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看好了,韭菜是这样收割的!大明国宾馆

作品:《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一支笔竟然要十万两?


    这简直就是在抢!


    可不到一秒,


    一个一身富贵锦绣打扮的书生,


    就举起手来,


    高声喊价道:


    “十一万两。”


    “好,这位公子出价十一万两!——十一万两一次。”


    “我,出十三万两。”


    一个江南口音的富商喊道。


    众人纷纷看向这个富商。


    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


    “江南土豪还是有钱呀!”


    “管他的,我等着今天的茶壶……”


    “你也要拍茶壶?不行,哥们你得让我,我要孝敬我翰林院的老丈人。”


    “一支笔都开始争起来了,后面还得了?”


    “有趣有趣,今天也不知道能拍到什么心仪的好东西,希望能有一些茶具之类的。”


    “让他们抢去,本公子冲着花瓶来的。”


    大家以为十三万两就顶头了。


    却不想,又有一个胡商,举手用蹩脚的汉语,叫价道:


    “我出十八万两!”


    乖乖,一支笔十八万两?


    众人那都是为之一惊。


    看向这个大胡子的胡商,那眼中也是震惊。


    这买回去,在他们的国家能赚到钱吗?


    十八万两了!


    最终这个胡商以十八万两拍走了这一支玻璃笔。


    胡商脸上甚至还露出了一抹得意的微笑。


    就跟占了什么巨大的便宜一样!


    第二件拍品。


    则是一尊玉佛。


    通体玻璃,但镶嵌着玉石点缀勾线。


    工艺十分的精妙。


    说是巧夺天工也不为过。


    掌柜详细介绍起来,最后定下起拍价:


    ——三十万两。


    这么一个高价,大家以为拍的人肯定没有多少。


    谁知道才不到一会儿就已经竞争到了五十万两。


    人傻钱多,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白花花的银子在他们口中,好似成为了一串数字那么简单。


    最后一位山西的富商,将这一尊玻璃玉佛给带走了。


    第三件茶壶。


    第四件冰裂纹的玻璃玉牌。


    第五件透明花瓶。


    一直到拍出了第十件后。


    今天的拍卖会,才结束。


    下午。


    朱瞻墡在御书房正在听孙若微汇报拍卖行,最近的经营情况。


    “若微,再降低销量,以后一个月拍一次,而且多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甚至不是我中原模样的物品都行,做小人都可以!一定要换着花样来,越精美越好……,要让他们应接不暇的眼花缭乱。”


    “奴婢记住了。”


    孙若微全部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之后的拍卖行,确实一个月才开拍一次。


    而且拍的东西越发的精美越发的稀有。


    甚至有一次还推出了玻璃制作的微型紫禁城。


    起拍一百万两!


    最终竟然还是以三百万两的天价给拍走的。


    拍卖行的大热。


    使得太子府这里赚得是盆满钵满。


    太子府旗下的皇商们,那自然都是合不拢嘴。


    朱瞻墡紧接着也将目光放到了自家要开的酒楼上。


    当然明面上自然不是太子府的产业。


    甚至连掌柜的,都是孙若微从老家找来的亲戚。


    是一对老夫老妻。


    朱瞻墡见了他们一面后。


    当即就同意了下来。


    并没有多少犹豫。


    只是告诉了孙若微一句话,


    “给二老找一处好点的房子,哪天我亲自上门陪你一起去看他们。”


    孙若微闻言哭着扑到了朱瞻墡怀里。


    似发泄,似大喜。


    似委屈,又似找到了坚定的依靠。


    彻底深深爱上了朱瞻墡,这个小她许多的少年!


    章儒孟的盐场也传来了好消息。


    盐场已经初步建设好了。


    位置也选得不错。


    甚至章儒孟已经开始测试朱瞻墡给他的全新提炼细盐办法。


    还送来了一车最新提炼出来的细盐。


    说是进贡给监国殿下尝一尝。


    朱瞻墡自然心情大好。


    觉得这章儒孟也不是死读书。


    做人做事还是圆滑,甚至人情世故也拉满。


    看样子怀才不遇后,也反思了一番。


    痛定思痛,狠狠进步!


    朱瞻墡拿了一些章儒孟送来的细盐。


    就返回了太子府。


    成色不错,细白如雪。


    尝了一尝也很不错。


    是自己想要的味道。


    看样子章儒孟全部都按照提炼法来的。


    甚至选取的盐场的品质也很高。


    不然提炼不出这品质俱佳的细盐。


    有了这细盐,还有之前的味精,也就可以配合酒楼的开业。


    对于这一个酒楼,朱瞻墡的目的是打造成食住为一体的。


    名字就叫京城国宾馆。


    朱瞻墡又让人给章儒孟送去三十万两银票,以备不时之需。


    当在沿海的章儒孟收到这新的一大批钱后。


    那真是感动不已!


    因为这里面竟然有奖励他的十万两。


    一出手就是十万两。


    谁还去贪污腐败?


    章儒孟恨不得为监国殿下肝脑涂地。


    从此刻开始,他就一门心思想着好好替监国经营好这一处盐场,提炼出最好的细盐。


    ……


    酒楼开业在即。


    太子妃还派人专门去寺庙求了一尊财神来放到酒楼里。


    黄道吉日都是找的大师来算的。


    在孙若微的操持下,从员工到酒楼的里里外外都已经准备好了。


    就等着开业。


    有了细盐和味精,自然酒楼的味道可以得到极大提升。


    但关键还是得看厨师的水平。


    好在酒楼的几位大厨,那都是宫里面退休的御厨。


    水平自然不低。


    开业当天。


    酒楼三楼的天字号雅间内。


    “草民孙元,拜见监国殿下。”


    “民妇孙氏,见过千岁。”


    “老叔大娘你们都起来,不必多礼,以后就看你们经营好这国宾馆。”


    朱瞻墡让二人起身,不必多礼。


    孙元看了一眼孙若微后,这才恭恭敬敬地道:


    “殿下放心,小的跟老婆子,一定不敢辜负殿下期许。”


    “嗯,我相信若微,若微相信你们,那就是自家人。”朱瞻墡笑笑,主动将孙若微的手牵过来,然后看着二老问道:“味精和细盐都给后厨了吧?”


    这二老不动声色,但眼里显然闪过一丝喜色。


    “自然,都已经办妥了。”


    孙元答道。


    “好,那就准备开业,记得帖子都要发出去。”


    “都发出去了,还是以京城几位皇商的名义。”


    “行,那就预祝这国宾馆开业红红火火了。”


    朱瞻墡闻言一笑。


    心底里也开始盘算,安排几个锦衣卫在这里驻守的问题。