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盐帮乱政,先抓再审!乾纲独断的朱瞻墡

作品:《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臣等不敢!”


    三人齐声应道。


    “告诉孤一个你们反对的理由,不然自己滚出去领一百庭杖!”


    三人中为首的一人。


    主动上前一步,手持官牌一拜,沉声道:


    “启禀监国,是安全问题。”


    另外两人也附和起来,


    “没错,殿下海上很是危险。”


    “臣也是这个意思,盐铁两项乃是国之大事,盐更是重中之重,遇到风浪在海上翻覆,恐怕连一点盐巴都不会留下,殿下不可因小失大。”


    朱瞻墡眉毛一挑!


    细细地端详着这三人。


    他想到了一个东西。


    江南盐帮。


    如果自己记得不错的话,盐帮这个玩意在大明朝最为猖獗。


    而浙江的官员,很多都是跟当地盐帮有所勾结的。


    御史?


    我看是盐帮在朝中的代言人吧!


    “还有其他人反对吗?”


    朱瞻墡不动声色,朝着其余文武朗声问道。


    接着又有七八个官员站出来反对走海运。


    这里面竟然还有一个世袭的勋贵。


    出身也是江浙一带!


    ——赵成!


    一个礼部的官员。


    “你们的理由也是安全?”


    朱瞻墡望着跳出来的这群大臣沉声问道。


    “殿下。”


    赵成走出来,侃侃而谈,


    “海运虽然快速,运载量也大,但确实不安全,哪怕我大明造船业发达,航路也基本探明,但没有必要放弃运河走海上再转入京师,大海上的凶险,恐怕殿下未曾见过,这不怪殿下,臣等告知殿下就是。”


    这个官员话里面的意思,就好似在说:


    ——殿下你还小,不懂事,不怪你!


    朱瞻墡看着这个赵成,眼里若有所思,


    他冷声问道:


    “赵大人,孤记得不错的话,你家出身就是沿海吧?”


    “正是,臣出身沿海,所以才深知大海的凶险!”


    “呵呵,是吗?”朱瞻墡冷冷地一笑,“孤还记得你的一位舅舅,就是沿海走私盐巴的贩子吧?孤也记着在靖难的时候,你家因为断了供应京城的食盐,还让你等得到了一些封赏,怎么?你舅舅也成了,那盐帮的帮主了?”


    “啊?殿下明鉴!臣冤枉呀!”


    赵大人吓得那是当场跪在地上,俯首叩拜,赶忙解释起来,


    “臣一片丹心可昭日月,臣的舅舅贩卖私盐,在建文二年的时候就已被官府通缉,后来靖难得到陛下赏识,才得以洗刷冤屈……”


    “正因为如此,舅舅后面从未贩卖过私盐,而且他在前些年就已经过世了,臣冤枉!”


    “你慌什么?”朱瞻墡没好气道:“孤知道你这些事情,只是好意提醒你,你自以为屁股干净,但你那些暗地里的腌臜事,都逃不过锦衣卫的眼睛,站出来反对的时候,给孤好好想想!”


    “——真是大公无私吗?”


    “怎么?爱卿,还要反对?”


    赵大人闻言浑身打了一个激灵,赶忙叩首,“臣糊涂,臣愚钝,臣不反了!”


    “嗯,滚回去,。”


    “谢殿下!”


    赵大人拍拍屁股站了回去。


    浑身都还是直冒冷汗。


    朱瞻墡此刻将眼神落到一开始的那三个浙江道巡盐御史上。


    盐帮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麻烦事。


    这群走私私盐的家伙。


    不只是破坏了市场的稳定。


    甚至还会在国家危亡之际里通外国。


    这可不是一个好东西。


    朱瞻墡旋即看向几个站出来反对的户部大臣,也朝着他们问道:


    “几位大人,孤记得不错,你们是出身西北几省,都是咱大明的内地,怎么你们也知道海上风浪大?也觉着孤的想法不妥?”


    朱瞻墡都不想说,他上一世在现代的时候。


    那也是正儿八经沿海出身。


    天天去赶海的!


    能不知道海上是什么样?


    大明朝近海的航路,在这个时代,连海图都画出来了。


    会不安全?


    真就欺我年少无知!


    几个户部的大臣,原本想着再说点什么。


    却在户部尚书吴大人的毒辣眼神中,吓得脖子也是缩一缩,赶忙就说不反对了。


    “臣觉得只要解决安全问题就没什么。”


    “臣想了一下,海运似乎也不错。”


    “臣也觉得。”


    说着,赶紧行礼滚回自家领导身后站着。


    吴大人嘴皮子不动,低声责骂身后三人,


    “你们要死,别带上咱户部!蠢材,跟着瞎起哄!”


    最后,朱瞻墡望着下方站着的那三个浙江道巡盐御史,冷声宣布道:


    “来人,就他们三人,即刻打入诏狱,先好好审讯一番他们是不是拿了盐帮的钱,查出来杀之,查不出赏之……,孤就是要先抓后审!孤倒要看看,历朝历代都根除不尽的盐帮,在大明朝也能翻出什么浪花不成?可笑!”


    杀鸡给猴看。


    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既不会牵连太多。


    而且对付的也只是三个不在大权的御史。


    盐帮确实棘手。


    从汉朝以来就存在了。


    这是朝廷垄断盐铁带来的后果。


    但如果不官营盐铁,其结果就是盐巴会被这群民间贩子们炒到天价去。


    盐是人必需的东西!


    在这个年代妥妥的战略物资。


    若要斩草除根,也不太现实。


    但要将盐帮的代言人从朝中清理一个干净。


    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敲山震虎!


    此刻,还打算出声反对的朝臣们,都有些犹豫起来。


    他们其中确实有不少都是拿了盐帮钱的。


    要知道盐帮每年都会向各方官员行贿。


    为的就是便利自己的私盐贩卖!


    能存活千年的帮派,哪是江湖帮派?


    不,那是世家大族!


    不倒的权贵!


    见三个浙江道的巡盐御史,就这么被先抓再审后!


    众臣也再一次体会到了监国殿下的杀伐决绝!


    这乾纲独断的本事。


    好似当年的洪武皇帝。


    连如今的陛下都比不上。


    为了一点小钱,确实犯不着彻底得罪了殿下。


    众人心底里犯起了嘀咕。


    也不再进言!


    钱很好,但还是要有小命来花。


    先抓后审,确实有些霸道和乾纲独断。


    但杀鸡儆猴的效果也确实达到了!


    朱瞻墡很快就敲定了海运的事情。


    要知道这也是朱瞻墡准备大力发展海运的一个起步,如果连这点事都解决不了,那未来的海外贸易也就不用再搞了!


    内阁拿出一个章程,六部也迅速配合。


    朱瞻墡都不需要太过问。


    下面就能把事情做好。


    他要做的,更多的是紧紧地盯着!


    以防万一!


    “今日朝会就到这儿,孤还要与内阁商议今年的春闱之战,这一次科举,孤有一些特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