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高丽使者?
作品:《大明:开局满级箭术,杀敌爆属性》 让她心跳骤然加速,脸颊更是红的如同熟透的苹果。
陈锦文抱着她,大步走向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与欢愉的龙床。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关外盛京。
寒风呼啸,卷起地上残存的积雪,打在脸上如同刀割。
曾经的“龙兴之地”,如今弥漫着难以驱散的颓败与凄凉。
残破的宫殿在寒风中显得格外萧瑟。
多尔衮裹着一件厚重的貂皮大氅,独臂拢在袖中,空荡荡的左袖管被寒风吹的猎猎作响。
他站在王宫最高的露台上,灰败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疲惫与绝望。
北京惨败,损兵折将,连最后的根基之地也丢了,只能狼狈退回这苦寒的关外老巢。
曾经叱咤风云的大清摄政王,如今只剩下几千残兵败将,困守孤城,前途一片晦暗。
复国?谈何容易!
陈锦文那妖孽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寝食难安。
就在他望着铅灰色的天空,心中一片冰凉之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
“启禀王爷!”
一名心腹将领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高丽国…高丽国派使者前来,已至宫门外求见!”
高丽国?使者?
听到这话,多尔衮浑身剧震!
如同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微光!
他猛的转过身,那双原本死气沉沉,充满绝望的眼眸,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快!快宣!不…本王亲自去迎!”
他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溺水之人抓住浮木般的急切与狂喜!
高丽…这个一直以来,依附中原王朝的藩属国。
此刻突然遣使…莫非是天不亡我大清?!
多尔衮顾不上仪态,甚至顾不上那只空荡荡的袖管,脚步有些踉跄却又异常迅疾朝着宫门方向奔去。
寒风吹动他的大氅,猎猎作响,仿佛也吹散了些许笼罩在他心头的阴霾。
一丝名为“希望”的火焰,在他眼底深处,悄然复燃。
………….....
王宫偏殿,炭火烧的噼啪作响,总算驱散了殿内刺骨的寒意,却驱不散那股子破败的霉味。
多尔衮端坐在主位的虎皮大椅上。
他竭力挺直腰背,试图找回一丝昔日的摄政王威仪。
但他眉宇间的疲惫,和断臂带来的虚弱感,终究难以完全掩饰。
殿门被推开,寒风卷着几片残雪涌入。
高丽使者一身深青色官袍,头戴黑色纱帽,在两名清兵引领下,不疾不徐的走了进来。
使者面容清癯,留着山羊胡,眼神锐利中透着几分圆滑世故。
他目光飞快扫过殿内简陋的陈设,和多尔衮难掩憔悴的面容。
看到这些....
这高丽使者,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随即又被完美的恭敬掩盖。
他对着多尔衮,行了一个标准的使节之礼。
“高丽国使臣朴正焕,奉我王之命,拜见大清摄政王殿下。”
“愿殿下身体安康,大清国祚永延。”
礼节无可挑剔。
只是那“大清国祚永延”这几个字。
在此情此景下...
听来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讽刺。
多尔衮独臂虚抬,声音带着久居上位,刻意维持的威严。
“免礼!朴使节远道而来,辛苦了。”
“不知贵国王遣使至此,所为何事?”
多尔衮开门见山,目光如鹰隼般紧紧锁定着高丽使者,试图从对方细微的表情中捕捉真实意图。
朴正焕直起身,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和坦诚。
“回摄政王殿下,我王心忧天下,尤其关注中原局势变幻。”
“大明崇祯年间,朝纲崩坏,国力衰颓如江河日下。”
“这样衰弱的大明,自身都难保,又岂能继续充当宗主国,我高丽国自然便斩断了宗藩关系!”
话说到这儿。
朴正焕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的凝重起来。
“然近日,中原骤起惊雷!”
“听闻中原大地,崛起一位名叫陈锦文的年轻枭雄!”
“此人手段雷霆,重整破碎山河,竟在长安另立新明朝廷!”
“其兵锋之盛,短短时日,竟…竟连贵国雄踞之北京亦被其攻陷…”
说到这儿。
朴正焕的声音压低,带着一种同仇敌忾般的忧虑。
“我王闻之,夙夜忧叹,寝食难安啊!”
多尔衮独眼微眯,寒光一闪,冷哼一声。
“哼!区区一个黄口小儿陈锦文,侥幸得了些地盘,何足道哉?也值得贵国王如此忧心?”
“藩属小国,就是如此胆战心惊!”
多尔衮这话,带着明显的不屑和讥讽。
“哦?”朴正焕嘴角微微勾起一个极其细微的弧度。
他眼眶透着狡黠,声音却依旧平稳。
“若那陈锦文真如殿下所言,只是‘区区黄口小儿’、‘不足为惧’…”
说到这儿,朴正焕刻意停顿了一下。
然后他的目光,毫不避讳地扫过多尔衮空荡荡的左袖,以及他脸上难以掩饰的憔悴。
“敢问殿下,您为何会落得如今这般境地?”
“偌大的清国,八旗铁骑横扫天下,又怎会被这‘不足惧’之人,打的损兵折将,最终只能退守这关外苦寒之地?”
“放肆!!!”
多尔衮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猛虎,瞬间暴怒!
他仅存的右臂猛的拍在身旁的茶几上,“嘭”的一声巨响,震的杯盏跳动!
他灰败的脸因极致的愤怒和羞耻而扭曲涨红,眼眶中爆发出骇人的杀意,死死盯着朴正焕,声音如同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血腥气: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在本王面前如此狂吠?!”
“区区一个弹丸小国的使者,信不信本王现在就剐了你。”
“将你的人头送回高丽,让你那国王看看,挑衅本王的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