波澜壮阔的变革。


    辅佐陛下横扫六国,统一中原。


    废除了周天子流传数百年的分封制度。


    决心要独创出一套全新的,中央集权的统治体系。


    偌大的疆域之内,再无各自为政的小国。


    唯有一个体量庞大、威加四海的帝国统御整个世界。


    拥有如此宏伟的气魄与格局。


    这本身就足以令人震撼不已。


    作为如今这个崭新朝代的肱骨之臣。


    说实话。


    他们内心深处,终究也怀揣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自然也希望自己治下的子民们,能够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毕竟,这样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是他们君臣联手共同开创的。


    自然也希望能够得到后世的认可与赞颂。


    可奈何。


    秦始皇口中那番关于未来的话语,听起来实在是不太真实。


    要是那一切都是真的,该有多么美好啊。


    王翦和李斯,都不由得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他们的眼神中,不禁浮现出了一丝复杂而惆怅的神色。


    秦始皇的话,倘若真是事实。


    那么他们二人,必然会竭尽自己的一切才智与力量。


    恭恭敬敬地侍奉那位来自未来的“神人”。


    别说是将六位公主许配给对方了。


    恐怕他们若不是年事已高,且身为男子。


    说不定自己都想方设法要“嫁”过去了。


    尤其是,那位“神人”除了能提供高产量的粮食之外。


    据说还拥有一个更加匪夷所思的能力。


    那便是能够洞悉未来,知晓古今。


    也就是说,对方作为来自未来的人……


    竟然通晓此后千年的历史走向!!


    而且不止如此。


    最关键的是,对方还知晓大秦王朝未来的命运与发展。


    若是真能如此……


    那对方的存在,该是多么的可怕与宝贵。


    只需一念之间,便可知晓未来与如今的一切。


    不论将来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或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困境。


    他只需按照已知的历史轨迹。


    轻易便能找到对方的弱点与破绽。


    瞬间便可将潜在的威胁彻底瓦解。


    甚至……


    若是能够知晓一个人未来的命运走向。


    或许仅仅需要对方的一句指点。


    便可以轻易避开无数的歧路与坎坷。


    直接踏上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这是何等令人难以置信,又何等令人渴望的能力啊。


    一时之间。


    王翦与李斯的眼神之中,都不禁浮现出了对这种能力的无限遐想。


    拥有这样的能力。


    这确实是他们这些运筹帷幄之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可是,秦始皇陛下虽然威严盖世,气度非凡。


    看起来也不像是会故意欺骗他们的样子。


    可他……真的不是因为压力过大而有些精神失常了吗?


    这样的话。


    怎么能够如此笃定地说出口呢?


    还有那所谓的“井底之蛙”之说?


    他们大秦,不管怎么说……


    终究是结束了数百年战乱,统一了整个中原世界的伟大存在啊。


    又怎么能妄自菲薄,自比为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呢??


    王翦与李斯不约而同地在心中轻叹了一口气。


    在他们看来。


    秦始皇陛下固然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博大胸襟。


    但如今,恐怕终究是有些思虑过度,陷入癫狂了。


    竟然能够说出自己是“井底之蛙”这样的话来!!


    要知道。


    想当初,周天子分封天下诸侯。


    林林总总加起来,那可是有上百个国家之多。


    虽然其中有不少是蕞尔小邦。


    但其整体力量,绝不容小觑。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


    各个诸侯国都拥有着强大的实力。


    最终因为利益冲突与矛盾激化。


    才爆发了长达数百年的残酷战争,不知有多少人因此丧命。


    各方势力相互攻伐,世代为仇。


    直到他们这一代人。


    大秦王朝才凭借着强大的国力与坚定的意志,彻底终结了这一切。


    也就是说。


    如今他们所站立的这片中原大地。


    就是当今已知世界的核心与全部!!


    如果连统一了如此广袤土地的大秦,都只能算是“井底之蛙”的话。


    那么当今时代,其他的那些部族和人群,恐怕连称之为“青蛙”的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