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商贾们欺负我年少!全部给孤杀无赦

作品:《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税务局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而各地的反应也开始产生。


    最先对税务局做出反抗的。


    正是天子脚下的京城。


    一众富商们又聚到一起开会。


    他们在商议对策。


    也在计划更大的对抗!


    这群人搞刺杀失败,但是搞市场对抗朝廷还是有一手的。


    笑面虎开口就道:


    “无妨,咱们让手底下的人罢市就行,这人世间谁不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谁的衣食住行离得开我们?连宫里面的娘娘,甚至皇帝老子都离不开我们的东西!三天,只要三天,那黄毛小子,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笑面虎的话,得到了一众商贾们的赞同。


    纷纷都是表示同意。


    “此计甚好。”


    “不错,就按照你说的办。”


    “对,我们跟上,配合你。”


    ……


    此时的紫禁城内。


    朱瞻墡正在御书房办公。


    最近他基本都在这里。


    因为回家处理公务,有时都来不及。


    连着好几天朱瞻墡都睡在了御书房内。


    不管是内阁,还是诸部堂官,也都可以在这里迅速找到他。


    最近推行新政,特别是税务局的事情,他更离不开身。


    朱瞻墡感慨万千!


    这也算是值班了!


    一大早。


    杨士奇就赶来御书房。


    朱瞻墡一见杨阁老气喘吁吁地跑来,赶忙起身问道:


    “怎么了?阁老。”


    “大事不好了殿下,京城里的行商坐贾们,但凡是一个商人,那都开始罢市了,他们联合在一起,说殿下你的新政不让他们活了,所以纷纷罢市抗议!”


    “还说,殿下此举新政,犹如贼寇强盗——就是在抢他们白花花的银子!”杨士奇愁容满面,接过递过来的热茶,也等待着朱瞻墡的意见。


    朱瞻墡闻言,倒也早有准备。


    他已经预到料这一点。


    旋即,问道:


    “他们是不是还不卖东西给老百姓们了?”


    “殿下聪慧,正是如此,他们连老百姓日常所需的物资,都不打算出售了,说,除非朝廷收回新政!”


    “呵,好!”朱瞻墡一笑道:“之前户部尚书赵大人就给我建议,如果新政推行下去,遇到有人联合罢市,我们就得早做准备。”


    “殿下的意思,是已经有主意了?”


    “嗯。”朱瞻墡点头说道:“现在锦衣卫是左都指挥使坐镇,唤他过来见孤。”


    “遵命。”


    一杯茶的功夫。


    “参见监国殿下。”


    “无需多礼。”


    朱瞻墡将朱棣给的令牌亮出来,“左大人知道此物?”


    “锦衣卫调令,见令如见陛下。”


    “好,那现在我要你带北镇抚司锦衣卫三百名,再调给你五城兵马司的一千名精锐,由你来负责巡察京城各大商街店铺,但凡遇到罢市不出售商品货物给百姓者——当场诛杀!”


    “臣遵旨!”


    “还有,左大人你一定要记着,必须要当街诛杀,违法乱纪,坚定对抗新政者,切不可带回去!如果罢市的商铺掌柜,愿意现场悔罪,即刻前往税务局登记造册,那就饶他一命。”


    “臣警记。”


    朱瞻墡想了一下,


    补充道:


    “一直要持续一段时间,最后再交由给顺天府来巡查;这条巡查政策,一直要到商铺都老老实实做生意为止。”


    “臣,明白了。”


    左千户领命一走。


    朱瞻墡攥紧手中的锦衣调令,有些沉默。


    商人们这就开始反击了。


    他们真以为联合起来,自己就不敢诛杀他们吗?


    法不责众在咱这里,可一点用都没有!


    笑话。


    ……


    下午。


    京城的一处商街。


    一家卖柴米油盐的铺子。


    一群百姓们围拢在店门口。


    一个个情绪激动不已。


    特别紧挨着的布匹店一样是关门的。


    更是让百姓们再也安静不下来。


    这可是要入冬了!


    大家还等着添置新的棉絮还有衣服呢!


    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连日常吃食都买不到,真是要了人命。


    放眼看去,整条街的商铺,都紧闭店门。


    就没有一家开门的。


    一些店的掌柜们,那都站在自家铺子门口,拽得跟什么一样,一个个故作无奈而又讥笑地安抚激动的客人们。


    他们这群掌柜的就一个意思:


    ——那是朝廷不让我活,咱这生意就不做!


    ——咱也是小老百姓,也只是想赚点小钱。


    百姓们指着这群老板们骂。


    但也没有任何办法。


    人家不做生意,确实是自由。


    而就在这时!


    忽然街角传来嘈杂的声音。


    还有什么人在厉声怒吼。


    紧接着,百姓们就看到十几个锦衣卫,领着一百多个兵丁快步走了过来。


    “让开,让开!”


    呼喊着号子。


    百姓们纷纷退避三舍。


    特别为首的十几个一脸杀气的锦衣卫,


    老百姓们看着他们就不寒而栗。


    这可是锦衣卫!


    谁不怕?


    这一队官差就停在了紧挨着的绸缎庄门口。


    为首的一个百户,指着站在店门口的这个掌柜,厉声道:


    “你不开门营业?”


    掌柜的还真有点儿心底里发虚。


    不过一想着,不做生意又不犯法。


    倒也昂着头,挺起胸膛,壮着胆子,道:


    “差爷,我今天身体不好,就不想开门做生意了,也没犯法吧?”


    白户冷冷一笑。


    脸上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接着,再问:


    “可在税务局登记造册了?有没有税务局和当地衙门一起盖章的营业执照?”


    “差爷没有,身体不舒服,所以没去。”


    “难道你不知道新政法令?这都多少天了,你天子脚下还没功夫去?你是天天生病怎么着?”


    这个白户一只手已经握住腰间的绣春刀。


    神情中充斥着肃杀之气。


    这个老板死到临头了还不自知。


    依然还是那一副你又能拿我怎么办的样子道:


    “差爷,我连生意都不想做了,登记干嘛呀?”


    “不开?也不去登记?”


    百户再问一遍。


    眼神已经难掩杀意!


    这个老板不由得心下一怂。


    还真有点儿害怕。


    但一想到自家东家说的话,而且这条街整个都在罢市。


    底气不由得又足了一些。


    他读过书,知道法不责众这句话。


    “就是,怎……”


    铮~!


    利刃出鞘的声音乍然响起。


    瞬间。


    这个店铺掌柜,就满眼都是不敢相信地捂着自己脖子,踉踉跄跄后退。


    下一刻,老板就倒在了地上。


    脖子和口中不断涌出鲜血来。


    对,他读过书。


    但法不责众,在大明这一朝没啥用。


    朱元璋和朱棣都不信这玩意。


    朱瞻墡也不信!


    接着这个白户一招手,厉声道:


    “来人,将他脑袋砍下来,以儆效尤!”


    “是——!”


    一时间,整条街的百姓们,吓得话都不敢说。


    有想要尖叫的百姓。


    都死死地捂住嘴巴!


    锦衣卫百户,回过身来,望着百姓们,朗声大喝,


    “现在,奉监国旨意,任何商铺不准抗拒新政,罢市关门,任何一个商铺必须在三天内登记造册,否则一旦被我们巡查到了——立斩不赦!”


    瞬间!


    砰砰砰……的开门声,不断在这一条街道上此起彼伏响起。


    在这个百户和百姓们的眼中。


    就见一个个掌柜老板们,火速挂出了自家营业的牌子。


    甚至生怕慢了一点,下一刻就一命呜呼。


    他们急得争先恐后地朝着百姓们吆喝起来。


    “今天我家大减价啊!!!”


    “我这儿买一送一。”


    “我这里也是。”


    “诸位,快快请进,我家今天米面全部半价!”


    一时间,原本还紧闭店门的街道。


    开始响起热闹的叫卖声。


    知道的是,他们在吆喝。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喊救命呢!


    杀鸡儆猴。


    你不能背着猴子杀。


    你得当着他们的面杀。


    越狠越好。


    京城的这些商铺掌柜们,一夜之间,全部吓破了胆。


    一些掌柜们,马不停蹄地就赶到税务局去登记造册。


    就生怕慢一步,小命就没了。


    税务局衙门位置,选得也很有意思。


    就在锦衣卫的北镇抚司旁边。


    朱瞻墡选址在这里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这几日京城发生的这些事情。


    也令那些背后的商贾老板们,一个个吓得后背发凉。


    这个小监国,已经不是胡作非为了!


    简直就是桀纣在世。


    比秦皇汉武还要秦皇汉武。


    这个时代秦皇汉武那是骂人的话。


    暴君的代名词。


    特别是这群读书人的眼中。


    好皇帝只有宋仁宗那种。


    你得“仁”!


    他们咒骂朱瞻墡为纣王,为杨广!


    甚至连带着朱棣也一起诋毁。


    一些御史言官们,经过这几日,那也是不敢轻易如之前一样堂堂正正的跟那些商贾们聚会。


    想死也不会挑这个时候。


    一时间,整个京城,连孩童都知道,如今大明朝有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监国,他动不动就杀官员杀商贾。


    ——眼睛都不眨一下!


    要知道锦衣卫都派到街上杀人去了。


    这震撼度自然不低。


    残暴,无道……已经成为朱瞻墡身上的标签!


    他就等于——桀纣!


    暴君的代名词。


    对于这些,朱瞻墡充耳不闻。


    听到了也当没听到。


    腐儒们的诋毁。


    御书房中。


    朱瞻墡对于办完事来回禀的左大人。


    表示十分满意。


    锦衣卫还真是皇帝最强的利刃。


    办起事来,跟他们的绣春刀一样锋利。


    ——手起刀落!


    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


    朱瞻墡自然不会吝啬奖励。


    当即就给这一次出任务的锦衣卫兄弟们,每个人赏赐了一百两银子。


    此举是奖赏。


    也是收买人心。


    小恩小惠往往是最重要的。


    还是那句话——润物细无声。


    平时不做人,临事被人做!


    太子朱高炽跟内阁首辅杨士奇,第一时间也赶来了御书房。


    见朱瞻墡以雷霆手段真的扭转市场混乱后。


    二人心中更加支持朱瞻墡。


    已经坚定站到朱瞻墡的这一边。


    不过一想到市井里对于朱瞻墡的那些评价。


    二人也都是摇头苦笑。


    朱高炽无奈道:


    “小五呀,你是真不在乎民间对你的评价!现在人家都说咱老朱家出了一个比洪武爷还残暴的屠夫呢。”


    朱瞻墡闻言一笑,摆摆手表示不在意,“爹,他们那些话,基本上都是文人士大夫们传出去的,谁叫人家掌握了话语权呢?他们暗地里不骂我,以后他们写的史书里也要骂我,随便好了!”


    “小五,你想得开就好!”


    朱高炽叹道。


    “放心,爹,你要知道,他们骂我,骂得越狠,那就代表儿子我做得对了,如果他们夸我那才有问题!敌人如果夸咱,那就代表咱做错了事,不是吗?呵呵。”


    朱高炽和杨士奇对视一眼,也觉得朱瞻墡此言有理。


    相视点点头。


    京城市场的很快恢复。


    大家心情都好。


    朱瞻墡自然也不错。


    单单就是这几天的时间。


    来登记造册,办理营业执照的商家们越来越多。


    这些可都是未来的交税税户。


    大明的国库充盈起来,已不远矣。


    杨阁老想到一个事,上前说道:


    “殿下,今日加急的消息传来,于谦已经到江南了!”


    “嗯?是吗……”朱瞻墡沉思片刻,放下手中批阅奏折的朱笔,抬起头来道:“他应该是日夜兼程的赶,也是辛苦他了!”


    对于于谦,朱瞻墡很器重。


    也信任。


    毕竟千古名臣不用。


    那就是自己眼瞎!


    “于谦到了江南,一定能大干一场!搞出一些名堂。”朱瞻墡眼神里透着坚定的信任。


    千古无双于少保。


    后世也只有一个张居正能比得了了。


    甚至某一程度还超越了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