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大明第一任纪检委纪检尚书——于谦!

作品:《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朝会散去了。


    但奉天殿外的血腥味却浓郁得久久都散不去。


    甚至朱瞻墡还命令锦衣卫,将那些被处死的官员尸体,


    全部都给摆在出宫道路两侧。


    这是要让文武百官们都看看!


    孤,还是那个屠夫!


    还是你们口中的暴君!


    平日菩萨低眉,


    临事怒目金刚!


    ……


    御书房。


    朱瞻墡在书房内来回地踱步。


    身着官服的于谦也安静地待在一旁。


    等候着朱瞻墡的命令。


    朱瞻墡在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做。


    于谦现在已经走马上任了。


    第一时间,


    于谦自己都挑选了一些官员,来作为他纪检委的班子。


    名单上的名字,多数都是候补赋闲在京的御史言官。


    基本上都是死读书的清流。


    做官办事能力都不咋地。


    可干这一板一眼的纪检监察工作最为合适。


    于谦能挑中他们,显然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大明朝的言官有一个特点。


    多数都是清流。


    你让他们做点事,难得不行。


    但让他们当一个坚定的道学家。


    做一个固执得不行的喷子!


    让他们认死理。


    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而且都是极其顽固,固执己见的老学究。


    这类人干纪检监察,不要太合适。


    “于谦你送来的这些人,孤都可以批准!”


    “但你还可以挑一些熟读圣贤之言,能做到张口就来的儒生……”


    “这群人最合适引经据典地对付被调查的官员!”


    于谦闻言,醍醐灌顶。


    “还是殿下想得周全,是臣疏忽,臣记住了。”


    “好,那就等明天早朝!宣布这些人。”


    连续几日。


    百官们在朝会时都挺安静的。


    本着刚打了孩子一顿,就要买点糖果给他的理念。


    朱瞻墡也宣布了加薪计划。


    如此一来,算是安抚百官。


    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于谦已经走马上任,甚至连班子都拉出来了。


    他们想要在明面上阻止,那只能是徒劳无功。


    不过为了防止暗地里搞事。


    朱瞻墡还是给锦衣卫下了一道圣旨。


    让锦衣卫抽调一点人马出来。


    归给于谦的纪检委调遣。


    一早。


    于谦来到了御书房内,找到了正批阅奏折,还不断骂骂咧咧的监国殿下。


    还未踏入御书房。


    就听到了殿下的骂声。


    “让你送树苗十棵,你他娘层层加码到老百姓那,就一百棵了?!草!——给爷死。”


    “孤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汉子,不爽去找陛下打我报告……”


    “还有这个台州知府,我让你报最近的雨量……,你他娘给我说,临海出现了祥瑞大鱼?拍马屁也得干好正事!——那叫鲸鱼!”


    批阅奏折在很多时候,就好像后世回复员工的微信。


    此时此刻的朱瞻墡,显然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


    “殿下,臣于谦求见!”


    “哦,于谦呀,你直接进来就行。”


    “遵命。”


    朱瞻墡见于谦进来,放下这头疼的奏折。


    全国各地的奏折,朝中的奏折……大大小小的事情,简直不要太多。


    这皇帝的工作,还真不是这么好做的!


    头疼!


    “于谦,何事?”


    朱瞻墡端起茶来饮了一口,看着于谦问。


    “微臣想要求教殿下,是否增加官员贪腐所犯罪行的惩处力度?”


    朱瞻墡稍加思量。


    心中就有了一个答案。


    目前大明朝对于贪官的惩处力度已经很大了。


    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之最。


    还能比千刀万剐,动不动就抄家灭族来得大吗?


    老朱定下的这些惩处贪官的法律。


    已经是到顶了!


    再在这样的程度上加大刑罚,可以说是毫无意义。


    除非你能做到,亲自去地狱亲手给他下油锅。


    再将他给打入阿鼻地狱。


    不然作用不大!


    “不必,一切按照洪武太祖定下的大明律来处理,倒是你于谦,孤给你从北镇抚司调来的锦衣卫你可要好好使用。”


    “臣明白,不过这些锦衣卫基本上都是百户,他们抽调过来,是否按照原本的待遇来发放薪俸?”


    “一切照旧,干得好的,一样给他们提千户,而且在你们纪检委干,还给额外的出差红包,一次五两银子。”


    “臣谨记。”


    “于谦,你对孤这个新衙门有什么看法没有?”


    朱瞻墡有些好奇,于谦对于这个新衙门的看法。


    毕竟他是这个衙门的领导。


    对于自己统领的新部门。


    如果没有一点儿看法,反而有问题。


    “臣于谦觉得,按照殿下的构建来看,纪检委不只是可以威慑朝中百官,还能巡查地方州府,这是御史言官和十三道御史们,都难以发挥出来的效果,于谦自信定不会辱没殿下对微臣的器重!”


    朱瞻墡颔首点头,沉声道:


    “于谦,只要你们部门通力协作,发挥好各自的才能,那就能做到孤对你们的要求!那些御史言官们不是没有作用,而是丧失掉了他们原先的职能,所以现在要将这一份职能交到你们的手里。”


    “从你于谦挑选的人来看,孤知道,你还是有些想法的,你不挑那些已经在职的御史,而是选这群被排挤和赋闲在家的御史言官,这群人都是锱铢必较的死脑筋,他们来做这档子事,孤看,——很合适!”


    “是,殿下,这也是臣考虑他们的关键!”于谦说着,也同时看向坐在椅子上的监国殿下,提醒道:“殿下,于谦只是有些担心,后续纪检委受到的阻力……”


    “这个你放心,你们背后就是孤,孤就是你们的后盾,遇到紧急情况,你于谦可以独断专行,先斩后奏,孤不信别人,难道还不相信你于谦吗?”


    于谦闻言无比的感动!


    他从未想到能得到如此巨大的权力。


    这是何等的信任?


    君恩如此深厚!


    他于谦怎能不效死以报?


    “于谦叩谢殿下隆恩,臣万死不辞,一定干好殿下交付的重责大任!”


    “呵呵,好,那我大明这间许久未打扫的屋子,就看你于少保的本事了!先说好,做不好,孤还是会下了你的官帽,罚你滚去翰林院修书十年。”


    “臣于谦,领旨!”


    纪检委如火如荼地组建。


    衙门还未建好。


    于谦就已经开展起了纪检委的工作。


    第一时间,他就开始巡查百官。


    同时监察各地商税有没有被贪污克扣的情况。


    朱瞻墡相信于谦。


    于谦也放手大胆地去干。


    君臣不相负。


    就在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之时。


    京城一处高门大院内。


    十几个官员,此时正在秘密集会于此。


    这些官员大大小小的都有。


    甚至不乏有功之臣。


    连正一品的大官都有。


    汇聚在此的官员们,似乎脸色都不太好看!


    一个个就跟大祸临头一样!


    都是霜打的茄子。


    “哎哟喂!大事不妙了呀……,诸位大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