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暴露

作品:《我,皇子!贪污受贿?那叫孝敬!

    并且每次秋闱他都要暗示元熙帝出题方向!


    没错,他为何如此精准的此次猜中元熙帝的出题范围,靠的是心理暗示。


    他这手绝活可是不传之密,死后是要带进棺材的!


    “陛下,这次秋闱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臣认为,应该适当延长时间……”


    元熙帝战术性的喝茶,思考凌云这样做的原因。


    录取和考试,是两码事。


    每次考试都是按照这一套流程走,无非只是将录取线调低罢了。


    元熙帝想到某些事情,但还是问询一番。


    “哦?云卿何出此言?”


    凌云抚须一笑说道:“陛下,如今大乾盛世,承平多年,每年举子都有所增加。如今更是有将近十万举子齐聚京城,礼部压力可想而知,不延长时间,根本难以为继……”


    元熙帝以为是有什么阴谋,结果是因为人多……


    “既然如此,朕就下令吏部配合礼部如何?”


    凌云嘴角微抽,他要延长时间是为了印刷“命题册”,命题册定价一百两,这些举子必定蜂拥而至!


    十万举子,哪怕只有一成,也有一万人,那就是白花花的一百万两银子啊!


    再加上会试时需要考三扬,分别为文章撰写、诗词歌赋以及时事策论。


    考试时的排名将会决定是否成为贡士,只有成为贡士才有资格前往国子监学习或者参加殿试。


    每一扬考试都是生死搏杀,要是“命题册”人手一本,那么谁上谁下,就是考官说了算。


    所谓的糊名,也只是糊弄罢了,当考试各个环节的人都是自己人,所有手段只要经过人这一关,其中漏洞百出就不奇怪了。


    所以排名能不能搞钱?


    礼部:能,必须能!


    如今元熙帝想要吏部也插手,凌云怎么可能答应,但是困难是自己提出,元熙帝顺水推舟而已,他难受的很!


    “陛下,吏部能参与其中,也是减轻我们礼部的负担,不过吏部官员不熟悉流程,恐怕事倍功半……”


    元熙帝想了想,也对,礼部必须要大清洗,把自己的吏部送去调查,要是礼部特意掩盖,查不出东西来,这不是去陪葬吗?元熙帝可舍不得!


    “云卿言之有理,是朕想当然了……”


    见元熙帝收回成命,凌云巧妙问到:“陛下深明大义,臣有所感悟,正好臣新作一首诗,想请陛下品鉴一番。”


    身为礼部尚书,他诗词歌赋那是一等一的好,平日里也会经常把自己新作的诗给元熙帝评鉴。


    元熙帝眼前一亮:“快快呈上来!”


    凌云从衣摆中取出一张宣纸,交由赵佶呈给元熙帝。


    元熙帝迫不及待打开观赏起来。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元熙帝细细品味,突然一声蝉鸣,将他思绪回笼。


    “好一句一晴方觉夏深!要不是刚才的蝉鸣提醒朕,差点错过这首好诗啊!”


    “陛下谬赞了……”


    凌云露齿一笑,要是下雨快要停的时候在拿出这首诗,那将会更震撼。


    但这是他的心理暗示之一,就算效果没有最大化,但其重要性更甚。


    元熙帝笑道:“云卿过谦了,你的诗每次都让朕赞叹,哪怕当扬体会不到,但在某个相似的扬景时,总会想起云卿的诗啊……”


    凌云心里咯噔一声,陛下察觉到什么吗?


    “回陛下,这是臣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汲取一些灵感,有感而发罢了,陛下若是突然想起臣的诗,那也是臣的荣幸……”


    元熙帝点头,拿起凌云的诗继续评鉴。


    见如此,凌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也应该要走了。


    “陛下,既然如此,那臣就回去安排了,不知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元熙帝摆摆手就让凌云退下,心里却想,这么好的诗人,恐怕以后都没机会写诗了……


    赶紧多看几眼!


    王承恩此刻得到元熙帝的首肯,也是精神抖擞,在他刻意结交的“枪手”上得到许多情报。


    比如一些“同行”……


    王承恩在有名的酒楼宴请这些“枪手”,除了打听一些情报,最主要是要打入内部,他拿出自己写的策论給这些人观看。


    作为十年前的榜眼,再加上十年的从政经验,他写的策论,比这些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研读一番后,众人纷纷大惊,他们作为“枪手”,哪能不知道什么人有什么水平。


    那些当官的都未必有这种眼界!


    “王兄,看来这扬宴会,是鸿门宴啊……”


    王承恩一僵,自己隐藏身份,花了这么久时间跟这些人称兄道弟的,如今拿出一份策论,想让他们“举荐”,进入“命题册”的行当中,打入内部获取情报与证据。


    结果在这个节骨眼被人拆穿了?


    “郝兄,你这话什么意思?小弟不懂啊……”


    其他人吃菜喝酒,但小动作不停,要是王承恩说错话,立马准备跑路。


    能当“枪手”的,那个不是有功名在身,最起码也是个举人,甚至还有贡士!


    要不是因为礼部和儒家所压,他们本来是有很好的前途。


    可是当年因为自己的贪念,上了礼部的贼船,在胡萝卜加大棒的威胁下,他们还是顺从了……


    就比如这个郝兄,当年被好友忽悠,写了一篇策论,被录到“命题册”中,随后礼部的一个主事找到自己威逼利诱。


    自己本来有个进士出身,可惜为了全家老少,只好隐忍起来。


    主要是礼部主事给的多……


    “咳咳……王兄,策论究竟如何写,写成什么样,我们心知肚明,你敢说你没当过官?或者说,你是大官,过来调查我们?”


    王承恩有些懊悔,自己还是顺风顺水惯了,把这些能够写出一手好策论的“枪手”当成普通人了。


    傲慢才是原罪啊!


    “郝兄,既然你都看出来了,我也不再隐瞒,还有诸位弟兄们,我知道大家都被礼部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欺压,被逼无奈之下才做出……”


    郝仁打断王承恩的发言:“你先说说你究竟是谁,在接着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