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朕,准了!

作品:《大明:开局满级箭术,杀敌爆属性

    入宫?


    侍奉大明新朝的帝王?


    那位年轻,相貌俊朗,气度非凡的皇帝陈锦文?


    这个念头太过突然,也太过沉重。


    陈圆圆下意识的低下头,手指绞着了素白的衣角,声音低的几乎听不见,带着苦涩和自嘲。


    “小宛,你莫要取笑我…我…我与吴三桂的事,天下皆知,我早已声名狼藉。”


    “陛下……陛下乃真龙天子,圣明烛照,岂会容我这等……这等身份尴尬之人留在宫中?”


    “若真那般,岂不是污了宫闱清名,徒惹天下人耻笑陛下?”


    陈圆圆的话语中,充满了根深蒂固的自卑与对未来的绝望。


    吴三桂虽死,但早已成为她无法摆脱的烙印。


    柳如是静静的听着,敏锐的捕捉到陈圆圆话语中的关键——她没有直接拒绝,只是担心陛下不容!


    这便有了转圜的余地。


    柳如是眸中精光一闪,她伸手轻轻覆在陈圆圆冰凉的手背上。


    “圆圆,此言差矣。”


    柳如是语气沉稳,开始剖析利害,试图打消她的顾虑。


    “你且细想,前几日长安城危如累卵,若非你在城头之上,给了皇后娘娘和守军喘息之机,焉能支撑到陛下神兵天降?”


    “此乃护城大功,陛下心中岂能无感?这是其一!”


    话说到这儿。


    柳如是顿了顿。


    她看向陈圆圆的眼眸闪过一丝亮光,继续柔声道。


    “其二,陛下心胸宽广,非常人可比。”


    “过往种种,孰是孰非,陛下自有明断。”


    “那人罪孽深重,已得其所终,那是他咎由自取。”


    “你陈圆圆,自始至终不过是个身不由己的可怜人,是乱世飘零的浮萍,何错之有?”


    “陛下他,又怎会因吴三桂的过错,而迁怒于你一个弱女子?”


    柳如是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了然。


    随后....


    柳如是嘴角微翘,打趣道。


    “这第三嘛…我们圆圆这般倾国倾城的容貌,放眼秦淮,乃至整个天下,又有几人能及?”


    “陛下正当盛年,龙章凤质,亦是血肉之躯的男儿。”


    “英雄难过美人关,古来如此。”


    “似你这般的绝色佳人立于眼前,试问世间有几个男人能抵挡的住,陛下他,终究也是个血气方刚的男人…”


    说完。


    柳如是拍了拍陈圆圆的手背。


    “只要你愿意,剩下的事,自有我和小宛替你铺好....”


    柳如是这番话说的入情入理。


    既有对功劳的肯定,又有对皇帝心胸的信任。


    更巧妙的利用了男人本性,将陈圆圆最大的顾虑——皇帝的态度,以一种近乎“理所当然”的方式化解了。


    陈圆圆被说的心旌摇曳,脸上红晕更深,如同初绽的桃花染上了晚霞。


    她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辩解什么:“可是…我…”


    “没有可是啦!”


    董小宛立刻打断她,像只欢快的小鹿般跳起来,脸上是计谋得逞的得意笑容。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香君姐姐那边也包在我身上,你就安心等着好消息吧!”


    董小宛语速飞快。


    根本不给陈圆圆再开口拒绝的机会。


    柳如是也含笑起身。


    “圆圆,你好好歇息,莫要多想,万事有我二人。”


    二女配合默契。


    不等陈圆圆回过神,更不给她拒绝的机会,便已轻快的飘出门外。


    只留下素衣佳人独自对着摇曳的烛火,心绪如潮水般翻涌不息,脸颊滚烫,久久无法平静。


    ………………


    御书房内,紫檀大案上堆叠着各地呈报的文书。


    陈锦文正凝神批阅一份关于山西安置流民的奏疏。


    这时候....


    一阵熟悉的,清雅中混合着甜香的微风悄然拂入。


    陈锦文不用抬头,嘴角已不自觉微微上扬。


    “陛下万福。”


    柳如是和董小宛盈盈拜倒,声音一个清越,一个娇糯。


    “平身。”


    陈锦文放下朱笔,目光带着几分温和的询问扫过二女。


    “如是,小宛....可是有事?”


    他注意到董小宛今日格外安静,小脸微红,眼神躲闪,一副欲言又止的娇羞模样。


    柳如是抬眸,唇边含着温婉的笑意,仪态端庄的上前一步。


    “回禀陛下,妾身与小宛妹妹前来,确有一事相求,是…是为陛下举荐两位德才兼备的佳人。”


    哦?


    举荐德才兼备的佳人?


    听到这话。


    陈锦文顿时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柳如是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而柔缓。


    “其一,乃是李香君。香君才情斐然,品性高洁,虽遭朱由崧那恶贼百般摧残,然其心志坚贞不屈,令人感佩。”


    “如今她伤势在太医精心调理下已近痊愈,然其孤苦无依,天下之大,实无安身立命之所。”


    “妾身等观其心性,温婉和顺,实乃良配。”


    “恳请陛下垂怜,允其入宫侍奉。”


    陈锦文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日刑房中。


    李香君遍体鳞伤,却依旧透着倔强的苍白面容。


    想到这些。


    陈锦文心中微微一叹,点了点头。


    “香君姑娘…确是不易,此事,朕允了。”


    陈锦文顿了顿。


    目光转向旁边绞着手指,脸蛋越来越红的董小宛,带着一丝笑意询问道。


    “那另一位呢?莫不是……陈圆圆?”


    “正是!”董小宛像是终于被点到了名,猛的抬起头。


    “陛…陛下…圆圆姐她……她……”


    平日里的伶牙俐齿的董小宛,此刻面对陈锦文的目光,羞的说话都不利索。


    柳如是见状,忍着笑,从容的接过话头。


    “还请陛下明鉴。”


    “圆圆她身世飘零,一路坎坷,然其容貌倾国,心性质朴纯善。”


    “长安一战,她在城头之上,无形中牵制了吴三桂的心神,使其错失破城良机,于我守军而言,实有莫大助益,此功不可没。”


    “如今她为前尘戴孝,心怀感念陛下准其全节之恩,更感念陛下救她姐妹于水火之德。”


    “妾身观其心意,圆圆她对陛下亦是敬慕有加,绝无半分排斥。”


    “恳请陛下念其孤弱,亦将其收入宫中。”


    柳如是这番话。


    将陈圆圆的“功劳”点明。


    又强调了她对皇帝的“敬慕”和“感念”。


    更隐晦的表达了陈圆圆的意愿(绝无排斥),可谓滴水不漏。


    听完这番话。


    陈锦文手指无意识的轻叩着光滑的紫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脸上浮现出一丝犹豫。


    李香君还好说。


    但陈圆圆…


    这个名字背后牵连着吴三桂,牵连着山海关,牵连着太多敏感的历史印记。


    纳她入宫,朝野上下会如何看待?


    史笔如刀,又会如何书写?


    御书房内一时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噼啪爆出细微的灯花。


    董小宛紧张的偷眼瞧着陈锦文的神色。


    见陛下沉默。


    董小宛心中大急,也顾不得害羞了,鼓起勇气,声音带着娇憨的急切。


    “陛下,圆圆姐真的很可怜,她……她心里其实很感激陛下的!”


    “而且…而且…”


    董小宛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


    “而且圆圆姐那么美艳动人,陛下…陛下您难道不喜欢美人嘛?您就答应了吧!”


    看着董小宛急的快要跳脚的模样。


    再想到陈圆圆那清丽绝俗,我见犹怜的容颜……


    说不心动,那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