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祁同伟:江主任,这话深刻啊

作品:《以祁同伟的名义,与赵蒙生当战友

    结果,上来这个江辰就油腔滑调。祁同伟也不跟他客气了,直言不讳说道:


    “江主任,您真是太客气了,不过啊……”


    “不过还真有个事情,想麻烦你一下。”


    “我们吕州在京海搞了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想着,背靠你们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沪市,看看能不能借点东风。”


    江辰何等聪明,一听就知道了。这高育良已经不止一次给他打过电话了。


    高育良甚至最早设想是,和沪市一起共建这个开发区,这个方案沪市市委没有通过,所以后面就换着法子,想从沪市引荐一些企业,落地开发区。


    这件事情,缠了江辰几个月了,江辰一直是半推半就,不答应也没拒绝。


    没拒绝因为是看在高育良曾经是老师的面子上,不答应,就是因为,开发区落地的京海市,投资风险等级较高。


    说白了,就是乱。


    京海原本就黑恶势力很猖獗,后来赵瑞龙又来搅局,背靠着赵家在京海快速做大。


    京海的地理位置特殊,毗邻沪市,这些年,通过接轨沪市,承接沪市的一些外溢的“特殊消费”需求,慢慢有了沪市的后花园一称。


    经济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京海作为吕州的县级市,却占了吕州市GDP的三分之一,可见这些年,京海发展的有多快。


    高速发展下,物质条件不断丰富,自然就容易滋生腐败。


    这是历史的铁律。


    苦的时候,大家都吃不饱,自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旦,慢慢富足起来,吃得饱了,就会想着怎么一直吃饱,甚至吃好。


    这是人的本性。人归根结底是自私的生物。


    所以,这京海有黑恶,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企业落地投资建厂,还是希望有一个稳定的营商环境的,黑恶猖獗,多少会动摇这些外资企业的信心。


    所以,江辰也就是能拖则拖。


    还有一个江辰一直没答应来访磋商合作,就是因为,他已经了解过了,这个所谓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只是停留在文件上。


    连拆建、基建都没有完成。


    所以,这一系列问题,江辰一直没有行动,这会好兄弟祁同伟既然要来当说客,江辰也就直言不讳了。


    “祁书记,我猜,你是刚来吕州市,对一些情况还不了解。”


    “我建议您啊,先下基层走访走访,调研调研。”


    “好好看看吕州和京海,调研一下营商环境,看看基础设施。”


    祁同伟也是老狐狸了,这一听,就知道问题了。


    确实,他是刚刚到吕州才两天,对吕州的了解不深,现在能掌握的多数是高育良那里听来的,或者其他同事口中了解的。


    这一下,算是被江辰揭短了。


    江辰是在嘲讽他,没有任何实践和调研,就着急帮人站台拉关系。


    这是很忌讳的,如果不是真兄弟,那么这机会就这么一次,你都不清楚情况,就急着站台,透支人情。


    让大家都难办。


    就拿这吕州的开发区来说,根本就没办法投资,江辰带着沪市的投资团来了,也是白搭,最后投资了信任和人情。


    搞得大家都下不来台。


    若不是江辰把祁同伟当真兄弟,才会这么直接了当的提点,如果是一般关系,江辰随便打个马虎眼,比如下次一定,就糊弄过去了。


    而且,江辰这三句话,一句废话都没有,都是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


    祁同伟立马认识到了错误,立即回道:


    “江主任,这话深刻啊。”


    “我工作不到位了,我的问题,我改。”


    “我这就去调研、了解清楚。”


    “感谢你对我工作的批评和指正。”


    这下,电话那头的江辰倒是又调皮起来,笑呵呵说道:


    “哎呦,祁书记,您言重了,我哪敢呢。”


    “不过啊,话说回来,我们沪市确实在考虑将一批传统的制造业整体搬迁出来。”


    “只不过嘛,企业你也知道的,重利益,同时,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营商环境。”


    祁同伟一听,眼前一亮,这是半买半送了,江辰算是在送大礼包了。


    但是,后半句才是重点,意思就是要提供良好的盈利和营商环境。


    也就是说,京海市营商环境不行。


    祁同伟当然是能抓住重点的,立即表态:


    “江主任,您放心,给我6个月,我一定还您一个太平京海。”


    江辰笑呵呵,打趣道:


    “哎呦,祁书记,您又言重了,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主任,我就是随口说说。”


    “您别太当真了。”


    “不过,下个月底,我们市委是在商量,想要外溢搬迁传统制造业。”


    “周边几个县市,我们都在考虑,你们吕州的京海倒时也可以来看一看的,调研调研。”


    江辰这话就是在告诉祁同伟,6个月太久了,最多两个月!


    错过了这波窗口期,后面你还想招商引资,就难了。


    而之所以,俩人这么弯弯绕绕打暗语,不直接明说,还是那句话。


    在其位,谋其职。


    大家现在是为工作出发,自然是实事求是,只有双方得利,后续才能开展,才能稳健走长远,私交可以用,但是不能说死。


    还有就是,两个人都聪明人,点到为止即可。


    祁同伟一听,这又是一个惊喜啊,他立马表态:


    “好的,江主任,你是在给我惊喜啊。”


    “我现在就立马动起来!”


    “下个月,我再诚挚邀请您,率代表团参观调研。”


    ……


    挂了电话,祁同伟一秒都不耽搁。


    江辰提到的都是刀刀见血的事情,他确实是怠慢和疏忽了。


    祁同伟立即让秘书去拿来了近五年京海的一些日志和资料,迅速熟悉起来。


    同时,让秘书徐枢宇安排行程,明天就开始下基层调研和走访。


    江辰的玩笑话,醍醐灌顶,他调来的主要用意就是发展这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结果,他自己什么情况都没了解透彻,就想着拉关系,搞投资。


    这是大忌。


    他自然要先花时间,了解当地的情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更何况,祁同伟现在的抬头是吕州市专职副书记,同时还兼着吕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第一书记的头衔。


    而这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在京海市,祁同伟还没去过,这确实不合适。


    祁同伟花了半天,认真看了京海市近五年的发展日志,越看越发现,里面的水很深。


    京海市,竟然是省直辖县,吕州市只是代管,而最发达的产业竟然是餐饮和服务业。


    同时,他还发现,京海这五年里,多个重大的商业项目,都有赵瑞龙的影子。


    牵头的企业是惠龙集团。


    这惠龙集团,祁同伟是知道的。


    最早是由赵立春的二女儿赵小慧创立的,之后小儿子赵瑞龙一起加入了。


    这赵瑞龙,祁同伟也知道,甚至照过面,还有点交情,赵小慧,祁同伟也听说过。


    只是,祁同伟有一点不理解。


    赵立春为什么将儿子赵瑞龙也安排到商业这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