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完成全部做局,属于华尔街的寒冬开始了!

作品:《重返娘胎,开启人生编辑器

    摩根大通的总部。


    这家银行的主经纪商部门负责人,以及信用品衍生部门和法律部的主管,正在接见陆泽。


    因为有昨天在高盛的谈判经验,所以一切步骤都很顺利。


    此刻,会议桌上。


    摩根大通一方的负责人们,虽然目光落在了合同上,表情尽量想表现的严肃。


    但那不断上扬的嘴角,却根本压制不住。


    因为就在刚才,陆泽再次提出以光刻机专利做抵押。


    不过这次不是核心技术,而是另一份光刻机技术授权收益权。


    换句话说,如果陆泽赌输了,那么1.5纳米光刻机的部分收益,将会直接授权给摩根大通。


    要知道,光刻机可是高端技术,全世界的芯片生产都离不开这玩意,一年分红轻轻松松十几亿美金。


    陆泽把这玩意拿出来抵押,他们能不笑吗?


    “嗯……所以,你要以跟高盛那帮家伙同样的杠杆倍率,同样的CDS,来买贝尔斯登和美林的特定高风险MBS组合?”


    摩根大通的负责人听着陆泽提出的要求,肩膀一抖一抖的,尽力的憋着笑意。


    因为贝尔斯登和美林,同样是漂亮国赫赫有名的投行,巨无霸一样的存在,世界五百强企业。


    陆泽竟然在买他们的特定高风险MBS组合,这绝对是异想天开。


    “名义本金200亿,100基点。”


    望着嘴巴都快要撬到耳根子上的摩根大通高管们,陆泽面无表情,继续道出需求。


    “好!好!我们可以答应!”


    没有太多犹豫,摩根大通的主经纪商直接应下。


    反正跟白捡钱一样,有什么可不答应的?


    至于为什么名义本金比起高盛少了一半……


    那是这次抵押的是光刻机的授权收益权,抵押价值自然不如核心技术昂贵。


    不出意外的话,签完这一单子,陆泽手里还能剩下两亿。


    他不着急,华尔街的银行多了去了。


    分散开来购买CDS,既分担了风险,总赔付额也不会变少。


    这边,跟摩根大通已经进入到了签字环节。


    合同由双方律师检查无误,开始落笔。


    摩根大通的负责人当看陆泽签署完名字后,笑声彻底收不住了。


    充满了嘲讽与傲慢!


    楚叙白气的一拍桌子,骂道:“你们笑鸡毛啊笑?”


    “不好意思先生,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般不会笑,除非忍不住……哈哈哈哈!”


    摩根大通的信用品衍生部负责人满脸戏谑。


    这一波,不光他业绩上去了,提成拿到了,还能看到华尔街最大的乐子。


    怎么可能不高兴?


    “诸位,希望你们以后也能保持这样的好心情。”


    陆泽见合同正式签好,同样也笑了。


    那仿佛赚大了的笑容,让摩根大通一众高层莫名其妙。


    最终只能摇头嘲讽,这个大夏神童彻底疯了。


    很快,陆泽又跟摩根大通买下200亿名义本金CDS的事情,也像风一样传遍了华尔街。


    不出意外又是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此时陆泽手里的总名义本金,已经达到了600亿。


    但一切都没结束,陆泽还在继续。


    在接下来的几周,华尔街见证了泽渊投资近乎疯狂的“扫货”行动。


    各大不同的银行,如德意志银行等等,都在陆泽狩猎的名单之中。


    一份又一份天价CDS被陆泽以高额保费收入囊中。


    因为每一家给出的基点和名义本金都不一样,所以陆泽手里这最后两亿,一共拿下了256亿的名义本金。


    加上之前跟高盛和摩根大通两家的600亿,总预期收益,已经来到了856亿!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华尔街的每个角落。


    这856亿名义本金,让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街头巷尾全在讨论。


    “856亿啊!到底是他疯了还是银行疯了?”


    “用光刻机技术当抵押?这玩意儿能当饭吃吗?”


    “专门做空BBB-级次贷?他是不是刚看完什么末日电影?房利美的报告都说了,基本面无比健康!”


    “雷曼、贝尔斯登、美林……他专挑次贷业务大的下手啊!”


    “眼光是挺独到,但没啥用啊!只要房价还在涨就不可能出现大规模违约,他纯粹是给银行送钱!”


    “一个八岁孩子,带着一群看起来很奇怪的成年人能懂什么金融?高盛和摩根大通乐坏了,白捡几个亿的儿童税!”


    “我赌他撑不过半年!”


    民间热议。


    财经媒体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爆点。


    《华尔街日报》在商业版块调侃:


    “神童的昂贵玩具——价值8亿美金的崩盘保险”。


    《纽约邮报》则更加刻薄:


    “来自东方的金融先知?还是史上最年轻冤大头?”


    电视节目里。


    分析师们对着镜头,用各种复杂的模型“证明”房价将持续上涨,次贷风险依旧可控。


    而陆泽的行为再次被评价为异想天开,哗众取宠。


    至于那间泽渊投资的顶层办公室,也早已成为了华尔街精英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路过自由街28号大厦时,总有人会抬头,对着那高耸的顶层投去戏谑的一瞥。


    仿佛在看一个巨大的马戏团。


    鲍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昔日的同行朋友纷纷致电慰问,也有人让他抓紧跳槽。


    楚叙白气得牙痒痒,恨不得冲下去跟人干架,还好有李守拙死死按住。


    李不灵依旧在寻找各种角落挂机,只是偶尔会消失一段时间,然后某个嘴臭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就会莫名倒霉。


    众人中,只有身处旋涡中心的陆泽,依旧平静。


    他每日清早都会抵达办公室,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


    偶尔会下达一些小额分散的指令,用剩余的少量资金进行着无人能懂的短线操作。


    仿佛那856亿的惊天赌局与他无关。


    时间在华尔街的歌舞升平和对泽渊投资的集体嘲讽中,悄然滑过。


    夏日的蝉鸣被秋风吹散,金黄的落叶铺满了曼哈顿的街道。


    不知不觉间,一年已经走过了大半。


    这一天。


    一个看似平常的周一,华尔街刚刚结束周末的喧嚣。


    交易员们端着咖啡,准备开始新一周的搏杀。


    然而连续几条简短却石破天惊的消息,却仿佛深水炸弹,猛地砸进了平静的交易池。


    【紧急新闻!贝尔斯登陷入严重流动性危机!】


    【其旗下两只大量投资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的对冲基金已实质性崩溃!客户和交易对手正疯狂抽离资金!】


    【贝尔斯登股价开盘暴跌!】


    哗——!


    整个华尔街的交易大厅,瞬间被难以置信的惊呼和恐慌声所淹没!


    所有人都懵了!


    那个有着85年历史,位列华尔街第五大投行的贝尔斯登……要倒了?


    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