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文房四宝

作品:《七零:我成了军婚女主的亲妹妹

    而盒子里,则是放着大家印象中的文房四宝的套装。


    最中间,是精细雕刻的砚台。


    具体是什么砚台,姜采萱见识太少,还真不太了解。


    而它旁边自然是墨、笔洗、笔架、镇纸等一个不缺。


    谭敏丽还指了指盒子下面,并不能一眼看到的地方:“这里面还放了一些纸。”


    “至于具体是什么纸我也不知道!”


    “听我爸妈说,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不用拿来放着也好。”


    说着,她还把旁边的购买凭证推了过去:


    “这些都是华侨商店摆出来的东西。”


    “只是买的时候要外汇券,普通人很难买到而已。”


    “但既然他们能光明正大的摆出来卖,我们买了也自然不用担心了。”


    “你就好好放着吧!”


    “我爸妈说,这样的好东西,是卖一样少一样的。”


    “与其让真正的外人买回去,还不如用来送你,也算是我们家的一番心意。”


    所以,这些竟然都是古董吗?


    姜采萱又再一次看向盒子里的这些东西。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原本就觉得看起来就不错的几样东西,更让她接受起来格外为难了。


    不过最终,在谭敏丽的劝说之下,姜采萱还是不能不把东西收了下来。


    幸好,从购买凭证上来看,这些东西的价格也确实不是特别贵。


    就是凭证上写的那些东西的材料就格外值了。


    更不要说并没有特意写上去的年代。


    不过对于这个话题,几人谁也不敢再多说一句了。


    没看谭敏丽刚才说的时候,半点都没有提这些东西的真正价值。


    谢礼对于谭敏丽来说,并不是今天过来的大事。


    今天她特意先去黎秋月家再过来。


    就是因为她想找两人一起商量明天报名的事情。


    这个暑假,对于谭敏丽来说,过的实在是过于充实。


    以至于都没有太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她是又遗憾又激动。


    特别是以后不用特意过来姜家,就能天天与姜采萱见面这事,更是被她一个劲儿的念叨了好几遍。


    与她完全相反,这个暑假与以往任何一个假期一样,过的又辛苦又忙碌的黎秋月。


    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却早已经期待无比。


    只是,她还是忍不住提醒谭敏丽:“敏丽,即使是开学了,想要天天见到采萱也不容易啊!”


    不说还有星期天。


    就是姜采萱从上学到现在,好似也从来没有哪一个学期,真正的把课上满过。


    谭敏丽一听,小脸确实先垮了一半。


    可想到与暑假相比,好似也已经格外不错了。


    于是,她赶紧问着:“采萱,你现在身体养的怎么样了?”


    对于这个问题,姜采萱也不是很了解。


    她先摇了摇头,才道:


    “医生说我还处于养身的阶段,具体到了什么程度我也不是很懂。”


    “不过按照医生的意思,我这身体,应该需要养个一年半载。”


    也就是说,如黎秋月所说的一样,她确实很难全陪着两人上学了。


    但谭敏丽却无所谓,她只是关心姜采萱的身体情况:“那你自己感觉呢?”


    “我自己啊……反正最近没有生病,吃东西也不用特意跟我家人分开了。”姜采萱仔细想想才说着。


    至于其它感觉,姜采萱也没有特意去试过,还真不是很清楚。


    但总的来说,也还算是不错了。


    关于这一点,不只是她自己认可,就是旁边的黎秋月听了,也都为之高兴。


    两人做为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她实是在太清楚姜采萱因为身体所受的苦。


    可以说,以往她一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处于生病的状态。


    像眼前这样,整个暑假都几乎没有生病,对于她来说已经是格外例外了。


    三人又闲聊起了整个暑假的经历。


    别看黎秋月几乎天天在家干活,可她不只是说起黎妈妈接回来的各种手工活头头是道。


    就连对于家属区的八卦,也格外了解。


    没办法,他们家的屋檐下面,几乎一年到头都没有少过人。


    从穿绳剪线、到糊火柴盒的人,一个都不缺。


    这些年来,黎妈妈甚至凭借她的消息灵通,以及干活又好又快,混成了好些厂子的外包工。


    不过现如今各厂能够往外面放的活越来越少了。


    也就是他们街道自建的那些小厂子,多数还要考虑街道剩余劳动力,才让她们不至于无活可干。


    毕竟,知青下乡的政策已经执行了这么多年。


    每个厂里,都不知道有多少家的孩子面临着下乡的命运。


    即使不说厂里的领导们也要为工人家属们考虑。


    就是那不知道多少岗位,都让初高中毕业的孩子们来接岗,也格外让人头疼。


    毕竟,这工作十几十二年的老员工,跟才初高中毕业的年轻人,不管是干活的熟悉程度,还是能负责的范围都有很大差别。


    所以很多厂里,都会想尽了办法为厂职工提供一些临时工的岗位。


    但相比起家家都不只一个孩子的现实,这些工作岗位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可多出了这些临时工,那原本厂里忙碌时,可以拿出来给外面人干的活就越来越少了。


    只是谁家也都有孩子,大家心里虽然不舒服,却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变化。


    听着黎秋月说起,这个暑假除了她自己之外。


    她妈妈跟周围的伯娘婶婶,有很多都没有活干。


    只能去外面扒拉些吃的用的回来时。


    即使还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两人,也有些沉默了。


    不过,黎秋月早在这个暑假对这种情况就习惯了。


    她很冷静的提醒着两个好友:


    “所以,别看我们还有一年的时间。”


    “可在毕业之前,我们必须想好出路。”


    不管是工作岗位也罢,还是……嫁人!


    想着,黎秋月不由得看向姜采萱。


    要说起来,两人的处境比较一样。


    现如今下乡的政策规定越来越严格了。


    但凡是毕业后,没有工作岗位,又没有结婚的,都只能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