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姜安平的下乡经历

作品:《七零:我成了军婚女主的亲妹妹

    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昨天晚上,跟着一起去接了人的姜建国。


    而姜家几人反应也不算慢,几乎是片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姜建国的身上。


    “老大,老三这话是什么意思?”柳菊华的脸色格外沉重。


    姜建国看了一眼姜采萱以及姜安平,才道:


    “爸,妈,老三在乡下发生了一些事情。”


    “让他不只在乡下那边日子过的很不好,还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的那份补贴!”


    听到姜建国这话,姜家的所有人都变了脸色,也顾不得其它,全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情,聚了过来。


    而姜建国的话明显没有结束:“上次老三写回来的信中,特意要了不少药物。”


    “小五觉得不对劲,特意过来找我了。”


    “后来又麻烦了徐同志跟冯同志,才把事情给弄清楚了。”


    “老三在那边有冯同志的战友帮忙,他直接以这些年没收到的那些补贴为突破口,把他下乡的那个村子那些村干部全都举报了。”


    “这些日子,老三也一直在处理那些事情。”


    “但这样一来,他想继续留在那边就不太适合了。”


    “正好家里讨回来了听荷的工作岗位,小五就直接留给了老三。”


    姜建国尽量用简单的话,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


    至于其中的一些细节,一来是他也不算完全清楚。


    二来则是有些事情,他还没来得及问姜安平。


    可就是他现在所说的这些话,都已经让姜家人好一会儿都回不过神来。


    姜明志最先开了口,他沉着脸:“老三,家里寄过去的补贴你一直没有收到过?”


    姜安平抬头看了一眼姜明志,最终才浅浅的‘嗯’了一声。


    姜明志现在倒顾不得儿子的态度,认真的问着:


    “你当初刚下乡时,也曾写信说过那边的情况还好。”


    “对于知青的态度虽然并没有特别关心,可至少也不算排斥。”


    “那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怎么你的信中,一直都没有提起过这些事情呢?”


    “还有家里给你寄的那份补贴,你没有收到怎么也不在信里提一提?”


    “你不愿意给我跟你妈写信,可你一直都在跟你哥他们通信啊!”


    “爸!”姜建国稍微加重了语气呼唤了一声。


    具体的经过他虽然不算全知道,可这一部分已经有一些了解了。


    姜明志的这个语气,估计足够让老三排斥了。


    想当初,他根本不跟家人商量一声,就直接把两个儿女为了彼此考虑,一直在推来推去的工作岗位交给姜夏荷的事情。


    在老三这边,可并没有过去啊!


    甚至……姜建国还隐隐的觉得,或许这件事情,在兄弟姐妹们心中,谁也没有完全过去吧!


    就是他自己,估计也难以像曾经一样,去完全的信任姜明志了。


    姜安平确实对于姜明志的这些问题半个也不想回答。


    只是看到家里的其他人也同样看着,他才不得不开了口:


    “刚下乡时,那边村子也确实还算可以。”


    毕竟他下乡时,知青下乡这事也实行了好几年了。


    知青们在乡下所遇上的事情,与老乡们的矛盾等等。


    不管谁对谁错,像姜安平这样要下乡的,大家心中其实也都有一个心理准备了。


    他们所期盼的也不多。


    只要老乡们不把他们这些知青,当做是去乡下吃白饭的,是抢他们的工分的人,他们就知足了。


    所以当初姜安平初下乡时,是真的觉得那边的村子还算不错。


    村子里的人对待知青虽然不太热情,可也不算冷漠。


    知青们干的活,即使没有跟村里人一起,可这记工分的方式也没有什么差别。


    姜安平从小身体就不差,家里还是双职工,在城里也没有受到亏待过。


    再加上他头脑灵活,那工分不说能够拿满,至少养活自己是足够了的。


    更何况,那村子里的地理位置也不错。


    四面环山,一面临水。


    他只要勤快机灵一点,并不缺口吃的。


    所以,那时姜安平根本就没有想过,家里还会一直给他寄补贴过来。


    毕竟他在信中,也写明了他那边的情况。


    “所以你一直都不知道补贴这一回事?”姜语柔拧着眉问着。


    也难怪了,他的信中一直都没有提过这件事情。


    姜安平微点了点头:


    “当时我下乡不也匆匆忙忙的吗?后来我写信回来时,也说明了不需要额外补贴我。”


    “所以我没有收到补贴,也以为是妈听了我的话!”


    家里人一听这话,也反应了过来。


    是啊,因为接班折腾出来的那些事情,姜安平下乡时确实颇为匆忙。


    即使如此,柳菊华也把能够准备的钱票以及东西,都准备好了。


    所以在姜安平下乡第一个月时,家里并没有额外寄钱过去。


    后来正好又收到了姜安平的信。


    他的信中也确实清楚的写明了那边的情况,以及他适应良好。


    并且直接告诉家里不用再继续补贴他。


    还是柳菊华打心底里觉得对不起老四。


    再加上一直看着姜明志补贴侄子侄女的样子,她也觉得儿子也应该享受到这一份补贴。


    所以那补贴,才会一直坚持着寄的。


    哪知道……


    弄清楚了补贴的这件事情后,姜安平又开了口:


    “在我下乡后不久,就在那边村子里看到了那些被下放过去的人。”


    “其中,就有我们纺织厂这边的那一户。”


    “听说不只是因为成份的问题,还因为他们家有人去了国外。”


    关于纺织厂原主人家有人出国这一部分,姜家人再清楚不过了。


    毕竟当初姜姥姥跟姜大舅,可就是跟着他们家的人一起离开的。


    但因为他们后来只跟到上海就没有一起走了,姜家一家子即使在家,也很少提这件事情。


    姜安平心中也清楚,所以也不等家人开口,就继续说着:


    “那时我们虽然看到了彼此,可都没有打招呼的想法。”


    “直到有一次……那些人中有一个人下地时,因为太长时间没吃饱,又热的厉害,不小心把自己的脚给伤着了。”


    “他们不只没药,还不能随意行动。”


    “眼看着那人就只能等死。”


    “他们无奈之下,就暗中找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