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小小年纪的你,让我刺杀卫昭

作品:《进京寻亲,被哥哥死对头宠翻天

    江夷欢道:“崔相之所以害我父亲,是因为我父亲欲废察举制,妨碍了崔家的利益。他既已死,就把崔家抄了吧,所得之钱,用于秋闱。”


    江千里义不容辞:“此事交由我。”


    他率军抄家,将相府的匾额摘下,其家产充公,崔氏虽盘根错节多年,但说落败也快。


    京中世族无不心惊肉跳,好个平原王!顶级世族崔家,她说抄家就抄家。


    数月后,秋闱举办。


    书生们奔向走告:“今年主持科举的,除了礼部侍郎,还有孙大人,江大人。”


    孙峻臣虽是酷吏,但公正无私,而江千里是寒门贵子的代表。


    他们对这扬科举寄予厚望,打算考中后,去抱孙峻臣或江千里的大腿,由他们引荐做官。


    放榜日,众人早早挤过去,榜刚贴上,忽然有人道:“卫少傅来了,都让开!”


    “他来做什么?眼下又没太子,他哪门子的少傅?”


    “你管得真宽,信不信他弄死你?”


    卫昭下马后,来到榜前,方才还嘴硬的人忙让开。


    他望向榜单,大声念出来:第一名,萧扶光!


    围观之人傻眼,萧扶光?萧扶光是——


    卫昭自豪的唏嘘一阵儿,跑回东宫给江夷欢报喜。


    舅公舅婆乐得见牙不见眼,整治一桌十分丰盛的饭菜,捧出自己酿的甜米酒,给她庆祝。


    江夷欢笑道:“卫昭啊,你当年在榜上是第几?”


    卫昭神色古怪,“...我,我没在榜上。”


    “啊,你落榜了?”


    卫昭:“...也不叫落榜吧?就是,就是——”


    孙峻臣瞥他,“卫家嫡公子何须参加科举?他由察举制入仕。”


    卫昭冷笑,“哟,孙叔叔,你不也由察举制入仕?你就参加过科考?”


    察举制,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方法。


    由高官推荐,被推荐人无需科考,就能直接做官,是勋遗世族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孙峻臣噎了噎,“.....我虽由察举制入仕,但我并非无能之辈,我是做出政绩后,一步步升上去的,我的才能还得到了章德太子赏识,他的眼光你信得过吧?”


    卫昭轻咳,“那还用说?但我也是凭本事,我打下七州,自掌兵权,陛下为拉拢我,非让我做太子少傅,我其实不是很想做。”


    孙峻臣暗骂,小儿狂妄!


    他得找补:“察举制推荐的官员,也有真才实干,比如你我,还有乔少卿赵至洁。”


    卫昭:“确实,咱们都不是绣花枕头。”


    两人和解,互相敬酒。


    江千里闷闷的,“你们的起点,是庶族子弟半辈子也到达不了的终点。”


    朝廷选拔人才有两种,一种就是察举制,专供世族勋贵子弟。


    另一种就是科举考试,通过考试后,经五品以上官员引荐,才能入仕。


    但参加科举的多为庶族子弟,他们哪认识五品官?无人引荐只能干等,等三五年,十年八年都有。


    所以科举几乎等同虚设,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见江千里情绪低落,江夷欢他挟菜,“哥哥,这些我会解决的。”


    江千里感慨:“是啊,当年若非小小年纪的你,提议让我刺杀卫昭,我也无法入陛下的眼,那些刺杀方法,咱们还讨论过呢。”


    卫昭:“......嗯?”


    孙峻臣:“......啥?”


    舅公舅婆拼命扒饭。


    江夷欢忙解释:“卫昭你听我说,我当时说的是:让他找个有权势,又惹陛下忌惮的人挑衅,但我不知道是你啊。”


    卫昭幽怨道:“你所描述的人,不就是我吗?”


    江千里嗤笑:“是啊,我立即就想到了你。”


    江夷欢赶紧给他们挟菜,“吃吃吃,菜都凉了。”


    她抹抹汗,匆匆结束庆功宴,拉卫昭回屋——编写《盐铁税法》。


    将要就寝,卫昭却抱着被子要走,他悲伤道:“小小年纪的你,就要刺杀我,我害怕,我得去书房。”


    江夷欢张张嘴,“我不是解释过吗?你还在生气?”


    “我不接受你的解释,我去书房睡。”


    他转身欲走,但脚步不动。


    江夷欢一把抱住他,将他抱到榻上,“哎呀呀,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


    卫昭道:“好吧,我勉强原谅你。不不,是原谅你,一点不勉强。”


    拥江夷欢入帐,窃喜不已,又能久一点了。


    ......


    三日后,新帝在朝堂宣布,今年榜首是平原王,神情自豪得没边。


    举子们羡慕又嫉妒,平原王身份已够高,还同他们争什么风头?她好过分!


    新帝不管他们死活,笑吟吟道:“平原王高中,朕该授你什么官职?”


    朝臣翻白眼,平原王还想要官职?


    江夷欢谦虚道:“哥哥,我不要官职,我有个提议,凡今年上榜者,不必五品以上官员引荐,通过任职部门考核后,便授予官职。”


    她话音刚落,朝臣与举子们还没反应过来,新帝已道:“就如平原王所奏,各官署择日根据空缺职位进行考核。”


    卫父反应过来,“陛下,察举制呢?” 通过察举制做官的人,才是大头。


    新帝轻咳,“平原王,察举制呢?”


    江夷欢道:“察举制仍在啊,各位可向朝廷推荐人才,但你们举荐的官员,必须经考核,方能上任。”


    在此之前,官员只要举荐,吏部都批复,并无考核。


    新帝立即道:“就如平原王所奏。”


    有朝臣瞧不下去了,“陛下,有句话微臣早就提,平原王身为女子,就不应当干涉朝政,请陛下让其迁出东宫,早立太子。”


    新帝道:“立太子?朕的儿子才几个月大,身体极弱,不能立他。”


    朝臣也知新帝的生育能力不强,他只有一个孩子,还有不足之症,立了也白立。


    有人奏道:“先皇还有其他儿子,陛下可择一位立为储君,以稳朝局,若日后陛下再有子嗣,可——”


    新帝立即道:“爱卿的提议甚好,朕同意。”


    朝臣一喜,先皇还有两个儿子,六皇子与七皇子,正待提议。


    赵至洁道:“陛下,微臣有储君人选推荐。”


    “赵爱卿欲举推荐何人?”


    “微臣...举荐平原王为诸君。”


    朝臣愣住,不禁揉揉耳朵。


    江夷欢笑道:“至洁啊,你得体谅他们有耳聪的毛病,大声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