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商议
作品:《大明:开局满级箭术,杀敌爆属性》 他几乎是跑着穿过长长的宫道。
夕阳的余晖给朱红宫墙镀上一层金边,却暖不了他胸腔里擂鼓般的心跳。
张嫣寝殿的门虚掩着....
陈锦文一把推开。
此刻的雪澜雅,抱着小陈蒙立在榻边。
见陈锦文进来。
雪澜雅抿唇一笑,眼中满是了然的笑意。
“嫣姐姐方才还念叨陛下呢。”
说罢....
雪澜雅将孩子往怀里拢了拢,随后对陈锦文眨了眨眼。
“蒙儿困了,臣妾先带他回去。”
“就不搅扰陛下和嫣姐姐了!”
话说完。
雪澜雅便抱着咿咿呀呀的小皇子,领着宫女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临了,还细心将殿门轻轻带上。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余熏炉里百合香袅袅升腾。
张嫣半倚在锦缎引枕上,身上盖着薄薄的云锦被。
她脸色依旧带着大病初愈般的苍白,可那双好看的眸子中,却像落进了揉碎的星辰,亮的惊人。
“陛下……”
她刚开口,声音便哽住了。
张嫣慌忙用手背去擦眼角。
结果...
却是越擦泪水越多。
最后竟控制不住的抽泣起来,肩膀微微耸动。
陈锦文几步抢到榻边坐下,想也不想便将她整个拥入怀中。
张嫣身上熟悉的馨香混着淡淡的药味扑面而来。
陈锦文收拢手臂,力道大的几乎要将她揉进骨血里,下颌抵在她柔软的发顶。
“莫哭,嫣儿,莫哭…这是天大的喜事!”
“妾身…妾身…”
张嫣伏在他肩头,泪水瞬间浸湿了他玄色的常服前襟,滚烫一片。
她语不成句,断断续续的哽咽道。
“三十多年了,妾身以为…以为这辈子都…都…”
她猛的抬起头,泪眼婆娑却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定。
她的双手下意识的护住自己依旧平坦的小腹。
“不管多难,不管怎样,妾身一定要把我们的孩子,平平安安的生下来!”
“这是…这是陛下给妾身的恩典,是老天爷开眼!”
这些天因“朱由崧之死”而横亘在两人之间那点疏离与不自在。
此刻,早已被冲刷的干干净净,消弭无形。
张嫣还是那个全心依赖着他的女子。
他陈锦文,亦是她可依可偎的夫君。
..............
听到张嫣这番动情的话语。
陈锦文轻轻捧起她的脸,用自己的手,拭去眼前佳人那不断滚落的泪珠。
“嫣儿,这是我们的孩子!”
“朕要我们的孩子,顺顺利利的出生,更要你平平安安。”
说着...
陈锦文低下头,轻轻吻在张嫣额头。
“朕想好了,若将来生的是男孩,就叫陈文,取文德昭彰,经纬天地之意。”
“若是女孩....”
陈锦文顿了顿。
看向张嫣盈满水光的眼睛,声音愈发柔和。
“女孩的话,就叫我们的长公主陈敏,愿她聪慧敏捷,一生顺遂无忧。嫣儿,你说可好?”
“陈文…陈敏…”张嫣喃喃的重复着这两个名字。
像是要将它们刻进心里去。
她的泪水渐渐止住。
唇角也一点点弯了起来,那笑容如同冲破阴云的皎月,带着初为人母的羞涩与难以言喻的幸福光辉。
她将脸重新埋进陈锦文坚实的胸膛,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轻轻应道。
“好,都好…陛下起的名字,都好听。”
两人依偎着说了许久的话。
陈锦文细细问了太医诊脉的情形,又反复叮嘱她务必静养,不可劳神。
窗外天色渐暗。
宫灯次第亮起,将寝殿染上一层暖融的光晕。
想到蠢蠢欲动的多尔衮,陈锦文心中那根弦又绷紧了。
他不能时时刻刻守在张嫣身边。
这深宫虽大,却也需万全保障。
“嫣儿...”
陈锦文扶她躺好,掖了掖被角,神情转为郑重。
“朕再调拨四名稳妥的宫女,两名精干老成的太监到你宫里听用。”
“饮食起居,一应汤药,皆由他们经手。”
“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万事皆以你与腹中皇儿为重,若有半点不适,立刻传召太医,不可耽搁,明白吗?”
看着陈锦文眼中不容置疑的关切。
张嫣心头暖流涌动,顺从的点点头:“臣妾明白,谢陛下周全。”
陈锦文又坐了好一会儿。
直到确认她倦意袭来,呼吸渐渐平稳。
这才在她光洁的额上,又印下一个轻柔的吻,然后恋恋不舍的起身离去。
殿门在他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内室的暖香。
陈锦文站在廊下....
望着长安城上初升的星辰。
他深吸了一口微凉的夜风,胸中激荡着初为人父的喜悦与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
夜色深沉。
紫宸殿偏殿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巨大的牛皮舆图占据了整面墙壁,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山川河流,城池关隘。
陈锦文端坐主位,面色已恢复沉肃。
李定国、高一功、桑奴、廖二几员心腹大将分列两侧,神情凝重。
智囊兼军事的赵明诚,站在一旁,眉头紧锁。
“多尔衮这条老狗,吃了长安城下的大亏,折了吴三桂和阿敏,阿巴泰,竟还不死心!”
高一功一拳砸在铺着地图的长案上,震得烛火摇曳。
“想趁我大军未及南顾,南下捡南明这块肥肉?他做梦!”
桑奴接过话茬,声音带着草原特有的粗粝。
“陛下,给我两千精骑!”
“末将愿为先锋,星夜南下,在淮河边上给鞑子迎头痛击!”
“让鞑子知道知道,我大明的刀子还利不利!”
廖二更是双目圆睁,声若洪钟。
“咱怕他个鸟鞑子,他敢伸爪子,咱就给他剁了,陛下,您下令吧,末将这就点兵!”
众人七嘴八舌。
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殿内弥漫着一股灼热的战意....
一直沉默的李定国,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锁住舆图上“京师”的位置。
李定国霍然抬头,眼中精光爆射。
他手指如铁钉般,重重戳向那个代表着清廷中枢的标记:“陛下....诸位!”
李定国的声音不高。
但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冷静说道。
“鞑子主力若倾巢南下,其根本之地——京师必然空虚!”
“此乃千载难逢之机,何须千里迢迢去江南之地,与他玩捉迷藏?”
说着...
李定国猛的站直身体,手指从“京师”划向代表己方的长安,气势如虹道。
“末将请命,亲率一支奇兵,自山西出井陉关,直插燕京!”
“趁多尔衮那狗贼在江南扑腾,我们给他来个釜底抽薪,一举端了他在中原的老巢!”
“夺回京师,光复旧都,此乃上策!”
“好!”
“定国说得好,当真是妙计。”
“端他在中原的老窝,看他还怎么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