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再次伟大!
作品:《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2011年,暑期档。
正在忙碌《三体》拍摄的方元,收到了聚光灯影业传回的消息。
如今的他,已经很少理会聚光灯影业的事。
而汤姆·罗斯曼他们,如果不是太过重要的事,也不会打扰他。
但这一次不同。
关乎到《刺客信条》的上映。
这部改编自游戏,纳入KCU世界观的大制作,已经定档今年暑期档。
同时,也是方元在聚光灯影业拍的最后一部电影。
《复仇者联盟》不算。
“你是说,他们不愿意再提供更多的排片?”方元手中拿着电话,眉毛一挑。
就在刚刚,汤姆·罗斯曼告知了他《刺客信条》在北美发行的问题。
说实话,这倒是方元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因为在他看来。
以现在六大和聚光灯影业的合作关系。
应该会帮忙挡住他离开好莱坞造成的问题。
可如今事实告诉他。
他的推断有误。
不过具体的缘由,方元也能猜到。
聚光灯影业如今确实跟六大有很深的合作关系。
但这并不包括,聚光灯影业自己的项目。
很遗憾。
KCU系列作品,就属于这个范畴。
只要不涉及MCU、DC电影宇宙、怪兽电影宇宙,六大又怎么会帮忙呢?
他们甚至乐于看到聚光灯影业陷入困境。
这样一来。
他们就能更好的进行控制。
即便是间接控制。
也足以摄取到更多的利益。
“看来,还是我太天真了。”方元颇有些感慨。
根据汤姆·罗斯曼诉说的情况。
这次甚至连阿兰·霍恩都非常沉默。
要知道,阿兰·霍恩可是一直都非常欣赏他。
不过这也很合理。
人家欣赏自己,又不代表欣赏聚光灯影业。
所以,束手旁观并不奇怪。
“方总,现在怎么办?《刺客信条》的开画排片都不足3000块银幕,后续各大院线说不准还会继续减少排片数量。”汤姆·罗斯曼略带忧虑的声音传来,“另外,我还担心后续我们公司的电影,会不会同样……”
话未说完,但方元已经听明白了汤姆·罗斯曼的担忧。
仅仅只是《刺客信条》一部影片出现问题,这个其实没什么。
毕竟现在的聚光灯影业,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只靠一部电影的小制片厂了。
关键是后续公司拍摄制作的电影,如果都会遇到《刺客信条》的情况,那才叫问题。
并且,这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
毕竟各大院线做出这样的行为,或许并不是出自他们的本意。
因为现在整个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行业,谁不知道。
方导出品,必属精品。
基本就没有亏的时候。
票房有极大保证。
可要是来自上面的压力,他们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做出些样子。
或许,这也是为何《刺客信条》还能勉强有2000多块开画银幕的原因。
赚钱嘛,不寒颤。
好莱坞的胆子一直都非常大。
有时候甚至连华尔街的投资都敢坑。
他们或许会为一时的压力而做出妥协。
但该赚的钱,还是得赚。
最多就是维持低限量排片,将档期拉长。
这就是好莱坞和国内电影市场的不同之处了。
只要是签约的影片,随时随地都能再次上映。
并且,根据阶梯分成规则,院线方反而能赚得更多。
不过对于聚光灯影业而言。
盈利周期拉得这么长,实际是亏的。
并且对于营销宣传来说,也非常尴尬。
“这样吧,你过段时间让《刺客信条》的主演来我这边。”方元完全看不出任何焦急的神色,十分平静地对汤姆·罗斯曼说道。
“嗯?这……”汤姆·罗斯曼有点小懵。
他不是傻子。
很快便听懂了方元的意思。
很简单。
方元其实是让他们,放弃《刺客信条》在大漂亮的宣传。
然后将宣传重心,放在东方。
可这种方式,真的行吗?
汤姆·罗斯曼心中带着些许疑虑。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很多时候最重要的,其实并非电影本身的质量,或者卡司阵容。
真正重要的,是档期和宣发。
档期这方面就不用多说了。
宣发的侧重,很大程度能影响一部影片的前期票房,乃至最终票房。
就这么说吧。
如果宣发投入够多,甚至能让一部超级大烂片拥有上亿美元票房,单位美刀。
当然,成本和营收是否能平衡,那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所以,方元放弃《刺客信条》在大漂亮的宣发,某种程度是放弃了一部分票房。
虽然可以将宣发重心,转移到东方。
但真的能挽回损失吗?
汤姆·罗斯曼对此很是怀疑。
不过,方元也没解释太多。
他很清楚,自己在电话里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也很难改变汤姆·罗斯曼的固有印象。
除非让汤姆·罗斯曼亲自来一趟。
相信这位好莱坞资深从业者,会认识到华国电影市场超出想象的潜能。
……
“继续!第35场开始!”
《三体》片场,方元挂断电话后,举着对讲机大喊。
话音落下,整个剧组上千人团队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相比于《流浪地球》这样的重工业电影。
《三体》第一部稍微要好一些。
只需要上千人,便足够了。
需要特效的部分,也不是太多。
“三体文明游戏”占大头。
而这也是方元在将这部科幻经典影视化改编时,遇到的最大问题。
本身《三体1》的故事,就需要进行双线叙事。
再加上“三体文明游戏”,整体的节奏就更加复杂了。
必须要把握好这其中的程度,才能真正将这部影片给拍好。
但无论方元怎么压缩、精简剧本。
预计最终片长,至少也得两个半小时。
不过方元不愿意妥协。
那就只能在制作上下功夫了。
该片的整体质感,必须要和好莱坞大片对标,甚至在某些层面做出超越。
为此,方元甚至不去管制作成本和各方面的预算。
一切只为了能让这部电影做到更好!
毕竟对于华语科幻来说,特别是华语科幻大片,第一部的票房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能打响名气,后续就会很轻松了。
因为,从一开始方元的目标,就不是圈地自萌。
而是让华语电影走向全世界。
“同时,也要让大家认识到,国内电影市场的潜力。”方元心中默默想着。
这也是为何,他要让汤姆·罗斯曼将《刺客信条》的宣发重心,放在国内的原因。
很简单的道理。
他想从这一刻开始,让全球电影人认识到,电影市场的重心将逐渐开始偏移。
好莱坞现在是全球电影行业的核心,并不代表一直都是。
如果没有大漂亮针对《刺客信条》,或许这个计划,方元会等两年再正式开启。
但很可惜。
人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逼着他只能这么做。
不过,这也能算是一件好事。
当初他成立聚光灯影业,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只是相比之下,提前了一些罢了。
想到这里,方元变得更有激情,目光灼灼盯着监视器里开机后的这场戏。
“把人类看做虫子的三体人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镜头里,大史攥紧拳头,带着斩钉截铁的语气,眼神里满是笃定。
……
米国,某座五星级酒店的高级套房。
“你们做得很好,就是要这样。”
“不要只看眼前一时的利益。”
“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再次伟大!”
史密斯专员满意地点点头,手中拿着电话不时说着什么。
相比于其他专员,这位史密斯专员的级别更高。
而这次针对《刺客信条》在北美发行的事宜,就是他负责进行处理。
方元的“不告而别”,让上面的大老爷们几近暴怒。
他们自认为,已经对这个外地人够好了。
结果,依旧遭受了背叛。
这就有点让人受不了了。
主要还是面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