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彼此都在被迫营业

作品:《以祁同伟的名义,与赵蒙生当战友

    确实是让他疲惫不堪。


    但是这李达康亲自为他开门。


    孙连城一下也是摸不着头脑,有点接不住这突如其来的状况。


    前两天在沪市的时候,就有人跟他说起了,开发区调来了一位干将,正是李达康。


    对于李达康,孙连城虽算不上熟识,但他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


    毕竟,李达康曾是大名鼎鼎的赵立春的秘书。


    在汉东省G扬,你可以对某个厅长不太了解,但要是不知道李达康,那可就太没Z治觉悟了。


    所以,按照常理,像李达康这样有着深厚背景的人物,理应是他孙连城为对方开门才是。


    如今这局面,着实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孙连城也不管了,人是一下子就醒了,赶忙从车里钻出来。


    一脸受宠若惊的笑容,双手紧紧握住李达康的手,说道:


    “哎呦,李主任,你这是让我受宠若惊啊!”


    “这开发区里,咱俩本应不分伯仲,你这亲自给我开门,可真是折煞我啦。”


    李达康紧紧握着孙连城的手,连连摇头,眼神中满是诚恳:


    “孙主任,你可别这么说。在开发区,你就是主心骨,是定海神针啊!”


    “这开发区的发展,离不开你的经验和智慧。”


    “你放心,接下去的工作,我全力配合你。你有什么安排,尽管吩咐,我绝不推脱。”


    孙连城听了李达康的话,心里一下子慌了神。


    在来之前,他就听闻李达康在G扬作风强硬、行事霸道。


    李达康在金山县多年,当时就有句话传出来:


    他李达康到哪里,就是哪里的一把手。


    可如今,眼前这个李达康却如此谦逊有礼,与传闻中的形象大相径庭,这让他不禁有些疑惑。


    孙连城强装镇定,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李主任,你太客气了。你可是有着丰富经验和卓越能力的人,以后咱们还得多相互学习,共同把开发区的工作做好。”


    李达康谦虚地连连摆手,笑着说:


    “孙主任,是你太别谦虚了。”


    “我两天前就来了,带着干部去开发区转了转。”


    “唉呦,那是真当大开眼界啊!这开发区建设得那叫一个好啊。”


    “道路宽敞笔直,厂房鳞次栉比,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连那绿化带修剪得都是整整齐齐,处处都彰显着现代化的气息,我相信,这绝对是我们汉东省的标杆啊!”


    “我得像你好好学啊。”


    孙连城心里有些忐忑,他不知道李达康这番话是真心实意,还是另有深意。


    但此刻,他也只能先应承下来,毕竟以后还要在一起共事。


    此刻,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发区大门口。


    李达康与孙连城双手紧紧相握,寒暄个滔滔不绝,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李达康心里其实打着小算盘,他虽初来乍到,却也深知官扬的水深莫测。


    眼前这孙连城,他摸不清对方的背景,但是赵立春都这么提点了,肯定不会错。


    那他自然是放低了姿态,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容,言语间尽是对孙连城的夸赞与敬意。


    而孙连城,同样也是一头雾水。


    他望着眼前这个传闻中作风强硬的李达康,心中满是疑惑,完全摸不清对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实在是没想到,他的背景竟然这么硬,硬到赵立春都欲言又止,让李达康别瞎打听……


    他虽然也记得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匆匆见了一位来自京城的将军。


    那时候,是李爱国陪同过来的,而那时的孙连城还只是光明区建设局的副科长,主要负责开发区的基建工作。


    而且,那次就是一个普通的交流活动中,甚至是偶然,孙连城和他们得以坐下来面对面交谈。


    期间,孙连城向将军讲述着开发区的规划和建设情况。


    将军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表示赞许,还鼓励他要好好干,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


    孙连城当时只觉得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副科长,竟能得到将军如此的关注和勉励。


    不久之后,孙连城的人生便迎来了转折,他被提拔为了科长。


    他心里明白,自己能有这样的晋升,多多少少肯定是受到了那位将军的影响。


    毕竟那天,将军在区长面前表扬了他几句,工作扎实。


    这种话本就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连城借着东风升职了,自然是感恩的。


    只是这恩,他都没地方感。


    他是更想不到,那位将军竟然一直在暗地里默默地帮助他,时不时给他铺铺路。


    这五年,他破格提拔了两次。


    明面上,一次是李爱国在市委上提出来的,最近的这次是省委书记宋雨涵和副省长阎恒强提的。


    但是,背后其实都有祁连山和赵立春电话帮助通气的。


    否则不可能这么顺利。


    当然,孙连城自己也争气,开发区的基建做得很扎实。


    可以这么说,这个开发区就是孙连城一砖一瓦,一点点建起来的!


    因此,破格提拔到了副主任。


    后来,张国军事件,正好撞在了他眼皮子底下,那孙连城能不抓住嘛。


    果断行动,用计拖住了张国军,立了大功。


    这两次提拔,有孙连城自身努力,也有运气的成分,当然背后是祁连山跟赵立春的电话线。


    只是,现在的孙连城还没有想到。


    主要是,他也想不到,一个这么大的人物,真的就时常记得他,有机会是真帮他出面运作。


    他到现在还以为,一直是李爱国在帮他,已经去谢过李爱国好几次了。


    李爱国也知道,祁连山一向低调,也就没拆穿。


    就这样,闹了个小乌龙,孙连城一直以为自己的靠山是市委的李爱国。


    那他见省委书记的前秘书李达康这么热情,他是有点发虚的。


    一时间,摸不着门路。


    这俩人就这样,彼此隔着一层朦胧的纱窗,李达康看不清孙连城背后的高山,孙连城是不知道自己背后的高山这么高。


    彼此摸不清门路,孙连城只能表面上保持着镇定,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与李达康继续寒暄着。


    “李主任太夸张了,成绩离不开省委的指导,市委和区委的大力支持,不是我孙连城的功劳。”


    “不过啊,开发区现在是蒸蒸日上。”


    “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让开发区成为汉东省的一张亮丽名片。”


    李达康一听,咱们一起干,那是当即表态:


    “好啊!孙主任,你放心,我指哪我打哪!绝不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