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离间计

作品:《只求速死

    王图身边有精于倭语的翻译,与那群百姓说了一阵之后,那群百姓才跟随着王图过来。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


    “大人,他们都是太宰府附近的百姓,还有一些是从太宰府城里面跑出来的,趁着还没封城出来。”


    杨帆闻言有些奇怪,道:“问问他们为何要逃出来?太宰府的官员在征兵?”


    首先,太宰府之中的兵卒数量不算少,其次,就算征兵他们要逃,为何往杨帆等人的方向来逃?这不是“羊入虎口”么?


    翻译与那些百姓交流了一会儿,才得知其中的缘由——苛政猛于虎也!


    太宰府首官一色范龙为巩固太宰府城防,先是拉了一批太宰府附近的百姓修筑城防,后又向百姓们征收赋税,给太宰府的军队发饷银,然后又继续拉壮丁。


    “大人,这些百姓还说,被拉了壮丁前往太宰府当兵,还要缴纳‘兵税’。”


    杨帆眉毛一挑,问道:“何为兵税?他们去当兵难道没有军饷?还要交钱?”


    翻译一脸的无奈,道:“没错,要交钱给太宰府,他们说太宰府的一色范龙极为贪婪,对待百姓横征暴敛,贪得无厌。”


    “故他们不敢往南边跑,因为南边也是北朝掌控的地方,他们一旦被抓住,就要去当兵,还要出钱。”


    李景隆闻言气笑了,说道:“当兵是苦差事,干的是掉脑袋的买卖,没听说过还有主动给人钱去当兵的。”


    杨帆又询问了一下这些百姓的生存情况,这一打听发现倭国的百姓当真苦。


    徭役沉重、赋税沉重,一年忙到头自己口袋里面的钱,只能勉强温饱。


    由于南北朝之间战乱不断,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如今大明入倭国,局面就更乱了。


    杨帆思索片刻,对这些百姓说道:“尔等可往后方去,自谋生路,若是有心某个差事,可告诉你们相遇的同乡,我大明在招募兵勇。”


    李景隆、瞿能等人听完杨帆的话,皆是微微一怔,没想到杨帆会要招募兵勇。


    那些倭国百姓听了翻译的话,将信将疑,不过还是谢过杨帆缓缓地离开了。


    李景隆忍不住说道:“大人,我军兵强马壮,您为何要招募当地的人为兵勇?”


    “倭国人羸弱,狡诈,将他们招募为兵勇,搞不好还会影响我军的战力。”


    李景隆这话引得四周的明军将官连连点头,就连瞿能也表示信不过这些倭国人。


    杨帆闻言仰面而笑,说道:“这倭国百姓过得苦,比高丽百姓曾经还要苦,正如此,招募兵勇只要能给他们一口饭吃就好。”


    “若能再给他们俸禄,那吾等与太宰府之暴政比起来,孰强孰弱?倭国百姓又岂能不为我军效力?”


    杨帆面含微笑,说道:“何况,倭国虽然不大,但是以我辽东军之力,劳师远征将士们辛劳、伤亡也不小。”


    “若能组建起一支倭国人组成的军队,助我大军平南北朝,有何不可?且开始招募‘义军’,军饷就按照我军正常的三分之一就好。”


    杨帆还有一个念头,藏在心里没说,那就是,他要用倭国人的命来消耗倭国人的命。


    将来大明征服倭国,生活在倭国土地上的人,杨帆根本一个都不想留下。


    然人总要向现实妥协,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自然不能全部杀光,要留下人耕种,并迁移百姓过来。


    在这个原则上,倭国的原住民消耗得越多越好。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


    大明总兵杨帆,统御八万辽东军,抵达太宰府,并开始兵围太宰府。


    同月,杨帆围城之前,足利义满的信件到了太宰府,信件之中同意与杨帆交换战俘。


    由北朝、南朝共同筹集的二十万两银子,也运达了太宰府。


    太宰府主官一色范龙,派出亲信,前往明军大营,面见杨帆,希望能准许三位公子,以及俘虏归来。


    杨帆给的回复也很简单:将银子运送到军营来,杨帆便放人,否则免谈。


    太宰府,一色范龙官邸。


    一色范龙眉头紧锁,道:“你说什么?杨帆要求我们先将银子送过去,他再放人?”


    亲信赔着笑,说道:“大人,杨总兵的确是这么说的,他说,他担心我国言而无信……”


    嘭!坐在一旁的伊势贞继猛地拍击桌案,道:“言而无信?他杨帆也配说这种话?”


    “一色范龙大人,绝不可将银子先交出去,否则杨帆不放人,继续勒索吾等怎么办?”


    伊藤波也是忧心忡忡,说道:“一色范龙大人,伊势贞继将军说得不是没有道理,明贼狡诈,杨帆又是其中最为阴险狡诈之人。”


    伊藤波兵败筑州浅滩,对杨帆的恨滔天,对杨帆的谋略则更加忌惮、痛恨。


    伊藤波话音落下,山名氏清却摇了摇头,提醒道:“诸位,你们觉得杨帆会背弃信义,将银子收了却不放人?我觉得不会。”


    “杨帆乃大明的长安侯,又是辽东总兵,三位公子以及八百多的俘虏,在他眼中不会影响大局,只是他敲诈求财的手段罢了。”


    “何况,吾要提醒诸位,这三位公子里面可是有大将军的亲儿子——足利义嗣公子,万一我们不答应,杨帆杀了他怎么办?”


    山名氏清表达得很清楚,若是足利义嗣有个三长两短,责任算到谁头上?你们谁能担负起责任?


    伊势贞继的脸色微微一变,不再说话,伊藤波也偃旗息鼓,他们本来就是战败之将。


    恰逢北朝用人之际,足利义满开恩没有处罚他们,可他们若是害死了足利义满的儿子,这辈子算是没了。


    小岛进笑了笑,缓解气氛,道:“我觉得山名氏清大人说得有道理,钱没了可以再筹集,可若是人死了可就不能复生喽。”


    小岛进旁观者清,钱财二十万两虽然不少,但是钱没有了就去筹集,更不用说南北朝的手里都握有银矿。


    一色范龙见反对的人偃旗息鼓,当即说道:“好了,既然诸位都没有异议,此事就这么办,将银子都给明军送去。”


    一色范龙乃是官场的老油条,其实他早就做好了将银子送给明军的打算。


    但这个责任不能都由他来担负,得是众人一起商议,再一起做出决定,到时候出了事儿也能来个法不责众。


    倭国内部的臣子,哪怕到了国家危亡的时候还在勾心斗角,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倭国,筑州,明军大营。


    明军将大营设在了太宰府南,三里处,从这里甚至能看清楚太宰府城头飘扬的旗帜。


    入夜后,被囚禁了多日的足利义嗣、松岛一、安倍青三人被锦衣卫带走。


    足利义嗣眉头紧锁,对来带他们走的庞英道:“喂!杨帆召见我们做什么?”


    庞英迈着四方步,笑着说道:“还能带你们干什么,当然是送你们回——老——家!”


    松岛一脸色大变,低吼道:“你们敢!你们胆敢伤害足利义嗣一根汗毛,征夷大将军不会放过你们!”


    安倍青的脸色铁青,心里一片凄然,看来明军已经对他们失去了耐心。


    庞英嗤笑一声,有心吓唬三人,道:“收起你那副嘴脸,要不了多久整个倭国都是我大明的,什么狗屁征夷大将军,呸!”


    足利义嗣深吸一口气,对庞英道:“大丈夫固有一死,杨帆要如何送我们走?”


    庞英看了足利义嗣一眼,说道:“急什么?等你们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死亡固然可怕,可是前往死亡的路途中,等待死亡降临的过程才煎熬。


    等到他们来到一座军帐前的时候,安倍青已经脸色惨白,全身都是汗水。


    松岛一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唯独足利义嗣表现的倒像是一个汉子一样。


    “大人就在里面,你们进去吧!”


    庞英指了指军帐,足利义嗣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一进去便嗅到一股酒香气。


    杨帆笑容满面,正端着酒杯向军帐中的客人敬酒,那客人足利义嗣认识。


    “上杉氏定大人?!”


    上杉氏定见足利义嗣三人进来,眼睛一亮,不过碍于杨帆在身旁,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微微颔首。


    军帐内,不止有杨帆、上杉氏定,还有二十名亲卫,披坚执锐站在两侧。


    杨帆见他们三人到了,笑着说道:“三位公子来得正好,来人,赐座!”


    杨帆话音落下,军帐之外走进来三个人,每个兵卒的手里都有一个小凳子,还有一张小桌子。


    滑稽的是那桌子很小,有些像是小孩儿使用的,而椅子也很矮小,坐上去低人一头。


    反而杨帆与上杉氏定使用的桌椅则正常,朴实、大气,上面满是美酒佳肴。


    庞英指挥着兵卒,将酒菜端上来,结果足利义嗣三人的酒壶、菜肴极为寒颤。


    杨帆见几人大眼瞪小眼地看着自己,微微一笑,道:“诸位,本官今日设宴,为几位送行。”


    松岛一冷哼一声,道:“杨帆,休要虚情假意,你要杀就杀,何必戏弄我们?”


    杨帆微微一怔,旋即看了一眼上杉氏定,道:“上杉先生,看来三位公子对本官有些误会。”


    上杉氏定给三人使了一个眼色,道:“三位公子,杨大人已经与大将军达成协议,将我们全都送回去,还有那些被俘的将士。”


    什么?足利义嗣、松岛一、安倍青本来被庞英吓唬了一遍,已经开始等死。


    没想到峰回路转,杨帆送他们回老家,是真的送回去,不是要杀了他们?


    杨帆笑呵呵地补充道:“贵国已经将二十万两白银送到了军营,吾岂能言而无信乎?”


    “三位,吃完这顿酒宴,就赶快启程返回太宰府吧,或许将来,我们还有重新见面的机会。”


    足利义嗣眼睛转了转,道:“杨大人,这既然是送行的宴席,为何还要区别对待?”


    足利义嗣指了指杨帆与上杉氏定的桌子菜肴,又指了指三人的桌子酒菜,“这就是杨总兵的待客之道?”


    没有了性命之忧,松岛一也来了精神,道:“义嗣兄弟说得没错,难道大明的待客之道就是这样?”


    杨帆的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这就是我大明的待客之道,对待有德之士,以礼相待,对待那些无关紧要之人……”


    杨帆瞥了足利义嗣三人,漫不经心地说道:“本官爱如何对待,就如何对待。”


    杨帆的话让三人瞬间脸色涨红,上杉氏定极为窘迫。


    杨帆在上杉氏定被俘虏期间,多次招募上杉氏定,但上杉氏定都没有屈服。


    好不容易等到了这机会,杨帆声称会释放他,上杉氏定便来赴宴,没想到还被杨帆给算计了一回,成为羞辱足利义嗣三人的工具人。


    上杉氏定想了想,起身行礼,对杨帆说道:“杨大人,在下不过一下臣,担不起杨大人此等厚爱,在下还是去三位公子一起用宴吧。”


    上杉氏定还没等走出去,庞英一把按住了上杉氏定的肩膀,将他生生按了回去。


    “上杉大人,我家总兵大人安排的宴席,可不是能轻易动的,今日你好好用宴席还则罢了,你若是驳了面子,别怪我翻脸!”


    庞英亮出钢刀,将上杉氏定以及三个足利义满的公子拉回了现实,告诉他们:你们的生死还握在杨帆手中呢!


    上杉氏定只好老老实实地坐了回去,听杨帆与他高谈阔论,勉强应付着。


    “上杉先生,倭国小国寡民,哪有我大明好?将来有机会,吾定引荐你,入我大明为官,看一看我大明的金陵城!”


    “足利义满,庸人尔,不过是靠着祖上余荫罢了,若他生在我大明,当一个百户都是不合格的。”


    “上杉先生,这大宰府虽然看上去坚固,但是在本官看来想要破城不是什么难事。”


    杨帆越喝越多,说的话也越来越肆意。


    “上杉先生,你回了太宰府帮我大明攻克太宰府,你就是我大明攻陷倭国的第一功臣,我杨帆愿意亲自上表,请陛下封你为我大明的侯爵,还是能世袭传承的侯爵!”


    上杉氏定闻言打了一个激灵,看向足利义嗣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