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组建情报网?

作品:《大明:开局满级箭术,杀敌爆属性

    “侍奉陛下,做陛下的女人?”


    左羡梅整个人瞬间僵住,捧着那枚温润羊脂白玉佩的手,指尖冰凉一片。


    方才认义父的温馨和暖意,刹那间被这突如其来的要求冲刷得七零八落。


    她感觉脸颊如同火烧,滚烫的热度一直蔓延到耳根,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挣脱束缚。


    她低下头,不敢再看史可法的眼睛。


    屋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令人窒息的尴尬。


    半晌....


    左羡梅才开口,她声音细若蚊蚋,带着难以抑制的羞赧和抗拒:


    “义…义父…您…您莫要说笑。”


    “羡梅…羡梅如今心如死灰,父亲新丧,大仇未报,扬州虽安,天下未定…实在…实在无心儿女情长之事。”


    “还望义父…望义父见谅。”


    她将玉佩紧紧攥在手心,仿佛那是唯一的支撑。


    史可法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但他并未显露分毫。


    反而立刻换上一副理解万分的慈父面孔,轻轻拍了拍左羡梅的手背。


    “是义父心急了,是义父心急了!”


    史可法呵呵笑着,语气极其温和。


    “女儿你说得对,大仇未报,岂能沉溺私情?”


    “是为父考虑不周,此事暂且不提,你眼下最要紧的,是安心将养身子。”


    “扬州城需要你,义父也需要你啊,等你伤势痊愈,精神头养好了,咱们再从长计议,如何?”


    听到这番话。


    左羡梅心中五味杂陈。


    既有对义父“理解”的感激,又有一丝挥之不去的异样感。


    她只能默默点了点头,低声道。


    “谢义父体谅。”


    史可法又温言嘱咐了几句安心养伤的话,这才拄着拐杖,在亲兵的搀扶下缓缓离去。


    房门关上。


    左羡梅看着手中那枚价值连城,却仿佛带着千钧重量的玉佩,久久无法平静。


    …………


    时间一晃,半月已过。


    扬州城在陈锦文坐镇下,秩序迅速恢复。


    残破的城防被加固,流散的百姓得以安置,惶惶的人心渐趋安定。


    陈锦文并未急于离开,他在等两件事:


    一是扬州彻底稳固。


    二是北方李定国的确切消息。


    厅堂内,气氛很是压抑。


    陈锦文端坐主位,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敲击着紫檀木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他面前,站着略显局促的高一功。


    “整整半个月了!”


    陈锦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沉甸甸的压力。


    “扬州战事已尘埃落定,鞑子溃退,多尔衮断臂逃窜。可北边呢?”


    “李定国带着朕的精锐,直捣黄龙,威胁鞑子京师老巢!”


    “现在情况如何?是胜是败?是进是退?为何没有半点军报传来?”


    高一功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抱拳躬身,声音带着几分无奈和惶恐:“陛下息怒!末将…末将已派了数波探马北上打探。”


    “只是…只是京师方向,鞑子封锁极严。”


    “咱们在那边的根基又浅,探子…探子几乎是寸步难行,能活着回来的寥寥无几,带回的消息也…也语焉不详。”


    高一功偷偷抬眼觑了下陈锦文的脸色。


    然后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定国那边…除非他主动派人送军情回来,否则…否则咱们这边,实在是…鞭长莫及,无从得知详细战况。”


    “这些日子收到的军情塘报。”


    “大多是南方各府县归顺,清剿残余鞑虏的,并无…并无定国那边的急报。”


    啪——


    陈锦文猛的一拍桌子,霍然起身!


    桌上的茶盏都震得跳了起来。


    “鞭长莫及?无从得知?”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


    “高一功,你是怎说的出这八个字?”


    “李定国领数万大军,如今动向不明,生死不知,这是多大的事?”


    “你们竟然连一点像样的情报都弄不到?”


    “斥候是干什么吃的?军情传递的渠道呢?都瘫痪了吗?朕要你们何用!”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疾风骤雨,劈头盖脸砸向高一功。


    此刻的高一功,被训得面红耳赤,脸颊滚烫,只能深深垂下头,不敢辩驳半句。


    他也委屈啊。


    打仗冲锋他在行。


    可情报这一块,本就是新朝最大的短板,非一日之功,也非他一员武将之责啊!


    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只剩下陈锦文因怒意而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高一功的头垂得更低了,几乎要埋进胸膛里。


    就在这时....


    书房门被轻轻推开。


    一身火红劲装的红娘子走了进来。


    她显然在门外已听到动静,英气的眉宇间带着一丝凝重。


    “陛下息怒。”


    红娘子抱拳行礼,声音清越,打破了僵局。


    她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高一功。


    然后转向陈锦文,语气沉稳的劝道。


    “陛下....情报不畅,并非高将军一人之过。”


    “此事,末将亦有过责。”


    她顿了顿,目光坦然的迎上陈锦文犹带怒意的眼神。


    “陛下,我军起于草莽,根基尚浅。”


    “以往活动范围多在山西,陕西,河南一带,情报网亦局限于此。”


    “如今陛下挥师南下,克扬州,控江南,疆域骤然扩大数倍。”


    “而京师远在千里之外,是鞑子在我华夏的核心之地,我们对其渗透不足,实乃情有可原。”


    红娘子的话条理清晰,点明了问题的关键。


    “情报一事,关乎战局成败,社稷安危。”


    “非是一军一将之责,实乃我军…不,是我新朝不足之处!”


    “随着陛下疆土日益辽阔...与鞑虏,南明余孽乃至其他势力的交锋愈加复杂。”


    “组建一个专门负责刺探,传递,汇总各方情报的机构,刻不容缓,此乃当务之急!”


    陈锦文听着红娘子冷静的分析。


    他胸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思索。


    红娘子的话,句句在理,点中了他的心结。


    他缓缓坐回椅子上,手指依旧敲击着桌面,但节奏已不如刚才那般急躁。


    “红将军所言甚是…”


    陈锦文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眼神锐利的扫过高一功和红娘子。


    “情报,乃国之耳目!”


    “耳目不明,如同盲人骑瞎马,这样下去太危险了!”


    “组建专门的…嗯,就叫‘军情司’吧!”


    “此事,必须提上日程,越快越好!”


    他承认了情报的重要性,也认可了组建专门机构的必要性。


    然而...


    一个现实的问题立刻摆在了面前。


    陈锦文眉头再次拧起,手指按在太阳穴上揉了揉。


    “只是....这军情司主事之人,该由谁来担当?”


    “既要绝对忠诚可靠,又要心思缜密,胆大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