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返老还童的朱棣,大明的一字并肩王!

作品:《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朱棣整夜都睡不着。


    天才蒙蒙亮。


    他就召集了全军。


    朱棣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将这一百本《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给分发到全军将士们的手中。


    特别是那些基层将领,更是朱棣重点关照对象!


    要求他们必须熟读!


    你说你不认字没关系,军队里有能认识字的,他读给你听都要学。


    反正不准不学!


    连随军的监军都被要求抽出时间来,拿着这一本《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给那些不认识字的将士们上课。


    当说书一样讲都没问题!


    朱棣这是要下大力气。


    要将这一本“兵书”推广全军。


    让每个将士们都学到!


    随军出征的汉王和赵王,自然也被分配到了。


    一人一本。


    其余的将领分不到没关系,朱棣已经命人回去火速再拉一批至少一千本过来。


    重要的程度,直接当做军用物资级别!


    汉王和赵王是从小就跟着朱棣打仗的。


    他们原本对于小侄子送来的兵书没有啥兴趣。


    一个小屁孩能懂什么打仗?


    尿尿都闹不明白的黄毛小子,他们最看不上了。


    但是挡不住老爷子下了死命令!


    汉王跟赵王哥俩,也就百般不愿意地粗略看了一下。


    以免老爷子后面提问的时候,答不出来。


    让老爷子觉得他们哥俩忽悠他!


    开始看的时候,汉王跟赵王都是没当回事。


    但慢慢的,他们不禁觉得……有点儿意思!


    当沉下心来,真正开始认真看下来的时候。


    两兄弟都不由得为这兵书惊叹起来!


    这兵书是谁写的啊?


    堪比孙武在世!


    “嘿,这小子哪里找来的奇人编写出的兵书?”


    汉王咂舌称奇,心底里就算不喜欢那朱瞻墡,也不禁感慨这兵书的独到之处。


    难怪老爷子这么激动!


    ——这是一本真正可以用来指导作战的兵书。


    “二哥,你别不服,那小子能收上来二万万两白银……,这他娘的是普通人?”赵王爷拿着这一本小侄子送来的兵书,拍在自家二哥胸口,“咱们都看走眼了,咱现在身上穿的棉衣都是人家送来的!”


    “——纯棉,你想想这他娘得多少钱?”


    “我看呀,老头子的好圣孙,已经从咱大侄到这小侄了,说来说去,都是老大家的,真他娘的浑蛋!啥好事都给老大碰到了,连生的儿子也跟咱家的小子不一样!”


    赵王爷又嫉妒又不服气。


    但又很无奈。


    大哥也就算了。


    怎么连小辈都比不过?


    赵王爷有一种想回家,把自家几个儿子好好打一顿的冲动。


    看看你们的堂兄弟!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都是老朱家的龙子龙孙,差别就这么大?


    汉王脸色更加阴沉了!


    他很讨厌,老爷子不只是重视大哥,甚至连带看上了大哥的儿子。


    不管是老几。


    那都是大哥家的血脉。


    老爷子,怎么就不能看看他这个老二呢?


    都是一个娘生的,一点也不公平!


    就在汉王郁闷,赵王无奈的时候。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惊呼声:


    “陛下,万万不可——!”


    汉王跟赵王听到声音,赶紧就寻声跑了过去。


    而眼前的一幕!


    不由得让两人都是一惊!


    “让开,朕还不老,把石墩子抬给我!”


    汉王赵王就看到,老爷子竟然要扛石墩子锻炼。


    甚至还光着身子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


    摆明了要像年轻的时候一样。


    彰显自己的神武!


    老爷子什么年纪了?


    这不是闹吗?


    吓得汉王和赵王,赶紧上前拦住。


    甚至一众将军们,也跟着一起阻止。


    “我说老爷子,你疯了?这有个好歹还得了?”


    “二哥说得对,爹你别闹了!咱骑骑马就好了,知道您老是武功前古未有的帝王了……”


    “是呀是呀,皇上不可乱来!”


    “陛下,放下吧!”


    朱棣压根不理会阻止自己的这群家伙们。


    甚至连自己两个儿子上来,他力气十足地一把推开。


    反手将石墩子轻松地扔到地上后。


    朱棣一个翻身上马,竟然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地就翻上了马背。


    这动作,这力量,完全就跟年轻的时候无二。


    朱棣脸上的兴奋越发炙热!


    “驾~!”


    朱棣策马扬鞭。


    就朝着营门狂奔。


    汉王他们纷纷让部下牵来马匹,当即就追了上去。


    老爷子今天是怎么了?


    疯了?


    朱棣策马来到营门口。


    将挂在马背一侧的衣裳披上。


    他勒马驻足于大营门口。


    眺望着一望无际,冰天雪地的荒原。


    眼中焕发出了神采奕奕的精神充沛。


    朱棣此时,不管从气色还是精气神,完全不像一个老者。


    反而像是一个三十左右的壮年!


    朱棣能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巨大变化。


    他心底里对于朱瞻墡多了一份感激!


    ——自己真的变年轻了!


    从内到外的。


    他现在可以打着赤膊在寒冷的冬天锻炼,甚至可以迎着寒风策马狂奔,还可以一连甩起几十下石墩子。


    再也不是之前垂垂老矣,又怕冷又怕热,不是这疼就是那疼的老者。


    自己现在是当年年轻的燕王!


    朱棣长出一口气,吐出一口浊气。


    望着看不见尽头白雪覆盖着的瀚海,


    一时间雄心万丈,双目炯炯有神。


    不需要老骥伏枥。


    就可以志在千里!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正如当年的朱棣,那个能征善战的燕王。


    ——他朱棣,又活过来了!


    “好圣孙!”


    “好!好!好!”


    “大明是朕的,也是你的了,小子……”


    朱棣仰天大笑,“哈哈,皇天后土,我大明有福了!”


    帝王虽迟暮。


    再生凌云志。


    当汉王跟赵王,还有一众将领们追上来的时候。


    他们看到了老爷子纵声大笑。


    “二位王爷,且慢。”


    张辅急忙喊住汉王赵王。


    也冲着身后的将领们,喊道:


    “大家都停下——!别打扰陛下。”


    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全部望着前方不远的大明皇帝。


    张辅出声道:“二位王爷,今日的陛下,很不一样,你们看到了吗?”


    “什么不一样?”汉王没有任何一点耐心,“老爷子这是在胡闹。”


    张辅闻言一笑,回道:


    “汉王爷,仔细看……,末将看到了当年的燕王了!”


    张辅眼里透着激动!


    还有对于往昔的追忆。


    当年的他跟着燕王南征北战,气吞万里如虎。


    这些年,陛下老了。


    甚至有时候上马都要人搀扶。


    但今日,忽然一切都不一样起来。


    陛下好像突然就年轻了很多!


    从声音,从气色,甚至从体力……,


    就好像恢复到了年轻的时候!


    张辅不太明白为什么。


    但他为陛下高兴!


    由衷的高兴!


    “英国公?你也糊涂了?”


    汉王爷觉得张辅也疯了。


    今天怎么看都不对劲。


    肯定跟那小子送来的兵书有关系!


    ——邪术。


    ——就跟那小子一样邪门。


    ——朱瞻墡!


    赵王爷也是没好气地道:


    “国公,你也是老伙计了,你就不怕陛下一下子胡来出了什么事情?你可别跟着他老人家胡闹,你一向老成持重。”


    张辅只是无奈一笑。


    他知道二位王爷不相信。


    但张辅自觉比二位王爷更加跟陛下亲近。


    跟了陛下几十年了。


    他深知陛下此时是由内而外的——年轻气盛!


    燕王真的回来了!


    张辅也觉得是不是自己眼花了,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可此时此刻,他确信,陛下至少恢复到了三十出头的样子。


    “汉王爷,赵王爷,你们就让陛下任性一次吧,军医在后面,我们也在这里盯着,不会出事的。”


    “行,感染了风寒,那就找你张辅的麻烦!”


    汉王厉声道。


    他也不敢上前去阻止自己老爹发疯。


    他们这些儿子最怕老爷子。


    老爷子一瞪眼,他们都能吓尿。


    朱棣披上来了一件士兵送上来的绒毛披风,


    似乎是发泄完了,他驱马转身,然后望着身后这群跟上来的王爷和将军们,


    朱棣沉声宣布道:


    “传朕的旨意,从今天开始,太子之子朱瞻墡就是我大明的皇太孙,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要听从他的命令,他的旨意就是朕的旨意,他就是朕,朕就是他,上天赐给我这样的好儿孙,我大明必当再兴五百年!”


    汉王直接傻住了!


    赵王爷也差不多。


    他们哥俩觉得老爷子今天肯定是吃错药了!


    皇太孙?


    这可是连他们大侄子,大哥的嫡长子朱瞻基都没有的待遇!


    这也就代表了,太子之后,这大明的江山就是他朱瞻墡的!


    这……!!!


    朱棣顿了顿,又想了一想,


    看着众人道:


    “你们说,朕打算给这小子封一个王,他适合一个什么样的王?朕觉得秦王就不错!”


    “对,秦王好,就让他做我大明的秦王,做我大明的监国千岁,朕的皇太孙……”


    “来人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