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旌旗猎猎出朔州 分兵北伐震金廷
作品:《靖康:开局围城?朕绝不当亡国君》 朔州城头,晨曦初现,战旗在凛冽的春风中猎猎作响。城墙上早已站满了甲士,他们肃立如林,目光齐齐望向城下那片钢铁洪流。
张叔夜身着戎装,缓步登上城楼。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此刻精神矍铄,目光如炬。他身后跟着种师中、皇城司副指挥使陈过庭,以及数名参议军事的文官。
"禀张帅,"守城副将上前行礼,"西路军已在西门外集结完毕,韩将军正在做最后的检阅。东路军的先锋营也已经从应州出发,预计申时可过朔州。"
张叔夜微微颔首,走到城垛边上,俯瞰城下。只见朔州西门外,两万河东军阵列整齐,旌旗招展。最前方是五百铁骑,皆是精挑细选的勇士,为首者正是副将呼延赞。其后是三千步兵,人人背负火枪,腰悬弹药囊。再后面是辎重营,十余辆特制的大车上,覆盖着厚厚的油布,下面正是两门神威将军筒。
"好一支精兵,"种师中抚须赞道,"世忠这几日的整军确有成效。"
"确实,"张叔夜点头,"但愿他们能在云州牵制住金军主力,为岳帅争取时间。"
此时,城下传来一阵激昂的号角声。韩世忠策马来到阵前,他今日一身亮银甲胄,手持长枪,威风凛凛。
"将士们!"韩世忠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校扬,"三日前,张帅传下军令,命我等西进云州。诸位可知为何?"
"为了收复燕云!"将士们齐声高呼。
"不错!"韩世忠将长枪高举,"燕云十六州,乃我中原屏障。自石敬瑭卖国求荣,将其割让契丹以来,已历二百余载。我汉家儿郎,世代北望,无不痛心疾首!今日,我等便要用手中刀枪,夺回祖宗基业!"
"夺回祖宗基业!"两万将士齐声怒吼,声震九霄。
韩世忠满意地点头,继续道:"此战,我军任务是佯攻云州,牵制金军。诸位莫要小看''佯攻''二字。兵法云:''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我等虽是佯攻,却要打出真攻的气势!让金狗相信,我两万人就是要攻下云州!"
说到这里,他声音一沉:"但诸位记住,我军真正的杀招,在雁门关外的山谷中。呼延将军已经选好了伏击地点,到时候,咱们要让那些来援的金狗,尝尝咱们火器的厉害!"
"遵命!"众将齐声应道。
梁红玉此时也策马上前,她今日虽未披甲,但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将士们,粮草辎重已经备齐。每人三日干粮,火药充足。记住,此战不同以往,我们要在运动中歼敌。所以,轻装简从,不可贪恋缴获!"
"是!"
韩世忠最后扫视全军:"既如此,出发!目标——云州!"
"出发!"
号角声起,战鼓擂动。两万大军开始缓缓移动,如一条钢铁长龙,向着西北方向进发。
城头上,张叔夜目送大军远去,直到最后一面战旗消失在地平线上,才缓缓收回目光。
"陈副指挥,"他转向陈过庭,"东路军那边情况如何?"
陈过庭拱手道:"回张帅,据最新情报,岳将军已于昨夜在应州完成集结。三万五千大军,五门神威将军筒,一千五百杆突火枪,还有两千枚霹雳掌心雷。今早卯时已经开拔,由吴玠将军率先锋营打头阵。"
"很好,"张叔夜点头,"那大同方面的情报呢?"
"这个......"陈过庭面露难色,"我们在大同的细作回报,城中守将完颜洛索这几日异常谨慎,加强了盘查,我们的人很难接近核心区域。只知道城中有守军万余,但具体部署不明。"
种师中皱眉道:"这完颜洛索倒是个谨慎之人。不过也难怪,朔州、应州接连失守,他若还不警觉,那就是傻子了。"
"无妨,"张叔夜摆手,"岳帅用兵如神,自有办法。我等要做的,就是守好朔州,确保后勤补给畅通。"
正说话间,城下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飞马而来,到得城下,高声禀报:"张帅!西南方向三十里外,发现小股金军游骑,约二三十人,似在探查我军动向!"
张叔夜眉头微皱:"果然,宗翰那些残兵还不死心。传令下去,加强巡逻,但不要追击太远。这些游骑不过是探子,真正的威胁还在后面。"
"是!"
待斥候离去,种师中担忧道:"张帅,宗翰、宗弼虽然兵败,但毕竟是金国宿将。他们藏身太行山中,又熟悉地形,若是趁我主力外出,偷袭朔州......"
"某早有准备,"张叔夜胸有成竹,"城中还有五千守军,加上民壮,足够守城。而且,某已经在太行山各个隘口布置了暗哨,一旦发现大股金军,立即示警。"
他顿了顿,又道:"其实某倒希望宗翰来攻。他手下不过千余残兵,又无攻城器械。若敢来攻,正好让城中的神机营练练手。"
种师中这才放心:"张帅思虑周全,是某多虑了。"
与此同时,应州通往大同的官道上,岳飞的东路军正浩浩荡荡地行进着。
这支三万五千人的大军,堪称宋军精锐中的精锐。最前面的是三千轻骑,他们负责侦察警戒,确保大军不会遭遇伏击。其后是主力步兵,分成数个方阵,每个方阵都有专门的火枪营和掷弹营。最后面是辎重营,除了粮草军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五门神威将军筒。
岳飞骑在一匹枣红马上,与副将们并肩而行。他今日一身青色戎装,腰悬宝剑,虽然年轻,但举手投足间已有大将风范。
"元帅,"吴玠策马上前,"前方斥候回报,再行三十里就是雁北镇,过了雁北镇,就进入大同府境内了。"
岳飞点头:"雁北镇可有异常?"
"一切正常,"吴玠道,"镇上百姓听说我军北上,都很高兴。不少人自愿为我军带路,说是要看着咱们收复大同。"
"民心可用啊,"岳飞感慨道,"自金贼南下以来,百姓受尽欺凌。今日我军北伐,正是顺应民心。"
一旁的牛皋大笑道:"元帅说得对!某在应州时就听百姓说,金狗在大同作威作福,搜刮民财,无恶不作。咱们这次去,正好替天行道!"
"牛皋将军莫要轻敌,"杨沂中提醒道,"大同城高池深,易守难攻。而且守将完颜洛索也非易与之辈。属下的踏白军昨夜探查,发现大同城外二十里内,所有村庄都被清空了,显然是坚壁清野之策。"
岳飞若有所思:"如此说来,这完颜洛索是铁了心要死守了。"
"元帅,"王贵插话道,"既然如此,我军是否要改变策略?"
"不必,"岳飞摇头,"敌人坚壁清野,正说明他们害怕了。而且,他们清空村庄,也断了自己的补给。大同城中存粮能有多少?某料定,只要我军围城十日,城中必然生乱。"
说话间,前方传来号角声。原来是先锋营遇到了一小队金军斥候。双方短暂交锋,金军斥候见势不妙,立即向北逃窜。
"要追吗?"牛皋跃跃欲试。
"不必追了,"岳飞摆手,"让他们回去报信吧。某倒要看看,完颜洛索知道我军来了,会是什么反应。"
且说那几名金军斥候,一路狂奔,直到大同城下才停下。守城的士兵见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急忙放下吊桥。
"快!快禀报将军!"为首的斥候气喘吁吁,"宋军......宋军来了!"
不多时,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府衙。完颜洛索正在与部将议事,闻言脸色大变。
"多少人马?"他沉声问道。
"看旗号......至少三万!"斥候颤声道,"而且......而且他们有那种会喷火的铁筒!某亲眼看到,拉了五辆大车!"
堂下诸将闻言,都露出惊恐之色。朔州、应州接连失守的消息早就传来了,宋军火器的厉害,他们也有所耳闻。
"慌什么!"完颜洛索猛地一拍桌案,"我大同城墙高三丈,护城河宽两丈,岂是那么容易攻破的?传令下去,全城戒严!所有军民,一律不得出城!"
"将军,"副将完颜斡鲁躬身道,"宋军来势汹汹,我等是否要向燕京求援?"
完颜洛索沉吟片刻:"求援肯定是要求的,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燕京到大同,快马也要五日。我等必须靠自己守住这五日!"
"可是将军,"另一名千夫长忧心忡忡,"城中只有一万二千守军,如何抵挡三万宋军?更何况他们还有火器......"
"住口!"完颜洛索怒道,"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宋军是人,我等也是人!他们有火器,我们就没有吗?"
说着,他转向军器司的官员:"城中还有多少震天雷?"
"回将军,还有三百颗,"那官员战战兢兢地答道,"但是......但是威力远不如宋军的......"
"够了!"完颜洛索打断他,"三百颗,省着点用,也够守几天了。另外,立即征调全城壮丁,协助守城。记住,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刻,谁敢偷懒,军法处置!"
"是!"众将应声而去。
待众人走后,完颜洛索独自站在堂中,面色阴晴不定。他知道,大同之战关系重大。若是大同失守,整个河东门户洞开,金国就真的危险了。
"来人,"他突然喊道,"给某准备快马,某要亲自去城头查看防务!"
此时,岳飞的大军已经在雁北镇短暂休整。镇上的百姓纷纷出来,给宋军送水送饭。一位白发老者拉着岳飞的手,老泪纵横:"将军,您可算来了!老朽今年八十有三,做梦都想看到王师北上,收复故土。今日得见,死而无憾了!"
岳飞扶着老人,诚恳地说:"老人家放心,某此来,定要收复大同,还百姓一个太平!"
"好!好!"老者连声说道,"将军,老朽虽然年迈,但对大同城还算了解。城北有一处水门,防守相对薄弱。若是夜里派精兵......"
岳飞眼前一亮,但还是婉言谢绝:"多谢老人家好意。不过我军自有攻城之法,老人家还是回去歇息吧。"
待老者离去,吴玠低声道:"元帅,这老者的建议......"
"不可轻信,"岳飞摇头,"虽然看着不像奸细,但事关重大,不可不防。我军堂堂正正,以力破之便是。"
正说话间,杨沂中匆匆赶来:"元帅,踏白军探得消息,大同城中已经戒严,四门紧闭,城头守军密布。"
"意料之中,"岳飞淡然道,"传令下去,全军饱餐一顿,然后继续前进。日落前,我要在大同城下安营!"
与此同时,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山谷中,完颜宗翰正在与残部商议。
"诸位,"宗翰面色憔悴,但眼中依然有股狠劲,"宋军主力已经离开朔州,这是我们的机会!"
"将军,"副将完颜活女担忧道,"我们只有千余人,如何攻城?"
"谁说要攻城?"宗翰冷笑,"朔州城坚,我等确实攻不下。但是,我们可以袭扰他们的粮道!宋军远征大同,粮草补给全靠从朔州运送。只要我们切断粮道,看他们如何攻城!"
完颜宗弼眼前一亮:"兄长高明!如此一来,我等虽然人少,却能起到大作用!"
"正是,"宗翰点头,"而且某已经打探清楚,宋军的粮道必经黄羊川。那里地势险要,正适合伏击。"
"既如此,事不宜迟,"宗弼起身道,"某愿率五百骑兵,今夜就去黄羊川设伏!"
宗翰满意地点头:"好!事成之后,我等在雁门关会合。记住,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夜幕降临,大同城下,岳飞的大营已经扎好。一座座营帐整齐排列,营地四周挖了壕沟,设置了鹿砦。巡逻的士兵来回走动,整个大营固若金汤。
中军大帐内,岳飞正在与诸将商议明日的攻城方略。
"元帅,"牛皋性急,首先发言,"依某看,明日一早就用神威将军筒轰他娘的!轰开城门,咱们一拥而入!"
"牛皋将军莫急,"吴玠摇头道,"大同城墙坚固,不是那么容易轰开的。某以为,应该先派人劝降,晓以利害。若是不降,再行攻打不迟。"
"劝降?"牛皋不屑道,"这帮金狗,哪有那么容易投降?依某看,还是直接打!"
岳飞抬手制止了争论:"两位将军都有道理。这样吧,明日一早,先礼后兵。派人去劝降,给他们一个时辰考虑。若是不降,那就不要怪某无情了。"
"元帅英明!"众将齐声道。
"另外,"岳飞继续道,"今夜要加强警戒。某总觉得,完颜洛索不会坐以待毙。说不定会趁夜偷袭。"
"元帅放心,"杨沂中拱手道,"属下已经安排踏白军在营地外围巡逻,方圆五里内,便是一只野兔也别想靠近!"
岳飞点头:"很好。诸位今夜都要养足精神,明日才是硬仗!"
就在岳飞部署的同时,云州方向,韩世忠的西路军也已经抵达预定地点。
这是雁门关外的一处山谷,两侧山势陡峭,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正是伏击的绝佳地点。
"夫人,"韩世忠看着地形,满意地点头,"这地方选得好!金狗若是从云州来援,必经此地。到时候,嘿嘿......"
梁红玉微笑道:"这都是呼延将军的功劳。他早就派人踏勘过地形了。"
呼延赞憨笑道:"嫂夫人过奖了。某只是按照兵法,选了个''一夫当关''的地方。"
"好!"韩世忠大手一挥,"传令下去,今夜就在此扎营。明日一早,某要亲自去云州城下骂阵!"
"将军,"梁红玉提醒道,"可别忘了,咱们是佯攻。不要真的去攻城。"
"某省得,"韩世忠笑道,"放心吧夫人,某就是去恶心恶心他们,让他们以为咱们真要攻城。然后嘛......"
他指了指山谷:"等着金狗来援,好戏就开扬了!"
深夜,万籁俱寂。
朔州城头,张叔夜依然没有睡。他负手站在城楼上,遥望北方。
"张帅,"种师中走上来,"夜深了,您该歇息了。"
"睡不着啊,"张叔夜叹道,"两路大军都已经出发,成败在此一举。某这把老骨头,如何能安睡?"
种师中理解地点头:"是啊,此战关系重大。不过某相信,以岳帅和韩将军的本事,定能马到成功。"
"但愿如此吧,"张叔夜说着,忽然皱眉,"奇怪,今夜怎么如此安静?"
"安静?"种师中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您是说......"
"往常夜里,总能听到一些虫鸣鸟叫,"张叔夜沉声道,"但今夜,静得有些过分了。"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火光一闪,接着传来一声巨响。
"不好!"张叔夜脸色大变,"是西南方向!快派人去查看!"
很快,斥候来报:"张帅!西南十里外的粮草中转站遭到袭击!是金贼宗翰的人马!"
张叔夜怒道:"好个宗翰,果然贼心不死!传令陈过庭,立即率一千神机营前去救援!记住,不要追击太远,确保粮站安全即可!"
"是!"
朔州城中顿时喧哗起来,火把如龙,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而此时,大同城下的宋军大营中,岳飞也被急报惊醒。
"元帅!城中有异动!"
岳飞迅速披衣而起,来到营外。只见大同城头火把密布,人影幢幢,似乎在调动兵力。
"看来,"岳飞冷笑,"完颜洛索坐不住了。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某倒要看看,他想玩什么花样!"
月色如水,洒在这片即将被鲜血浸染的土地上。
大幕,正式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