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处于震惊和狂喜之中,疯狂凌乱的朱棣!

作品:《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这御史顿时脸色一变!


    吓得赶紧跪到了地上。


    “臣知罪,妄议太祖……”


    言官嘴贱犯了忌讳。


    自然要认罪。


    毕竟如今的监国殿下斩杀大臣,特别是御史言官,那是毫不留情的!


    这御史自然是害怕了极了。


    朱瞻墡瞧着跪着还在发抖的这哥们,不禁心中发笑。


    “起来吧,这位大人,以后谨言慎行就是,我大明开国先祖那是明君,孤呢不过是承先祖之遗志。”


    “谢殿下宽宏。”


    御史赶紧闪身滚回自己的朝臣班列里。


    朱瞻墡,环顾一众大臣们,见大家都是面露喜色。


    心中也就知道,这一次的税收连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们,都想不到,甚至做梦他们都不敢想的。


    也是,大明朝的税收模式一直很有问题,所以税收那是少得可怜。


    税收低而且收不上来税还好理解。


    但一直盯着田间地里头,天天打人家泥腿子农民的主意,这是什么一个意思?


    农民能有几个铜板?


    该收的不收,不该收的拼了命敲骨吸髓。


    这老百姓们不反才是有鬼。


    收谁的税最应该?


    自然是那些资本家们。


    这群人从两宋时期就不怎么上税。


    到了大明这一朝更是如此。


    此时不收更待何时?


    哪怕就是这么一部分商税,对于这群商人们也没有多大影响,


    他们还是一个个富得流油。


    根本伤不到这群商贾们的元气!


    这也是自己敢这么做的同时还不会影响到市场的经济。


    大明商业规模依然在蒸蒸日上。


    杨士奇身为内阁首辅,面朝朱瞻墡一拜,然后与同僚们也说出了一番心底里话,


    “各位大人,你们还记得吗?咱们大明以前的税收吗?不管是田赋,还是盐铁亦或者茶盐之税,虽然也不少,但依然达不到今日的一半的一半!”


    “想来,我们一向都是盯着江南几处税收大户,但是全国的商人有钱那都是一样的有钱,就说那徽商和晋商,这一次可都缴纳了不少税收,一个个都是沈万三。”


    朱高炽也点头附和出声道:


    “杨阁老说得没错,以前或者说是历朝历代,往往都是从田赋里面找农民们抽取人丁的赋税,哪怕是盛世也收不上来多少钱财。但这一次单单就是新政的商税,还只是第一批的税款,却已经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如此巨大的金额,就算是放在史书里,也是前不见古人,如果监国的新政继续执行下去,咱们再逐渐完善其缺点,弥补目前的不足之处,日后的大明定然会开创出一番盛世景象!”


    “太子说得极是!”


    杨士奇十分赞同。


    “太子说得对!”


    “太子说得好。”


    “没错。”


    朝臣们纷纷附和。


    个个叫好。


    朱高炽笑着道:


    “皇上还催促我们拿军费呢,现在看来,咱可以支持皇上这一次打一个富裕仗了,让他老人家这一次过足兵瘾。”


    在这样的难得和谐气氛里。


    朱瞻墡开始让群臣商议白银陆续到京入库的事情。


    为了保险起见,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的人都派了出去。


    这么大一笔税款,可不能在路上出问题。


    朱瞻墡处理掉一天的事情,心情大好。


    下午的时候,就领着孙若微逛御花园,顺带带着丁白缨在花园里,亲密贴贴地讨论起武学的奥秘来。


    主要是为了练武。


    次日一大早。


    朱高炽在内阁值班的宫殿。


    叫来了兵部尚书。


    “兵部这一次好好给老爷子做好兵力的补充,还有各项装备的支援,连粮草也给皇上备上个一年半载的,这一次一定要让老爷子好好打垮阿鲁台,这军费的条子,你们兵部可得拿好了!”


    朱高炽笑呵呵地将批条交给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接过来一看,顿时激动得老泪横流。


    “太子爷……这这这,这是三千多万两的军费?”


    兵部尚书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了。


    可仔细再看看,就是三千多万两的军费呀。


    没错!


    “哈哈哈,这是咱家小五说的,好好给皇上增加兵力和添加物资,一定要让咱这位好武功的老爷子,这一次打得尽兴!我这儿子还说,钱不拿了建设军队,难道留着等赔款吗?哈哈,此言甚是有理!”


    兵部尚书闻言那叫一个激动。


    这样的批条在手。


    皇上此次出征不知道能有多高兴。


    想想都知道。


    自己这个兵部尚书肯定也是要跟着沾光的。


    三杨在一旁笑而不语。


    太子爷抠搜那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


    说勤俭持家也对。


    但那也是因为,以前确实拿不出钱来。


    现如今,一口气就拿出几千万两充足军费,虽然说是监国殿下的意思,但是如果太子爷坚持不同意。


    那监国殿下必然也不可能拨这么多。


    可见这一次的商税,让太子爷出手都阔绰了起来。


    白花花的银子,一出手就是几千万。


    这还是太子爷吗?


    太子爷揣着手,瞧着兵部尚书还愣着,没好气道:


    “别这么看着我这个太子爷,咱以前带着你们那过的都是穷日子,跟我家小五如今监国那可不一样……,这一次有钱了,自然是要全力支持老爷子横扫整个漠北诸部的,别说他要封狼居胥,还要打到斡难河畔了;”


    “就算老爷子要打到天边去,只要他想去,咱都支持!”


    “还有,这封信劳烦兵部也一起送到皇上的手里,我这里有点事要给老爷子说。”


    说完太子爷就领着三杨继续转身去做事了。


    一大堆事还等着处理呢。


    特别是最近。


    半晌,兵部尚书。


    这才拿着批条和那一封信离开。


    出门的时候,口中还在高兴地呢喃着,


    “嘿,这一次军饷管够……这棉衣棉裤棉被,甚至上好的军粮战马器械,都可以送过去呀!我的娘嘞,我这个兵部尚书也是打了一个富裕仗……哈哈哈。”


    到最后,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走路都带风。


    殿内的太子和三杨,四人相视而笑。


    这都是拜监国所赐。


    一扫大明朝永乐这一朝国库不富裕的局面。


    这天上的阴霾不见了!


    几日后。


    正准备离开大同府的朱棣。


    收到了京城送来的加急。


    朱棣正喝着酒吃着肉呢。


    这信一打开,甩开一看。


    朱棣一只手里端着的酒杯就“哐当”一声,直接摔到了地上。


    周围站着的侍卫们都是一脸疑惑。


    皇上这是怎么了?


    朱棣瞪圆了眼珠子,犹如陷入了呆滞之中的死死盯着手中密信。


    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半晌口中,


    结结巴巴,吐出几个字来:


    “二二二……”


    “二——万万两?”


    “两亿!!!”


    这时,国公名将张辅从外面正好走了进来。


    一进来瞧见老领导一副这个样子。


    当场也是一愣。


    然后挥挥手,就让侍卫们出去了。


    “陛下,您这是?”


    “张辅,你来了?”


    朱棣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然后将手中的信递给张辅,嘴角都压不住笑容地道:


    “哈哈哈,咱有钱了!此子真是我大明朝的天降福星!这简直是超出了朕的想象,这小子真是给了他爷爷我一个巨大的惊喜……赏,必须重重赏赐,哈哈哈,张辅你给我好好看看,咱这孙子厉害吧?”


    张辅接过来一看!


    那也整个人不淡定了。


    “陛下,这是真的?”


    “哈哈哈,太子的手笔,能有假?”


    啪~!


    张辅一拍脑袋,接着就从震惊之中也转为狂喜之色。


    “哈哈哈哈,陛下,这上面还给了我们三三三……”


    “三千多万两!”朱棣笑骂道:“瞧瞧你没出息的样子,都结巴了。”


    “是是是,末将这不是傻住了嘛!哈哈哈。”


    “张辅给朕拿上好的一坛烈酒来,告诉全军,今天咱不着急赶路出征了,好好休整几日,等新的一批军粮到,咱们再出征——这一次,朕要踏碎那该死的漠北!”


    张辅领命,抓紧去找酒和传令去了。


    朱棣再度拿起那太子加急送来的信,这信里面的每一个字,这一位后世称颂的永乐大帝,都觉得可以拿出来下酒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烈酒可还没喝着呢!


    朱棣就已经开始晕乎乎的。


    这信他是越看越高兴。


    越看越喜欢。


    龙心大悦。


    朱棣确实没有想到,那个他认定可以兴盛大明的孙儿。


    竟然真的很快就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么多的税收?


    别说是他这一朝了,就算是老爹跟建文加起来,都没有他这一朝收得多!


    一想到比自家老爹和建文还厉害。


    朱棣那更是憋不住的笑!


    朱棣仰天大笑。


    “好!”


    “哈哈哈,此子真乃天赐!”


    “有了好圣孙,我大明必定要在咱这一朝——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好好好!我要乘此机会,替这小子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哈哈哈,咳咳咳。”


    朱棣笑的,都激动地咳嗽了起来。


    张辅抱来酒后。


    朱棣拉着这位生死相随的老部下就要畅饮一番。


    “张辅来,跟朕君臣同乐,咱也好久没在一起喝酒了,上一次喝酒,那可是很早了……”


    “陛下,臣之荣幸!”


    “对了,张辅,你是不是有个很漂亮的小孙女?”


    “陛下的意思?”


    张辅不是笨蛋。


    瞬间脸上一喜。


    这亲上加亲事情。


    张辅简直不要太喜欢。


    “你写信回去,让你家这个小孙女,嫁给咱的这个好圣孙,你老小子,不吃亏吧?”


    “哪有!臣高兴还来不及呢!臣哈哈哈,老臣就谢过圣上隆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