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四傻大闹六部
作品:《我,皇子!贪污受贿?那叫孝敬!》 因为车马很慢,赵远解决冀王的事还没传到元熙帝耳中,一个还没及冠的皇子,与一个盘踞陕西近百年的王爷,结果可想而知。
他怕就怕赵远一时冲动,凭借一身武艺,冲锋陷阵。
哪怕受点伤他都不心疼,最怕是战扬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娴贵妃可不是这么想的,赵远写的大女主权谋话本,里面的人心与权术的勾勒动人心弦。
连她这种不怎么懂的人,都通过话本学习到一星半点。
利用这一点,就已经能把整个皇宫都管理的井井有条。
身为话本的作者,赵远他怎么可能会差?
“这一点,陛下你就放心吧,远儿他可不笨,说不定,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解决问题了呢?陕西三司不就是这样收入囊中?”
元熙帝赞同的点点头,连他都觉得,这一招李代桃僵使的非常好,让他过去,只会找出三司的痛脚,并清洗掉整个三司。
而不是像赵远那样,三司旧人与新人一同管理整个陕西。
政务军事都能平滑过渡,而不会出岔子,比他高明多了。
对比那四个瓜娃子,赵远比他们好的多得多的多了!
元熙帝扶额,六部送过来的奏折明里暗里都在说:陛下收了神通吧!
从小到大说起,四皇子专注打铁,不顾别人劝阻,不规范操作,导致被烫伤……
三皇子去的户部,为了方便自己理解,自己弄了个台账,还让下面的人用他的,导致一件事要做双份,重点是要加班!
加班狗的怨念可想而知……
二皇子更离谱,去刑部查案,竟然弄出冤假错案出来,要不是刑部郎中察觉到不对劲,差点被二皇子办成铁案!
要不是还没出人命,二皇子早就被贬为庶人,去守黄陵去了……
大皇子更是重量级,去了礼部,竟敢插手秋闺!
大乾文官体系的开端,天下读书人阶级跃迁的重要一步,你一个二十岁出头的皇子就能指手画脚了?
当我们礼部是什么地方?
还有……
元熙帝可还没死呢!你这明晃晃的拉帮结派,今天不是请哪个主事,后天就是赴哪个郎中侍郎的宴。
怎么着?你是想夺嫡造反吗?
元熙帝看着脑子不清醒的大皇子,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提醒他……
孩子,人家那是耍你玩呢,你当真以为随便吃喝几顿,就可以收买人心?
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人家缺你这几顿饭了吗?
元熙帝能够想象那些小官小吏如何拍马屁,自己大儿子的性格他了解,肯定是飘飘欲仙,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叹了口气,大乾朝交给这四个瓜皮,怕不是药丸了!
跟娴贵妃吐槽几句,她翻了个白眼说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不摔几个跟头,哪能成长,都是你的孩子,你也不敲打一下……”
“别等到被忽悠瘸了,来个聚众逼宫,陛下可就骑虎难下了。”
元熙帝被吓到了,要是镇国公背后发力,你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到时候不是聚集一帮底层官员,而是武力逼宫,更有甚者,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大乾国就完了!
元熙帝摸着娴贵妃的手,深情款款说道:“爱妃,要是没有你,朕该怎么办啊……”
娴贵妃任由元熙帝把玩自己的手不说话,元熙帝嘿嘿一笑进一步说道:“爱妃,天色已晚,该休息了……”
娴贵妃淡淡说道:“陛下要是不怕远儿提着剑追着你在皇宫里乱窜,我不拦着。”
“这……素的,素的!朕真的乏了,想睡觉……”
若兰想笑却不敢笑,五皇子不在这段时间,她回到娴贵妃这边伺候,同时也是赵远安排的钉子,专门盯着元熙帝的一举一动。
只要有所动作,她就会去打小报告!
但是元熙帝那熊样,典型的有色心没色胆,被赵远给整怕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在太和殿,元熙帝召见四个瓜皮娃。
“都说说吧,这段时间在六部历练,都学到什么东西?”
三个皇子都不说话,互相打眼色,都想让对方先说。
只有四皇子傻乎乎的抠着被烫伤的伤口,没办法,痒!
最后三个大聪明将四皇子推到前面,元熙帝挑眉,问道:“文儿,伤好些了吗?”
四皇子答道:“多谢父皇关心,伤口痒……”
说完还抠掉血痂,痛的他呲牙咧嘴。
赵佶有眼力劲,连忙叫太医过来处理伤口。
问他为什么这么积极,还不是却因为德妃烦他……
回想起德妃泪眼婆娑的要太医紧盯四皇子,就怕伤口感染导致热疾……
四皇子要是再发高烧,估计无力回天了。
想到这,赵佶就头疼。
陛下,你看看老奴,我就不信你看到老奴这张哀怨的脸,你不会心疼!
元熙帝大叫一声传太医,就让四皇子去旁边休息,随后瞪着三个瓜皮!
“你们三个,不说父皇没给你们机会!奏折里说的清清楚楚,是自己交代,还是让朕直接处罚!”
大皇子和二皇子直接跪倒在地,心里暗想,事发了!
三皇子则是挠挠头,自己也没干什么啊,处罚什么?
“嗯?”
三皇子一看父皇将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立马也跪倒在地!
“哼,就从老三说起……”
三皇子不明所以,只好将自己这段时间干了什么都说了出来。
既然奏折有写,他也没犯什么错,自然没有隐瞒。
“父皇,我发明了新的台账,只要是学过一丁点算术都能看懂,我建议在户部推广,肯定能提升效率!”
元熙帝抬眼看了眼三皇子,随后将奏折丢到他前面:“好好看看你干的蠢事。”
三皇子心里咯噔一声,拿起奏折仔细看了起来。
户部将自己那套台账批评的一无是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重点是……
前人早就用过他的那套台账方式,导致一起作假大案,牵连众多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