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辽东战起

作品:《只求速死

    辽东,古城堡。


    守夜的明军边军士卒抱着武器,靠在墙边,强撑着打起精神,时不时往外面看一眼,然后打了一个哈欠,嘀咕道:“几更天了?”


    另一个士卒瞥了一眼天上的星星,道:“快四更天了,再坚持坚持就能换班了。”


    边军士卒轻哼了一声,道:“守夜难熬,这时候要是有一口酒,暖暖身子就好啊了。”


    边上的高瘦士卒笑了,道:“杨指挥使可颁布了法令,凡边军将士当值的时候,一律不许饮酒,你忘了?”


    矮个子士卒拍了拍脸颊,让自己精神些,道:“哪能忘?杨指挥使哪都好,给咱找回了军饷,家里面田地赋税又多免了不少,粮饷再也没拖延克扣过,就是这不让喝酒,哎!”


    高瘦士卒提醒同伴,杨帆法令下来抓得严,已经有好些个兵卒将官被处理了,他可千万别犯糊涂。


    矮个子士卒点了点头,道:“知道知道,我就是说说,我的饷银都攒起来留着娶媳妇呢,哪舍得买酒?你听说没,杨大人前段日子还将匠人给聚集起来了,听说,要给匠籍的人都谋个出路。”


    高瘦士卒刚要说话,余光中忽然发现,在古城堡外的黑暗中,有什么东西在晃动。


    他瞬间精神了,给矮个子士卒打了一个手势。


    “外面有动静!”


    二人趴在城墙边往外观瞧,黑洞洞一片,微弱的月光勉强能观察到些许景象。


    矮个子士卒嘀咕了一句:“大半夜的你疑神疑鬼做啥?看错了吧?”


    高瘦士卒摇了摇头,道:“不对劲!快去取火箭来。”


    矮个子士卒心不甘情不愿地取来火箭,所谓火箭,就是在箭矢的头部包裹了两圈布匹,再粘上松脂等物。


    高瘦士卒点燃火箭,然后拉弓搭箭,对着方才出现黑影的地方射去。


    嗖!


    高瘦士卒的箭术了得,这一箭射击的正中那地方,借着火光二人举目望去。


    就在他们观瞧的时候,夜空中陡然传来数声弓弦的声响。


    嘣!嘣!嘣!


    高瘦士卒心中一凛,拉着同伴就往旁边躲闪,嗖!箭矢擦着士卒的脑门射过去。


    “敌袭!敌袭!”


    高瘦士卒大声呼喊起来,连滚带爬地冲过去拿起铜锣,死命地敲击起来。


    “敌袭!”


    “敌袭!”


    两个人的呼唤与刺耳的铜锣,让古城堡迅速复苏,而黑暗中潜伏的残元兵士,已经杀到了古城堡下,大战开启!


    几乎是同一时间,在辽东的长山、镇北关,也有残元军队开始猛攻,沉寂了许久的辽东,再度喧闹起来。


    辽阳,指挥使府。


    天色微明,杨帆便匆匆赶到议事厅,刘伯温、叶旺、夏时敏、王图等齐聚。


    “长山、古城堡、镇北关,昨夜遇袭,纳哈出麾下的军队正进攻这三地,人数大概都在两万人,合计六万。”


    王图一边在地图上指出位置,一边讲述战况:“根据这三地传来的消息,长山的敌人势弱,进攻的欲望不强,但是古城堡、镇北关两处战况激烈。”


    杨帆微微眯起眼睛,道:“镇北关那边可令三万卫前往驰援,古城堡可令辽海卫驰援,至于长山那边有沈阳中卫坐镇应当无忧,铁岭卫居中策应,若是哪处吃紧就去哪处即可。”


    顿了顿,杨帆又问道:“可知道这三处的敌军主将?”


    王图面露难色,道:“除了攻打长山的知道是纳哈出麾下大将哈剌章之外,其他两处还不得而知。”


    一旁沉默的叶旺道:“杨大人,若我猜得没错,进攻古城堡的应该是阿古达木,而进攻镇北关的乃是孟和,这两个人都是纳哈出的亲信,而且在这三路军之外,纳哈出应该还有另外一支军队!”


    杨帆顿时一怔,问叶旺为何这样笃定?


    叶旺笑了笑,道:“我与纳哈出打交道这么多年,多少还是知道他的用兵习惯的,纳哈出用兵喜欢多点进攻,再留下一支生力军,且这生力军战力最高,还是由他的至亲之人统帅,我猜,这军队的统帅应当是他的


    义子或者亲儿子。”


    杨帆摩挲着下巴,道:“若是如此,那辽东北部要面临的军事压力可不小,对方的人数可能在七万到八万左右,叶大人,我欲派遣定辽左卫、右卫赶赴辽东北部驰援,你觉得如何?”


    叶旺拱手,只说了一个字:“善!”


    杨帆陆续下令调兵遣将,完成一切后,众人纷纷告退离去,杨帆则看向刘伯温,道:“青田公何故一言不发?”


    刘伯温微微一笑,说道:“老夫想看看小杨大人调兵遣将的本事,这一看,小杨大人当真适合坐镇辽东,理政统兵,小杨大人都有独到之处,不过,老夫还是要给小杨大人一个建议。”


    “哦?青田公请说。”


    刘伯温指了指地图,说道:“小杨大人要前往沈阳,需防备长山的敌人,这一路敌人进攻欲望不强,恐有诈,要防备他们破了长山长驱直入,威胁到沈阳,须知小杨大人是三军主将,不可有闪失。”


    杨帆对刘伯温行了一礼,道:“多谢青田公指点!”


    刘伯温向来料敌于先,他的话,杨帆是牢牢记在了心里,不过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哪怕做出了万全准备,意外也会不期而至。


    且说辽东三地烽火再起,整个辽东的战争机器瞬间运转,首先是三万卫与辽海卫分别出兵赶赴古城堡与镇北关。


    三万卫指挥使曹宪、辽海卫指挥使黄勇,在战役爆发的第二天中午,便抵达了古城堡与镇北关,与纳哈出的军队激战。


    而沈阳中卫因为长山守御千户所成功击退了进犯的哈剌章,便没有妄动,不过,战事的激烈程度超越了原有的预期。


    至黄昏时分,镇北关与古城堡的求援消息就送到了铁岭卫与沈阳中卫,称这两地的纳哈出军队战力强悍,悍不畏死,请求驰援。


    彼时,杨帆还在从辽阳到沈阳的路上,幸而杨帆之前传讯,命铁岭卫伺机而动,哪一处若是有了难处,就去驰援哪处。


    铁岭卫指挥使蒲红当机立断,派出四千人分两路,驰援古城堡、镇北关。


    蒲红当真果断,胆子也大,他这样做让铁岭卫的兵力迅速下降,只剩下大约两千人守备铁岭。


    当日晚酉时,一路急行军的杨帆,终于带着定辽左右卫,抵达沈阳。


    杨帆在了解了当下局势后,立刻命定辽左卫前往铁岭,巩固铁岭的防线,至此,杨帆在沈阳能动用的兵马,就剩下定辽右卫,以及沈阳中卫两支人马。


    战况还在继续,不过,进攻长山的哈剌章明显出工不出力,连一个守御千户所都未能攻下。


    夜,法库。


    法库位于康平以北,距离辽东边防二十里左右,林多绵密,道路崎岖。


    此刻在法库的一片森林中,一个好似狗熊一般强壮的黑脸汉子,正板着脸听亲信报告战况。


    “阿古达木那边阵亡了六百多人,孟和那边也有七百多人的阵亡,伤亡都不小,阿古达木将军派人来说,希望将军您能尽快发兵,缓解他们的压力,孟和将军倒是没说什么,只是说他会继续维持猛攻。”


    黑脸汉子名叫巴图,在蒙古语里面巴图就是牢靠的意思,而巴图英雄善战,又颇有谋略,敢打敢拼,是纳哈出最依仗的义子,这一次对辽东出手,就是以他为主将。


    纳哈出麾下的将官非常多,而相互之间的关系又很微妙,纳哈出威望高,众人都敬仰他,可是手底下的部将有很多都拥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小算盘。


    如阿古达木虽然听从纳哈出命令,却心疼自己的兵阵亡太多,孟和则没有怨言,因为他是纳哈出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亲信,至于哈剌章……


    巴图的脸色阴沉起来,道:“哈剌章还是那样子?不肯动用全力?”


    亲信犹豫了一下,说道:“哈剌章将军说,守备长山的明军英勇善战,他实在无法攻克,但是会一直猛攻,请将军您放心。”


    嘭!


    巴图锤了一下树干,骂道:“哈剌章这个狡猾的家伙,身边有个汉人谋士,便学起了汉人那套,派人告诉哈剌章,本将军明日清晨便进攻辽东镇西堡,让他今晚就动手,若是战后他拿不下一个小小


    的守御千户所,本将军砍他狗头!”


    巴图发了真怒,他的命令也传到了长山一带。


    彼时,天色蒙蒙亮,接到消息之后,哈剌章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等待了。


    “苏赫巴鲁,让兄弟们吃饱喝足,天亮之后立刻出击!”


    苏赫巴鲁干劲十足,这么一直磨磨唧唧地他早就厌烦了,此时听到哈剌章的命令,他连忙叫道:“末将得令!”


    说完,他当即打算转身离开,这时,一边的李典却再度拦住了他们,说道:“将军,莫急。”


    哈剌章苦笑,说道:“李先生,我不急,那巴图可着急了,你知道巴图的性格,我若再不用全力,巴图真能砍了我。”


    苏赫巴鲁也是面露不屑之色,瞪了李典一眼,李典笑呵呵地说道:“前面我军示敌以弱,辽东方面多半会将注意力放在阿古达木与孟和那边,不过,辽东明军军力不弱,就算是派兵去了那两处,沈阳留守的军队不少。”


    接着,李典指了指巴图的方向,道:“若我军与巴图同时强攻,给明军压力,那明军的注意力与兵力就会往长山这边倾斜,到时候我军要怎样才能攻破明军呢?


    不如佯攻,不过只佯攻半日,当明军去对付巴图之后,待日落后再猛攻,可一举拿下长山!这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哈剌章的神情从忧虑到惊讶,再到狂喜,他不由得放声大笑,道:“好!好!李先生不愧是吾之智囊,就这么干!”


    巴图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李典算计的棋子。


    当日清晨,巴图率领麾下两万精锐,进攻大明镇西堡,掀起了这次辽东之战的高峰。


    镇西堡位于铁岭卫西边,在被进攻之后,明军第一时间向铁岭卫求援。


    刚刚抵达铁岭卫的定辽左卫,便马不停蹄地前往镇西堡,抵抗巴图,这四路残元军里面,以巴图的军队最精锐,打起仗来最有章法。


    定辽左卫与镇西堡的明军合力抵抗巴图,一日之内,巴图连续击破镇西堡三次,可以说,镇西堡的守备几乎被冲破。


    一日内,明军求援三次,杨帆当即派遣定辽右卫赶赴驰援,定辽右卫的指挥使,便是杨帆特意从古北口调来的沈炼,至此,沈阳的守军就剩下了一支军队——沈阳中卫。


    不过杨帆没有忘记刘伯温的嘱托,防卫长山,故派遣了沈阳中卫的千户褚路桥在榆林堡与静远堡之间安营扎寨。


    虽只是一千两百人,但扼守有利地形,处于一个斜坡之上,左右还有榆林堡与静远堡为掎角之势,只要褚路桥能撑住两个时辰,这两堡就可以驰援抵达。


    杨帆的这一手布置,不可谓不周密,他也认为不会有什么差错,可就是这个决定,让杨帆坠入险地。


    夜,铁岭。


    沈炼率领定辽右卫从沈阳用了九个时辰才到铁岭,到了之后,沈炼并未直接前往镇西堡,而是让全军将士先休整一夜再赶赴镇西堡。


    一来是因为定辽右卫的士兵们太累了,从辽阳到沈阳,再从沈阳到铁岭,这些日子都在急行军,别说士卒受不了,就是沈炼这军中高手都难以承受。


    二来沈炼觉得镇西堡那边怎么也能再坚持一日两日,不会被巴图攻陷。


    夜色深沉,沈炼走上城头,望着西边的夜色苍茫,喃喃说道:“这一战若是能力挫纳哈出的军队,大人才算正式在辽东站稳脚跟。”


    沈炼身边的千户刘永闻言笑了,说道:“沈大人,咱杨大人不是已经站稳脚跟了么?在辽东谁还能威胁到他?”


    沈炼摇了摇头,道:“威胁不在辽东,在京城,若是大人吃了败仗,京城那群官员不会让他舒舒服服待在辽东的。”


    杨帆手握辽东都司军政大权,跟土皇帝没什么区别。


    若不是杨帆迎娶了安庆公主,成了朱元璋的女婿,恐怕朱皇帝也不会放心将他放在这儿。


    刘永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大人,杨大人是陛下女婿,朝廷的官员还能动摇大人在陛下心里的地位不成?”


    沈炼目光变得深邃起来,道:“刘永你记住,你、我,还有王图这些人,是杨大人的铁杆心腹,身上杨大


    人的印迹一辈子洗不掉,与大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