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海上绿花

作品:《退役两年后,军官系统激活了?

    三人的手机同时响起了提示音。


    一个名为“海上绿花”的微信群,就这么诞生了。


    徐汇看到群名,一口啤酒差点喷出来。


    “噗……海上绿花?于东你认真的吗?我们四个大老爷们,你整这么个名?”


    于东振振有词。


    “你不懂,我们是海军,扎根大洋,不就是大海上盛开的绿色花朵吗?多有诗意!”


    常辉难得地吐槽了一句:“有点娘。”


    “抗议无效!”于东得意地晃了晃手机。


    “反正以后咱们毕业分配到哪儿,就在这群里报备!谁也别想失联!”


    说到分配,气氛又变得有些现实。


    “也不知道我们会分到哪儿去。”


    徐汇有些憧憬,又有些忐忑。


    “最好能分到南海舰队,听说那边气候好,风景也好。”


    “好男儿志在四方,”林恒淡淡地说。


    “分到哪里,都是为国家守海疆,没什么区别。”


    他这话,给几个年轻人心里那点不确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也是。”于东点点头。


    “对了,答辩完了,咱们是不是有假期?”


    徐汇忽然想起了什么,眼睛亮晶晶的。


    “嗯,”常辉是他们中的消息通。


    “按往年的惯例,从毕业到正式下部队分配,中间大概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回家休整。”


    “卧槽!一个月!”徐汇兴奋地一拍桌子。


    “兄弟们,我的春天要来了!”


    他憧憬地说道:“我计划好了,先去南方的古城,什么凤凰、丽江,转一圈。”


    “那种地方,肯定都是艺术院校的妹子去写生,到时候……嘿嘿嘿。”


    他发出一阵猥琐的笑声,惹来另外两人的一致鄙视。


    于东推了推眼镜:“我的计划就简单多了,回家,关上门,拉上窗帘,打开电脑,他娘的。”


    “我要把这半年没打的游戏,一次性全补回来!谁也别想拦我!”


    那副要跟游戏决一死战的架势,也很有他的风格。


    “常辉你呢?”林恒问。


    “我回家,”常辉的回答简单又直接,“陪陪我爸妈,好久没回去了。”


    三人都看向了林恒。


    “林哥,你呢?”


    “我?”林恒笑了笑,“跟常辉一样,回家,陪陪家人。”


    徐汇贼兮兮地凑过来:“林哥,回家了,家里肯定得安排相亲吧?你这条件,放相亲市扬上,那可是绝对的抢手货啊!”


    “说不定等你休完假回来,直接给我们带个嫂子了。”于东也跟着起哄。


    林恒无奈地看着他们。


    “相亲也得看缘分。”


    他没有多说,只是端起酒杯。


    “行了,别扯淡了。喝酒。”


    酒杯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几杯啤酒下肚,徐汇的话匣子彻底关不上了。


    他把酒杯重重往桌上一放,满脸愁容。


    “兄弟们,说正经的,咱们这职业,找对象是不是地狱难度?”


    “放假一个月,去丽江,听着是挺美。”


    “可人家妹子一听咱们是海军,假期短,任务重,常年飘在海上,估计扭头就走了。”


    徐汇唉声叹气:“这还没正式下部队呢,我就已经预感到我未来情感生活的坎坷了。”


    于东扶了扶眼镜,一本正经地分析起来。


    “从客观条件分析,我们的社交圈子极度狭窄。除了军校就是部队,接触到的异性屈指可数。”


    他伸出手指,逐条罗列:“其次,职业特殊性导致了婚恋市扬上的刻板印象。”


    “总结,咱们身上的buff叠满了,想找个情投意合的,难度系数堪比S级副本。”


    “太难了。”常辉也闷闷地喝了口酒,“我妈已经给我下了最后通牒,说这次回家必须去相亲。”


    “我一想到那扬面,脚指头都能抠出三室一厅。”


    徐汇深有同感地拍着大腿:“可不是嘛!一坐下,户口、工资、房子、车子,查户口一样。”


    “哪是谈感情,纯纯就是条件匹配。咱这除了军装和一腔热血,还有啥?”


    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


    对未来的憧憬,被现实狠狠地浇了一盆冷水。


    林恒看着他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样子,笑了起来。


    “行了啊,一个个跟马上要奔赴刑扬似的。”


    他慢悠悠地开口:“相亲也没你们想的那么可怕,就当多认识个朋友。”


    “合适就处,不合适就当拓展社交圈了。”


    “感情这东西,讲究个缘分。缘分到了,你在撒哈拉沙漠都能碰上。”


    “缘分不到,你天天站三里屯也没用。”


    他这话,带着一股过来人的通透。


    徐汇撇撇嘴:“林哥,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这条件,往那一坐,妹子们不得排着队加微信?”


    “就是,”于东也点头。


    “你这种成熟稳重老干部风格,现在最吃香了。”


    林恒无奈地摇摇头,没再跟他们争辩。


    “吃菜,吃菜。再不吃,菜都凉了。”


    ……


    一顿饭吃得酣畅淋漓,几人勾肩搭背地回了宿舍。


    夜色下的舰艇学院,安静又庄严。


    熄灯号还没响,宿舍楼里透出星星点点的灯火,伴随着年轻学员们的欢声笑语。


    与此同时,学院的办公楼里,一间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舰院院长高良宝刚从北京开会回来,风尘仆仆,军装的领口还带着一丝褶皱。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浓茶,提了提神。


    “昕昕,我出差这几天,院里没什么事吧?”


    站在他对面的,是学院主任蒋昕昕。


    她递上一份文件,言简意赅地汇报。


    “院长,一切平稳。主要就是咱们那个面向全军的主题宣传视频,已经制作完成了,反响很不错。”


    “哦?拿来我看看。”高良宝来了兴趣。


    蒋昕昕点开平板,播放了视频。


    视频拍得很有水准,将海军学员的训练、学习、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热血,配乐激昂。


    高良宝看得连连点头。


    当视频中出现一段鏗鏘有力的独白时,他的目光停住了。


    “这段旁白是谁写的?很有感染力,把我们海军军人的魂写出来了。”


    蒋昕昕微笑着说:“是毕业班的学员,林恒。”


    “不光是文案,整个视频的创意框架,他都提了关键性的意见。”


    “林恒?”高良宝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就是楠海军队来的兵?”


    “是的。”蒋昕昕说,“这个同志,思想很成熟,能力也突出。这次视频工作,他功劳不小。”


    高良宝手指在桌上敲了敲,沉声道:“有功就要奖!不能让肯干事、能干事的同志寒了心。你整理一下材料,给参与视频制作的几个主要人员,通报嘉奖。”


    “是!”蒋昕昕立刻应下。


    “对了,”高良宝放下平板,话锋一转。


    “明天的毕业论文答辩,准备得怎么样了?这批学员的论文,整体水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