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卖面子

作品:《我,皇子!贪污受贿?那叫孝敬!

    这些都是八百里加急,就连他这个皇子都要让路!


    虽然不像传说中的“八百里加急,阻拦者死!”那样被清算处理。


    但被朝堂文武百官抓住小辫子喷,那是肯定的,要是事情严重点,说不定还会被贬为庶人!


    赵远摸索着脸颊和下巴冒出的胡须头头,这代表他身体性特征的发育期已经结束。


    “陕西这边应该没什么问题才对,这些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情况?”


    难道嘉峪关战事有变?


    赵远不由担心,有那么详细的地图,王言竟然还会出事?


    亦力把里这么强吗?


    还是说……


    赵远心里埋下阴霾,要是十万大军在亦力把里全军覆没,那大乾会发生什么事,就真不好说!


    京城守备军的精锐印象将被彻底打破,整个大乾朝野震动,隐藏起来的一些牛鬼蛇神就会纷纷冒头……


    别看大乾二十年没发生起义,那是元熙帝没有夏姬八乱搞,也没胡乱花钱,搞什么生辰纲,那些有心之人找不到理由罢了。


    单单说陕西旱灾,要不是赵远处理及时,你看毛秋清会不会振臂一呼?


    这可是一个知识渊博,举一反三的道士!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一扬由道士张角拉开汉朝末期的序幕,赵远可不想在大乾朝发生。


    他想过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但毛秋清影响力太大,她要是死了,那十万流民立刻造反!


    陕西已经再也经不起自己折腾了……


    谁能想到,不到百万人口的陕西,因为自己的命令死了将近十万人?


    赵远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在前世,自己怎么也能混个甲级战犯了吧?


    冀王一看赵远的神色就知道他陷入思维困境,原因也从看守他的小兵口中也知道。


    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一怒,俘尸百万。


    每个往上爬的人,手里多少都会沾点人命,虽然出发点不同,心中信念不同,但无可争议的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这是朴素无华的普世价值观,就连大乾律法都明确记录。


    但他可不会帮赵远走出他的“心魔”,他巴不得这个在他眼里,很大几率可能走上那万人之上的宝座之人,就在此时此刻道心破碎,一蹶不振。


    一股名为“大仇得报”的扭曲心态充斥着冀王的内心,他神清气爽的给自己倒了杯茶,细细品尝起来。


    “你都成阶下囚,还笑得出来?”


    ???


    怎么回事?


    冀王回过头来,看见赵远恢复之前的神态,心里一惊,此子是个狼灭,断不可留!


    赵远眨巴眨巴眼,这冀王川剧变脸这么熟练的吗?


    “神经病……”


    说完赵远就收好精贵茶具,下了囚禁冀王的马车,不理会冀王在马车内无能狂怒,径直向着毛秋清走去。


    现在毛秋清就在自己身旁,赵远反而觉得这是个人才!


    要是培养得当,自己心中的大乾研究院就有院长人选!


    加上她两百徒子徒孙,自己省了多大事!


    只能说一切皆有缘法罢了,不是不到,时候未到……


    不过赵远还是担心嘉峪关的战事,要是王言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自己也只能勉为其难,去支持一波了……


    “将军,前面就是库尔喀拉乌苏了,按照地图显示,里面守军有两万人,不过我们进入亦力把里扫荡了四座城池,估计现在应该会重兵把守……”


    王言将干柴丢进火堆里,劈哩叭啦声响起,火堆映照着王言的脸明暗不定,亦如他心理挣扎一般。


    四座城市他们并没有四面围攻,很多人都纷纷逃走,消息说不定已经传到察合台王耳中。


    现在按照他的猜想,陈兵在嘉峪关的八万人马应该在回防的路上。


    自己虽然攻陷四座城池,但死伤在所难免,现在十万大军已经少了一万,兵力只能说旗鼓相当。


    要是在攻城时,后方被八万人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传令!分出千人队,分散在中军百里外密切留意敌军动向,今夜……攻城!”


    亦力巴里树木稀缺,打造大型攻城器械难度较大,只能勉为其难,拼凑出简易云梯。


    而且大军粮草已经不足,虽然沿路从一些绿洲村庄进行“补给”,但大军消耗难以为继。


    现在只有攻占库尔喀拉乌苏,才能满足大军消耗,这城,不攻也得攻!


    至于怎么攻城,王言也认真考虑一番,最佳时机就是夜晚。


    只要占据城墙一角,就能站稳脚跟,侵占眼前这座城墙六米高的城池,只能用人命去堆!


    “让冀王降兵先上,三波过后,我们的人在上,小心点,他们我可不放心……”


    王言一直注意这些降兵动向,牺牲的一万人里,七千是他们,现在军中传出京军不把他们当人看的传言。


    王言没想着抓人,他只是下令将牺牲的三千人袍泽来一扬“现身说法”,转移注意力,将仇恨引到妄举刀兵的亦力把里身上。


    这些是都是常规操作,兵法解析都有涉及这一方面,就是为了防止受降士兵突然反水或者哗变。


    但身为部队指挥官,怎么可能没有偏向?


    一边是朝夕相处的手足兄弟,一边是经过一番厮杀才投降的兵卒,怎么取舍,显而易见。


    手下的指挥使和校尉也没觉得不妥,刚想回去传达命令,却又被王言叫住。


    “弟兄们最近一个月也辛苦了,若是攻城成功,我为他们请功,如果降兵取得先登,直升指挥使,就说是我……就说是五皇子殿下说的!”


    所有人都定定的看着王言,都指挥使根本没权利任命指挥使,不是说升就升,哪怕是千户,都是需要经过兵部详细考察,最后交由陛下审核,王言这么说,不就是狐假虎威吗?


    王言耸耸肩说道:“先登哪有这么容易达成,那可是要第一个上了城墙,还要死守不死,要真的有这么勇,给他一个指挥使又如何?想必五皇子殿下会卖这个面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