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拖累
作品:《八零炮灰前妻撩得入赘大佬夜心慌》 “你为什么乱走?”
打开的收音机突然插播了一条找寻走失儿童的信息。
沈枝早上也听过好几次,但她万万没想到找的就是孩子。
气是不能气的,她得赶快哦争取打官司把孩子找回来。
这次宁宁走丢间接说明了,他们家里没人在意宁宁。
而且是昨天就丢的,如果宁宁不聪明,找不到她,那后果不堪设想。
更让人生气的事,女儿丢了,褚家竟然没有人通知她这个亲生母亲。
耐着性子,沈枝一步一步引导女儿,推测出来事情的大致经过。
但至于女儿为什么独自一个人离开,她不得而知。
“宁宁是想妈妈了吗?还是说有什么其他理由要来找妈妈?”
沈宁接着桌上的纸笔,写下了不要新妈妈的五个字。
愧疚感扑面而来,对于宁宁这么聪明的孩子来说,褚随再婚肯定会让敏感的她受到冲击。
“没有新妈妈,不是新妈妈,以后跟妈妈在一起就好了。”
沈宁哭了,哭得很伤心。
她不想拖累妈妈,妈妈很辛苦,但她相信妈妈。
在这一刻一个心思沉重的小孩儿放声大哭。
沈枝哄了好一会儿,她才停止了哭泣,但抽泣声没有停歇。
她继续在纸上写下几个字,“和妈妈一起住,我不会拖累妈妈的”。
看到最后几个字,沈枝一下就想通了,之前自己的猜测不是空穴来风,真的有人跟她说了。
还是没打官司之前。
家里从上到下都不会对孩子说出拖累这两个字。
大概就是村里某些嘴碎的人说了,要不就是在聊闲话被她听见了,要不就是直接当着她面说的。
沈枝擦掉眼泪,认真严肃地发问。“谁跟你说过你会拖累妈妈的?”
沈宁拿出笔,画了一个潦草的小人。
能看出这是个年轻女人加上头发上的那朵红花,沈枝一眼就看出了是郝红梅。
因为郝红梅就喜欢在头上扎一个红色头花。
沈枝气不过,这次得让郝红梅长教训才是。
“是不是她说了,宁宁才觉得自己拖累妈妈所以选奶奶的?”
沈宁重重点头,委屈的样子让她心尖跟着颤动。
“好了以后都跟妈妈,不回去了好吗?”
沈宁没说话,但是紧紧地抱住了她。
这次不管怎么样,她都不会把孩子给褚家的。
这次她倒要看看,褚家人会什么时候想起她这个亲妈。
……
沈枝难得和女儿有单独的相处时间,再加上现在她稍微能让女儿相信,她不是自己的累赘之后,沈宁难得的露出一个久违的笑容。
另一边,找了两天还没找到孩子的一丝踪迹。
褚家上下急得焦头烂额,本来乐乐就没了,这宁宁要是被人贩子拐走了, 他们褚家可就真造了孽了。
“我这把老骨头,真不行了,无颜面对我们褚家列祖列宗啊,让两个孩子多灾多难。”
褚建国同心寄售商行,在面对一大家子时只觉得聒噪。
他总有一种自己快要离开的预感。
没有丝毫犹豫,褚建国,当天晚上就把律师叫来宣布了自己的遗产分配。
让人大失所望的是,这份遗嘱还是和去年的内容几乎没什么变化。
“可是,乐乐不是……”
褚建国不允许家里人提起乐乐。
“呸!乐乐只是失踪了,我相信他会回来的,如果乐乐真回不来她的那份就给宁宁,只要两个孩子还没成年,财产就还是由小随代管。”
原先代管的人是沈枝,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褚老爷子改变了这个人选。
加之现在孙子结婚了,他扰乱家庭和睦,特别是两人刚结婚。
黄咏佳虽然对沈枝的孩子喜欢不起来,但也没坏心思到希望一个六岁小孩出事。
“总之就是这样,我知道这么分你们会有意见,有意见就给我憋回去。”
褚建国态度强硬,他看中的是孩子的先来后到,如果当初没有孩子他早就没了。
苟延残喘多活一年,算是老天爷看他可怜。
……
翌日,公安局这边总算有了点进展,在城郊的一位老人家里找到了孩子的衣服。
不过孩子自己偷偷跑了,当时她给孩子换了衣服裤子。
让老婆子一番描述,一个小警员突然想起什么。在队长耳边说了几句。
那天开车路过的扬景,还历历在目,那个孩子的穿着和麻花辫和老太太说的一模一样。
当即他们便展开搜索。
褚家这边接到通知之后,褚随立刻跟着公安局的人一同前往,城郊的村子。
当时车上装着好些菜,加上他们的驴车,范围一下子就缩小。
当天下午他们便找了崔大娘家里。
两口子还在田里干活,一大堆人走上了。
崔大娘脱下干活的手套,搭在一边。
“同志有啥事儿?俺们可没犯罪。”
小警员站在前面。
“你好大娘,请问昨天你们是不是进城买的时候带过一个小女儿,这么高,扎着辫子穿着补丁衣服。”
大娘点头,褚随激动上前,“她去哪儿了?”
崔大娘往后退了两步,“你就是孩子的爸爸?”
褚随点头,“大娘你只要告诉我,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哼,连个小孩子的看不好,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孩子爸爸,听说你娶了新老婆,孩子委屈才走的,要我说还是把孩子给妈妈带合适。”
褚随不清楚这位大娘是哪听来的,女儿又不会说话……
“你见过孩子妈?”
崔大娘拿起铲子,“是啊,不然你以为我把你家孩子卖了?我看你们家还是趁早把孩子还给她妈妈,公安同志你们可得替孩子做主,鬼知道这么大点的孩子在她们家受了多少委屈,孩子刚见到她妈哭得稀里哗啦的,抱着不肯放手。”
崔大娘绘声绘色地替沈枝描述,孩子委屈的模样,让几位男同志没话说,只能认命听着。
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事,孩子既然在孩子母亲那里就好。
“褚先生,既然在您前妻那里,您还是尽早打个电话问问。”
孩子妈接到孩子,一声不吭的,肯定是两人之间有矛盾,他们不便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