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雪澜雅要生了?

作品:《大明:开局满级箭术,杀敌爆属性

    清军营盘森严有序,壁垒分明,刁斗森严,透着一股铁血的冰冷。


    南明军营则显得混乱不堪,帐篷歪斜,士卒喧哗,篝火旁甚至隐隐传来赌钱和调笑的声音,与其说是军营,不如说是个临时的集市。


    两支大军的营盘相隔数里,彼此间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警惕和难以言喻的尴尬。


    一时间...


    长安城下,三方鼎立,战云密布!


    清军的黑色。


    南明的明黄。


    与长安城头新立的“明”字旗帜,在苍茫大地上形成了诡异而危险的三方阵容。


    城头之上。


    廖二扶着冰冷的城垛,望着城下那密密麻麻,望不到尽头的敌军营帐。


    “呸....他娘的,鞑子来了八万,南边那个蛤蟆皇帝也带了四万杂鱼!”


    “这是看咱们刚立国,想合伙来捡便宜啊!”


    李定国身姿挺拔如松,按剑而立,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过城下,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凝重。


    “鞑子此番是倾巢而出,志在必得。”


    “吴三桂、阿敏、阿巴泰皆非庸手。”


    “南明虽不足虑,但四万人聚在城下,也是麻烦。”


    “陛下,此战…凶险异常!”


    高一功、王大川等将领也围拢过来,脸上都带着忧色。


    新朝初立,根基未稳,就要面对两路强敌的夹击,压力如山。


    陈锦文的目光从城下那喧嚣混乱的南明营盘,缓缓移到杀气腾腾的清军大阵。


    最后又落回自己脚下这巍峨厚重的长安城墙。


    他脸上没有丝毫惊慌,反而露出一抹近乎轻蔑的淡然笑意。


    他伸出手....


    手指缓缓抚过那冰冷坚硬,带着岁月风霜痕迹的古老墙砖。


    “哼,都是些跳梁小丑罢了。”


    他的声音不高。


    却清晰的传入身边每一位将领耳中。


    “这多尔衮,以为倾尽主力便能压垮朕?”


    “朱由崧那蠢物,以为御驾亲征就能夺回他所谓的‘正统’?”


    “正统,从来不是由姓氏决定,而是由老百姓认可决定!”


    陈锦文带着一丝睥睨天下的冷冽说道。


    “他们来的正好,省得朕日后一个个去找。”


    随即.....


    他猛的转身,目光扫视着麾下众将:“传朕旨意!”


    “第一,四门紧闭,外城守军依托城防,固守待机!滚木礌石、金汁火油、强弓劲弩,给朕备足!朕倒要看看,鞑子的血肉之躯,能填平朕几道护城河!”


    “第二,内城军卒,随时听候调遣!伤药、饭食、饮水,务必供应无缺!告诉儿郎们,此战关乎新朝存续,更关乎身后的父母妻儿!”


    “第三,令桑奴、红娘子所部精骑,隐于西门瓮城之内,人不解甲,马不离鞍!时机一到,朕要他们如利刃出鞘!”


    一道道命令清晰、果断的传达下去。


    众将脸上的忧色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被陈锦文强大的自信所感染的战意。


    “末将遵旨!”


    李定国、廖二等人轰然应诺,声音斩钉截铁。


    紧张而有序的战备,在长安城内外迅速展开。


    城头上....


    士卒搬运守城器械的号子声、军官严厉的呼喝声、弓弩上弦的咯吱声交织在一起。


    城内...


    预备队集结的脚步声,后勤辎重运送的车轮声,铁匠铺里日夜不停的打铁声,汇成一首激昂的战歌。


    整个长安城。


    此刻如同一架精密而庞大的战争机器,在陈锦文的命令下高速运转起来。


    ...................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缓慢流逝。


    清军大营中,沉重的号角声开始此起彼伏,如同巨兽苏醒的咆哮。


    一队队身披重甲的步卒开始在前沿集结。


    巨大的攻城云梯,包裹铁皮的冲车,闪烁着寒光的盾车被缓缓推向前方。


    炮营阵地上,黑洞洞的炮口被调整着角度,对准了长安高大的城墙。


    吴三桂、阿敏、阿巴泰的身影出现在阵前。


    清军的战鼓开始擂响,咚!咚!咚!


    鼓声沉重如闷雷,震的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与此同时。


    南明大营也骚动起来。


    朱由崧被一群太监七手八脚的扶上临时搭建的,装饰华丽的观战高台。


    他肥胖的身体裹在沉重的金甲里,显的异常滑稽。


    他挥舞着象征皇权的宝剑。


    然后对着下方乱糟糟的军队嘶喊着什么,但在震天的战鼓和喧嚣中,他的声音显的那么微弱可笑。


    马士英站在他身侧,脸色惨白。


    .....................


    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天地肃杀之际。


    长安城中心...


    巍峨宫禁的深处,一声凄厉到足以撕裂人心的痛呼,穿透了层层宫墙,尖锐的刺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战前寂静!


    坤宁宫偏殿。


    雪澜雅的寝宫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殿内弥漫着浓重的中药味...


    数名经验丰富的稳婆,围在巨大的凤榻边,个个满头大汗,神色焦急。


    “娘娘...”


    用力啊,再用力些,看到头了!”


    一个稳婆嘶哑着嗓子喊道。


    “热水,快...再换热水来!”另一个稳婆急声吩咐着宫女。


    雪澜雅躺在层层锦褥之中,原本英气勃发的脸庞此刻苍白如纸,布满了豆大的汗珠。


    皇后张嫣不顾身份,紧紧握着雪澜雅冰凉的手,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和心疼。


    “澜雅妹妹,坚持住...孩子就要生了!”


    “陛下…陛下就在外面!”


    “为了陛下,为了孩子,你要撑住啊!”


    张嫣眼圈通红,强忍着泪水。


    柳如是、高桂英、董小宛等妃嫔也焦急的守在外间,坐立不安。


    董小宛更是紧张的小脸煞白,双手紧紧绞着衣角。


    此刻的陈锦文,并未在城头。


    当那声凄厉的痛呼隐约传来时....


    他毫不犹豫将城头指挥权,全权交予李定国和赵明诚。


    自己则带着一队亲卫,以最快速度赶回宫中。


    此刻....


    他正肃立在寝殿外间的门廊下。


    殿内雪澜雅一声声的痛呼,和稳婆们焦急的呼喊,如同重锤般,一下下狠狠敲击在他的心上。


    他负在身后的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出青白色。


    这位刚刚登基,面对城外十数万敌军也面不改色的帝王,此刻眉宇间却布满了无法掩饰的焦灼。


    陈锦文来回踱步的频率越来越快。


    他玄色披风的下摆,随着他的动作急促的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