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你们兄长有难,可去助他一臂之力!
作品:《穿成通天后,我加入了萌新聊天群》 说完,他立刻动身去追燃灯。
可他不忍心让兄弟曝尸荒野,简单收殓尸身终究耗费了些时间。
燃灯虽说没有好的法宝,但修为根基极强,就这么一会儿工夫,早已逃得没了踪影。
追不上燃灯的赵公明,只能再次返回,仔细收拾好两位兄弟的遗物,妥善处理之后,才回到营地。
经历了这档子事,他整个人都显得失魂落魄,情绪低落至极。
众人见他这般模样,纷纷上前问询。
赵公明便将事情原委如实相告,闻太师等人听了,无不义愤填膺。
“好个燃灯!身为阐教副教主,竟干出这等下作勾当,简直连山野精怪都不如!”
“他那点心思瞒得过谁?怕是为了自己逃命,才对两个兄弟下死手,拿萧、曹二位的性命拖延道兄的脚步!”
第二天,赵公明骑上黑虎提着金鞭,早早来到芦蓬下,点名要燃灯出来答话。
“燃灯老匹夫跟我出来!我萧升、曹宝二弟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身为阐教副教主,竟然对两个散修下黑手偷袭,就不觉得害臊吗?”
他从清晨骂到日头西斜,嗓子都喊得嘶哑,可城头除了风声掠过旌旗的猎猎声响,再无回应。
最终只等来小兵一句燃灯老爷至今未归的消息,气得黑虎都跟着扬蹄嘶吼。
此时的燃灯确实早已不在西岐。
按原著走向,这会儿他本该拿着定海珠耀武扬威,可如今宝物仍在赵公明手中。
没了定海珠镇扬,赵公明就像横在阐教众人面前的一座大山,打又打不过,躲又躲不了。
燃灯无奈之下,只能匆匆赶回昆仑山玉虚宫,向元始天尊搬救兵。
元始天尊盘坐在蒲团上,双手掐诀细细推演,眉头却越皱越紧。
倒不是他修为不够,实在是封神大劫期间,天机就像被搅成一团的乱麻,哪怕圣人也看不清全貌。
再加上林渊暗中施展秘法遮掩,连洪荒天道都配合着模糊关键线索,元始探查不出异常也是情理之中。
他心里虽觉得事态发展不对劲,却也找不出破绽,思索片刻后开口道:“那定海珠威力非同小可。你即刻前往八景宫一趟,自有应付手段。”
元始天尊心里早有盘算。
定海珠如此厉害,若能收归阐教,日后必是一大助力。
可惜自己手中没有专门克制的法宝。
毕竟老子的太极图和风火蒲团,都是一等一的宝物。
太极图的威力自不必说,风火蒲团更是战绩辉煌。
它曾两次大展神威,一次收了混元金斗,一次卷走多宝道人。
说起混元金斗,那威力丝毫不输定海珠。
想当初,三霄娘娘凭借此宝,不仅轻松擒住陆压和杨戬,还破了杨戬的八九玄功,顺带收走金吒、木吒兄弟俩和他们的法宝。
更夸张的是,阐教十二金仙都被一锅端,困在阵中,顶上三花被削,胸中五气消散,法力尽失。
燃灯和姜子牙被吓得落荒而逃。
最后还是元始天尊和老子亲自下凡,老子祭出风火蒲团,才收服了混元金斗。
当然,定海珠的战绩同样堪称恐怖。
封神大战中,赵公明凭此宝一口气打伤玉虚十二仙中的赤精子、广成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五位上仙,威力之强可见一斑。
后来燃灯得手后,更在诛仙剑阵中用定海珠偷袭通天教主,万仙阵里击杀金灵圣母,整部封神中也只在孔宣的五色神光下吃过败仗。
也正因如此,元始天尊才会让燃灯去求老子。
毕竟这等法宝太过霸道,除非元始亲自出手,否则他手中的法宝杀人容易,夺宝却难。
燃灯领了元始天尊的法旨,不敢耽搁,即刻驾起祥云往八景宫而去。
老子在八景宫早已算到燃灯要来,却故作不知,待燃灯行过大礼,才捻须问道:“你不在西岐助姜子牙伐纣,来我这清静地作甚?”
燃灯连忙将赵公明如何厉害、定海珠如何霸道,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老子闻言,目光在燃灯脸上转了两圈,忽然笑道:“定海珠乃截教宝物,赵公明又与通天有师徒之谊,你教我如何插手?”
燃灯忙道:“赵公明助纣为虐,若不破了定海珠,恐横生枝节啊!”
半晌,老子才慢悠悠站起身,袍袖一挥,风火蒲团便从后殿飘了出来。
那蒲团看似寻常草编,边缘却泛着先天道韵的流光,燃灯见状大喜,伸手恭敬接了过来。
待他离开后。
老子已负手走到窗边,望着宫外盘旋的仙鹤道:“赵公明虽持宝行凶,却占着为友报仇的理,赵江一事也是阐教理亏,此事只怕无法善了。”
老子是什么样的人物?
即便燃灯不提及自己杀了萧升和曹宝的事,老子也必定知晓。
当然,燃灯心里也清楚这一点。
他之所以不提,主要是觉得丢脸,以他的修为,还不至于天真到以为元始天尊和老子会不知道这件事。
圣人的手段,本就神鬼莫测,只不过是为了照顾他的颜面,才没有当面说破罢了。
只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老子心中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尤其是在石矶的事情发生后,老子更明白了林渊的态度。
如果截教门下弟子是咎由自取,那么林渊肯定不会插手,就像十天君那些人一样。
但如果有人仗着所谓的天命大棋欺辱截教弟子,那么通天很可能会出手。
如此看来,燃灯这次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老子的预料没错,林渊一直关注着事情的发展,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定海珠虽然强大,但燃灯自身实力不弱,再加上老子的风火蒲团,赵公明肯定难以招架。
可惜林渊手里的法宝大多擅长杀伐,一时间没有合适的可以用来应对。
于是,他叫来三霄,说道:“你们兄长有难,可去助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