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七日后,远征倭国
作品:《大明:开局满级箭术,杀敌爆属性》 “陛下圣明!天兵所向,必让倭寇灰飞烟灭!”
众臣再次齐声高呼,战意昂扬。
然而....
就在这一片主战的热烈气氛中。
一个沉稳却带着忧虑的声音响起,如同投入沸水中的一块寒冰。
“陛下,臣有本奏。”出声的正是赵明诚。
他迈步出列,眉头紧锁,拱手沉声道。
“陛下欲荡平倭寇,永绝后患,臣深以为然,此乃明见万里之策。然……”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
“然远征跨海,非比路上征战。”
“我军将士虽勇猛善战,陆上无敌,然……然鲜有通晓水性、善于舟师之辈。”
赵明诚的目光扫过殿内一众跃跃欲试的将领,无奈道。
“廖将军、桑奴将军、红娘子将军、乃至李定国将军等,皆乃陆上虎将,冲锋陷阵,万夫莫敌。”
“然水战之道,非其所长。”
“茫茫大海,非匹夫之勇可渡。”
“若无精通海战,能驾驭风浪之将才,恐……恐事倍功半,甚至徒损天威啊陛下!”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不少被怒火和热血冲昏的头脑。
群臣面面相觑,方才意识到问题的关键。
是啊。
大明雄师,是在马背上,在平原山野间打出的天下,何时打过海战?
谁能指挥庞大的舰队跨越海洋?
廖二,桑奴等人也是面露难色。
让他们骑马砍杀,他们毫不含糊。
但说到操舟驾船,海战布阵,确实是触及了他们的知识盲区。
殿内兴奋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滞。
陈锦文听完,脸上的怒容却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
他缓缓坐回御座,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赵爱卿所虑,老成谋国,确是如此。”
陈锦文开口,肯定了赵明诚的担忧。
“内陆寻良将,犹如缘木求鱼。善泳者,必出于水乡。”
他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似乎瞬间已有了决断。
“欲得善水战之将才,必亲赴沿海之地,于风波之中寻觅!”
“传朕旨意!”陈锦文声音陡然变得斩钉截铁。
“点齐一万玄甲营精锐,随朕亲征东南沿海!”
“朕要先去会会那些倭寇,亲眼看看我大明海疆,更要于那波涛之间,为我大明遴选能横渡东海,踏平倭岛的舟师将才!”
“陛下,您又要亲征?”群臣惊呼。陛下刚刚凯旋不过月余啊!
“此事非朕亲往不可!”
陈锦文态度坚决。
随后....
陈锦文厉声喝道,“廖二!”
“臣在!”廖二立刻出列。
“红娘子!”
“末将在!”一身火红戎装的红娘子也踏步而出,英姿飒爽。
“命你二人,随朕同行!廖二统筹行军布防,红娘子领玄甲营精锐扈驾!”
“臣(末将)遵旨!”两人毫不犹豫,高声领命。
“大军开拔之期,暂定七日后!粮草辎重,兵部、户部即刻着手调配,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相关官员立刻应命。
虽然觉得陛下再次亲征过于辛劳。
但见圣意已决,且思虑周详,群臣也不再劝阻,纷纷领命。
…………
退朝之后。
陈锦文径直去了皇后张嫣的宫中。
小陈敏正在榻上酣睡。
张嫣则在一旁轻柔地缝制着一件小衣,殿内氛围温馨静谧。
陈锦文走过去。
看了看女儿红扑扑的睡颜,眼中闪过一丝柔情。
他轻轻揽住张嫣的肩。
沉吟片刻后....
他还是开口道:“嫣儿,七日后,朕需再离京一段时日。”
张嫣闻言,手中的针线猛地一停。
她抬起头,美眸中瞬间盈满了担忧与不舍。
“陛下……这才回来多久?不足两月,怎的又要出征?此次是去往何处?危不危险?”
张嫣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语气急切。
“就不能……就不能派其他将军去吗?”
“朝中良将如云,何须陛下次次亲冒矢石?”
陈锦文轻叹一声,将她搂得更紧些,缓声说道。
“此次非比寻常。”
“倭寇肆虐沿海,屠我子民,朕必要将其连根拔起,永绝后患。”
“然....远征倭国,需渡重洋,非陆战可比。”
话说到这儿。
陈锦文的语气变的郑重。
“需觅得善于水战之将才,此事关乎重大。”
“朕若不亲往沿海勘察遴选,实在难以放心,廖二他们,陆战无敌,水战却非所长。”
张嫣依偎在他怀中。
听着他沉稳的心跳,知道他心意已决,且所言确有道理。
她沉默了片刻。
终究是识大体的女子,强压下心中的忧虑与不舍,轻轻点了点头。
“臣妾……明白了。”
“陛下乃天子,肩负四海,自有决断。”
“臣妾只盼陛下此行一切顺利,早日觅得良将,平定海疆。”
她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却努力挤出一丝温柔的笑容。
“臣妾和敏儿,在宫中等着陛下凯旋。”
陈锦文心中微暖,低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吻。
“放心,朕自有分寸。”
“待朕扫清海患,必还天下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陈锦文的目光,再次投向榻上熟睡的女儿,眼神坚定而深邃。
东海的风波,必将在他手中平息。
那遥远的岛国,也终将匍匐于大明的龙旗之下!
...................
夜里。
养心殿内烛火通明,檀香袅袅。
处理完一日政务的陈锦文,略显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内侍太监见状,小心翼翼捧来了一个紫檀木托盘。
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十几枚绿头牌,每一枚都代表着他后宫中的一位佳丽。
陈锦文的目光在牌子上缓缓扫过。
雪澜雅、柳如是……当看到“陈圆圆”三个字时。
他眼眸一亮,指尖在那光滑的牌面上轻轻一点。
“就她了。”
想起陈圆圆那柔媚入骨的风情。
吴侬软语的温婉....
以及能歌善舞的解语花性子...
陈锦文嘴角不由勾起一抹笑意。
远征倭国,路途遥远,海上时日漫长。
加之,军中皆是粗犷男子。
此番亲征,何不带一可心嫔妃同行?
既可红袖添香,排遣寂寥,亦可照料自己起居,岂不美哉?
再想到陈圆圆性情柔顺,体态轻盈,不似会晕船之人,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传旨,召陈圆圆侍寝。”
“另....告知于她,收拾些随身细软,七日后随朕一同出征。”
“嗻!”
内侍太监心领神会,躬身领命,快步退了下去传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