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微臣建议,善待俘虏
作品:《穿成董卓逆子,开局截杀穿越者》 虎牢关上。
袁术轻轻的放下了手中的蜜罐,扭头对着众人小声说道:“黄巾军的大营中突然变得安静起来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不知道董将军率兵进入黄巾军大营,最后是胜了还是败了。”
朱儁等人,也都在极目远眺。
想要用眼睛,去观察一下战果。
可惜,黄巾军的大营距离虎牢关太远,任凭众人望眼欲穿,也看不到任何想看的东西。
半晌后,朱儁转身说道:“黄巾贼寇大营中的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只持续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根据我的估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共有三点。”
“第一,黄巾贼寇投降了。第二,黄巾贼寇逃走了。第三,董将军等人被全部歼灭了。”
“第一种和第二种的可能性不大,毕竟黄巾贼寇这段时间虽然折损了许多人,但他们还有数万人的规模。他们的人数与董将军率领的兵马相比,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所以,我更偏向于第三种情况,因为我们都不了解黄巾贼寇大营中的情况,也不知道黄巾贼寇是否在大营中设下了埋伏,而且……”
“停!”
不等朱儁把话说完,董卓就在一旁打断了朱儁的喋喋不休。
“朱将军,我儿现在正带领大汉的儿郎们在黄巾贼寇的大营中拼杀。你说出这种晦气的话,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董将军,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但我现在说的话,完全是就事论事,我从不针对任何人。”
“ 哼,如果是袁绍或者袁术带兵进攻黄巾贼寇的大营,你肯定不是这样的说辞。”
“当然!”
朱儁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若是他们二人带兵出城,我不相信他们可以带兵杀到黄巾贼寇的大营外,他们出城门之后,就会死在半路上。”
“因为他们两个的能力远不如董将军。”
听到朱儁的话,董卓微微一愣。
他没有想到,朱儁的性格竟然这么直。
即便不喜欢袁绍和袁术,也用不着这么直接吧。
袁术和袁绍则止不住同时在心里面说了一句,“婢养的!”
片刻后,董卓还想说话,却听一名负责瞭望的士兵,扭头对着众人大声喊道:“董将军骑马出来了。”
董卓闻声,连忙扑到城墙边缘,一起定睛朝着城外看去。
待到看清楚了董宋的身影,董卓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你们快看,董将军的手上好像提着两颗人头。看来此战,董将军他们是大获全胜了。”
董卓也看到了董宋手上的人头,又见董宋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刹那间就有一抹笑容出现在董卓的脸上。
“哈哈哈,朱将军,现在怎么讲?”
朱儁盯着渐行渐近的董宋,止不住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一次是我看走了眼,董将军凭借此战可以扬名天下了。”
片刻后,董宋提着两颗人头来到了虎牢关上。
大步都到刘宏的面前,对着刘宏躬身一拜之后,董宋说道:“微臣已经斩杀了敌将张伟、李刚、李元霸。黄巾军大营中,三万八千名黄巾贼寇已经选择了投降。”
听到董宋的话,刘宏连忙踏前一步小声问道:“董将军,张角现在在何处?”
“启禀陛下,张角被张伟所杀,微臣命人将他的尸体挖了出来。已经腐烂了大半!”
“张角死了,好啊!”
刘宏止不住踏前两步,伸手抓住了董宋的手腕。
“董将军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是朕的左膀右臂。这一次董将军帮助朕分了大忧。”
“张角死了,张角率领的黄巾贼寇的精锐,死的死,剩下的人选择了投降。其余的黄巾贼寇恐怕再也不能对大汉构成威胁了。”
“朕的江山永固了。”
听到刘宏的话,存在感极低的何进,连忙送上了一番马屁。
“此战除了董将军表现出色之外,还全靠陛下御驾亲征,激励了大军的士气。在我看来,陛下的功劳已经远超了历史上的汉武大帝。我相信大汉定能在陛下这样的贤明的君主手中得到中兴。”
刘宏听完何进的话,止不住的发出了一声冷哼。
“朕御驾亲征,在城头上为将士们助威,朕甚至中了一箭,光荣负伤。朕想知道,大将军最近这段时间都躲在什么地方?”
“虎牢关战事吃紧的时候,完全不见大将军的踪迹,如今我军刚刚取得胜利,大将军就突然冒了出来。大将军倒是挺会审时度势啊!”
刘宏的话,令何进的面色微微一变。
何进心头惶恐,连忙扭头看向了袁绍等人。
袁绍见状,心头会意,连忙踏前一步为何进解围。
“陛下,在我等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黄巾贼寇已经被打败。不知道这剩下的三万八千名俘虏应该如何处置?”
袁绍话音刚落,皇甫嵩就连忙踏前一步,大声说道:“陛下,微臣建议把黄巾贼寇的脑袋全部剁下来,用他们的脑袋在虎牢关外筑造一座京观。”
“凭此可以震慑天下反贼,让他们以后不敢再冒犯大汉的国威。”
听到皇甫嵩的话,董宋说道:“皇甫将军,这三万八千人已经投降了,若是将他们全部赶尽杀绝。以后黄巾贼寇恐怕宁愿战死,也不会再选择投降了。”
“不投降,就把敢反抗的人,全部杀光!”
“杀光黄巾军,难道我们自身不会受到损伤?狗急跳墙这句话,皇甫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反之,我们若是可以善待俘虏。往后对战黄巾军,劝降黄巾军的几率将会大大提升。最后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哼,一派胡言!”
皇甫嵩扭头瞪了董宋一眼,接着说道:“放过这些叛乱的人,就等于是在告诉天下人。扰乱大汉并不会得到严厉的惩罚,如此一来百姓们的日子过得稍有不顺,恐怕就会举起造反的大旗。”
“皇甫将军,你明显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皇甫嵩瞪了董宋一眼,问道:“本将忽略了什么?”
“你忽略了陛下的雄才大略,陛下是罕见的贤明的君主。我一直相信大汉会在陛下的手上实现复兴,也正因为如此 ,有了陛下治理的天下,用不了多久百姓们就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百姓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他们还会冒着风险造反?”
董宋的话,算是说到了刘宏的心尖尖上。
不等皇甫嵩接着辩驳,刘宏就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黄巾贼寇也是大汉的百姓,既然他们选择了投降,朕可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一切就按照董将军所讲的去办,善待城外投降的黄巾贼寇。”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